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名驹
海口市龙桥镇文化站站长文家声是富道村人,他说,而今,富道村里懂得全套椰雕技术的艺人,只剩下78岁的文传述了。椰雕大师文传述先后授徒130多人。老人说,学得最好的弟子是邻村保明村的吴名驹。
吴名驹从小对雕刻有浓厚的兴趣。在老家龙桥镇读初一时,吴名驹看到文传述用椰壳雕刻艺术品,一下就入迷了,马上恳请老人收他为徒。老人见他态度诚恳,很有天赋,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全部技艺。为了丰富自己的学养,吴名驹还自修了绘画、音乐。他会使用泥土、树木、椰壳、玻璃钢等材料雕刻作品,但他最喜欢的是椰雕。他创作过一个1尺多高的椰雕花瓶,是用三角形的椰壳一片片拼起来的,花瓶上用贝壳镶了跳舞人形。椰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名驹非常高兴。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之前,受奥运主会场“鸟巢”启发,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用花梨木雕刻了一只在鸟巢上展翅飞翔的凤凰,命名为“华凤还巢”,以此表达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喜悦和祝福。这个作品看起来栩栩如生。
眼下,吴名驹最想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把从师傅那里学到的东西整理成书,让椰雕这门技艺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了却师傅的心愿。海南椰雕虽然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椰雕技艺仍然面临失传的危险。传统椰雕作品的图案和制作方法自古以来都是艺人口口相传,没有书本、没有图纸,全靠手把手传帮带。
保护椰雕工艺,必须将其整理成册,每一道工序、每一款经典图案都必须详细记录,然后输入电脑,利用电脑技术批量生产。这样做,也有利于培训一线工人。
第二件事情,是举办椰雕技艺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学习椰雕,让这门手艺代代相传。迫于经济压力,富道村的年轻人大多出门打工去了,他们不愿意像祖辈那样潜心学习椰雕。文传述逢人就说,吴名驹是他130位徒弟中学得最好的一个。看来吴名驹有资格开班培训再传弟子。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认为,虽然椰雕手工制作的效率低,但它却是真正的艺术品。为了保护濒临消亡的海南椰雕文化,保护中心会加大投入,做好宣传工作。为了传承椰雕文化,要开办学习班,培养椰雕师傅,并组织生产、销售。作为商品,目前的椰雕工艺水平不是很高,没有形成品牌,这样是容易被市场淘汰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把海南的椰雕产品做成一个品牌。
第三件事情,是创办一家椰雕公司,依靠精细的技术打造上乘的艺术品,走高端路线,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盈利。吴名驹曾经花费大量心血进行创作,但是作品却难以走向市场。他灰心丧气,一度想转行干别的,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坚持下来。
吴名驹分析,海口市椰雕工艺厂之所以破产,高档精美椰雕工艺品之所以失去市场,主要是创新跟不上,而不是电脑设计和机械化加工冲击造成的。传统工艺如果不能结合市场进行开发创新,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新椰艺近年来之所以兴起,正是因为开发出了饰品、服装配件等一批价廉物美的产品。不过,新椰艺技术含量低,市场跟风压价,也不好做。传统椰雕以高档工艺品为主,而新椰艺以日用品、饰品、配件为主。培养一个初步掌握椰雕工艺的工人,起码要一年半时间,但新椰艺就不一样,工人只需要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上岗。最好的办法是,一方面传承发扬传统工艺,一方面提升新椰艺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吴名驹认为,价格昂贵没有错,因为传统椰雕多为精品。一只椰雕花瓶售价一万多元,卖家愿意出这个钱。问题是,由于传统椰雕工艺复杂,耗时过长,需要人手多,成本较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出产品不计成本,效率难免低下。而且产品款式陈旧,一个产品一做就是几十年,面孔太老。
直至现在吴名驹的主要作品有《祥龙》、《鹊梅报春》、《如意》、《招财进宝》、《花好月圆》、《华凤还巢》、《秋趣》、《同甘共苦》等一系列黄花梨木雕作品;橄榄雕《九九归子》等。吴名驹的从艺事迹,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特区报》、《商旅报》、福建省海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均做过报道,共同关注其创作生活和海南椰雕文化。海南椰雕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传承和弘扬海南文化的一个福音!而这次《我是大民星》也是在海南地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挖掘有才艺、有梦想、乐于展示自己的普通大众、百姓达人!椰雕木雕艺人吴名驹也将借着《我是大民星》的舞台再一次展现自我,把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在观众面前。
(南海网海口6月30日消息 记者邓松)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