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张谯星
刚从香港返回的三亚旅游企业代表一直在反思一件事。在两地旅游营销座谈会上,香港旅游界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三亚酒店业报价的种种问题:让人无所适从的报价将危及三亚旅游的全局!
三亚各旅游企业一面陷入乱局不可自拔,一面又渴望建立价格规范体系:三亚酒店的那杆价格“公平秤”在哪里?
“见风涨”让三亚旅游“很受伤”
时至今日,很多游客仍对去年春节期间的三亚“万元房价”事件记忆犹新。
当时,以亚龙湾区域酒店为代表的三亚酒店业以及炒作房价的旅行社业不断抬高春节客房报价,导致了部分房型的报价超出了平日价格的10多倍,超过了万元。各媒体曝光此事后,游客的骂声不断,三亚旅游市场遭受严重影响。
“令人气愤的不仅仅是‘万元房价’,更是‘见风涨’。”去年春节曾在亚龙湾酒店入住的上海夏女士说,她的朋友仅仅比她提前预订了3天,同一酒店同一房型的价格就上涨了近2成,需要多付近1000元。“如此毫无章法的涨价方式,真的让人无语!让人很受伤!”
海南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统计,近年来,由于高估了市场需求,黄金周乱涨价数次吓走了原本要到三亚度假的游客。见情况不妙后,酒店房价便一落千丈,很多企业打出“跳楼价”的招牌以挽回损失。类似的情况至少出现了3次。
从高处跌落下来的三亚旅游损失惨重,很多客源流失到其他旅游目的地。而部分酒店、旅行社也遭受了高额损失,有些“囤房”、“炒房”的企业在一个黄金周期间甚至亏损数百万元。
“乱报价”削弱国际竞争力
对于境外市场,一个稳定、合理的酒店客房报价尤为重要。然而,三亚酒店报价却恰恰没有遵守“国际规矩”。无章可循的三亚旅游报价,就让香港业界摸不着头脑。
“三亚旅游报价随意性太大,这让香港旅行社无法做出正常的市场预期,游客有时也感到无所适从。”港中旅香港旅行社副总经理计宪说,现在三亚酒店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报价不守规矩,二是报价高,均削弱了国际竞争力。
酒店淡旺季价差甚至高达十数倍,“一天换一个价”等雷人的报价方式,让境外旅游企业有时觉得“在和一群暴发户谈生意”。
在国际市场上,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有着十分规范的旅游报价传统。去年,三亚旅游界在希腊考察时,特意咨询了酒店报价等问题。希腊的旅游报价分为淡季价和旺季价,两个价格虽有差异,但并不十分大。
对于旺季价格,旅游企业往往提前半年甚至1年就将价格公布于众,并且不会随意改动。欧美游客会根据报价提前数月甚至1年安排度假。
俄罗斯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科托夫表示,目前,俄罗斯游客到三亚的旅游消费要比去泰国普吉岛、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消费都要高。而相对于土耳其等欧美高端游客的传统度假地,毫无规矩可循的三亚旅游报价更没有优势。
很多三亚旅游企业都清楚,随意涨价是最伤害旅游市场的,解决旅游报价问题已刻不容缓。
价格“公平秤”由谁来掌控?
在酒店报价乱局中,部分酒店、旅行社得到了暴利,而中外游客的反感度与媒体的曝光却与日俱增。为了规范三亚酒店客房报价,海南省以及三亚市物价部门出台了客房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然而,物价部门也坦言,虽然临时干预措施从最初只限定基本房型的最高报价,演变为后来的限定所有房型的最高报价,约束范围更大了,但是这种限定只能约束涨价的最终结果,对于酒店“见风涨”的涨价过程几乎没有约束力。况且,这种措施也是临时的。
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三亚市旅游协会负责人均表示,如何规范三亚酒店业报价,建立一个企业共同遵照执行的报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但关键是这个“公平秤”该由谁来掌控?
在各国发展成熟的度假地,规范的报价体系是酒店业的“公约”,在不触及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并不存在任何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
“达成这种公约,除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之外,离不开酒店管理者、旅行社从业人员的良好素养,还需要一种对三亚旅游负责任的公德心。”三亚市旅游协会秘书长谢祥项说,在三亚建立规范的报价体系,政府的宏观调控、企业的自觉以及游客的配合缺一不可。
海南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外成熟度假地的规范报价体系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有的城市甚至也经历了由乱到治的惨痛过程。然而,谁都不希望看到三亚旅游业受到损失后才开始反思,整个行业的自觉越早越好,这杆“公平秤”越早确立越好。(本报三亚6月16日电)
三亚酒店业出现新现象——往年比涨价现在比降价
本报三亚6月16日电(记者张谯星)海南日报记者在对三亚酒店业进行调查时,听到了业界的另一种声音:往年各酒店比涨价,从今年开始,要比谁降得多了!
今天,亚龙湾某五星级酒店负责人向记者抱怨:“一个已经到手的会议团大单被挖走了!”至于原因,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客户的选择更多了,亚龙湾酒店“非我莫属”、“不愁客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记者随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内幕。原来,这笔大单被海棠湾某新开业酒店“抢”走。这家新酒店抢单的方式很简单:比谁降价降得多。
如今,随着海棠湾各大酒店的不断开业,三亚酒店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亚龙湾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海棠湾更新、更高档的酒店已经拉开架势抢客源了。很多酒店业负责人坦言,如果说以前三亚旅游是卖方市场,那么从今年开始,买方市场的时代开始了。
会议团是各酒店争相抢夺的优质客户,而客户也明白自身的份量,自然要货比三家。高端的客户往年只能选择亚龙湾,而现在可以询问各家报价,进而打压价格。
来自上海的某国际知名企业负责人表示,往年,想在亚龙湾开会,非常不容易,有时还要走后门。“现在不同了,我们对比了几家酒店的价格,今年在三亚开会的消费少了很多。”
抢到了这笔大单的海棠湾某酒店负责人也很无奈:给这个会议团的客房报价甚至低于平日报价的一半。“但是,为了给新酒店积累人气,也只能放下身价,比降价。”
很多开业多年的酒店负责人坦言,新酒店的降价促销方式,对于已挂星的老酒店来说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所以只得眼睁睁地看着一块肥肉溜到了别人口中。一些亚龙湾酒店纷纷打抱不平:新酒店如此竞争,难道没人管么?
记者随后询问了物价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这是酒店业的市场竞争规则,相关主管部门不好插手。(本报三亚6月16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