首页 > 南山长寿谷 中国传统“寿”文化
南山长寿谷 中国传统“寿”文化
来源:     作者:李文婷    2009-07-27

  

  长寿谷,也叫鳌山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依攀山势,呈谷状纵伸。谷线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奇观。其间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融汇福寿文化于热带雨林奇观。

  其主要景观包括: “无量寿佛”、“流水尊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巨大石刻、“百岁阶”、“贺寿堂”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增福添寿的美好祈福。是老年游客必游览驻足的景点。

  牌坊上的“鳖山寿谷”四字是海南省书协主席吴东民先生所题。

  传说观音的坐骑巨鳖行至南海之滨时,发现这里是福地洞天,人杰地灵,这里的人都长命百岁,于是巨鳖便畅饮南海之滨,伏卧福地,形成了今天的南山。从飞机上俯瞰南山,南山是鳖形(体形似龟的动物)。南山东麓的泉水缓缓流下,浇灌着南山下的土地。饮服南山水土的人们都是长寿者。所以我们把此汇水谷线做成长寿谷,便形成了今天的鳖山寿谷。结合入口设置售卖点,为游客提供寿仗、吉祥物、纪念品等服务。大门内侧用寿文化碑廊围合空间,形成统一的寿文化活动广场。

  寿文化长廊内布置了福海寿山、松鹤延年两幅石刻,大德必寿(中国书法篆刻大师陈左黄老先生题),明朝黄芳咏南山的诗《鳖山叠翠》,奇文异字组成的福寿印章,百寿图和三幅契合南山文化景观的对联。从古代、现代、文学、书法、篆刻各方面展现了寿文化。

  在正入口通道边有三只连体石龟,是祖孙三代,启示着人们要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无量寿石刻上是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的大寿字,有4m高。巨石旁筑亭连廊,游客由此进入谷内。

  为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寿”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久远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个设计新颖,独具创意,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富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园“长寿谷”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内建成,并于1999年“首届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