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至成都首发快列昨晨抵蓉
海口至成都首发快列昨晨抵蓉
来源:海南特区报     作者:陈曼莉    2011-07-04

海口-成都东首发快列昨日8时17分抵达目的地,全程37小时37分

  成都我们到了!

  本报讯 3日上午8时17分,海口-成都东K486/K488次快速列车缓缓驶入成都东站,随着火车轰鸣声的渐渐消失,这趟用时37小时37分的旅程也宣告结束。

  海口-成都东首发快列于1日18时40分从海口火车站发车,过琼州海峡,经由湛海、湘桂、黔桂、川黔、遂渝、遂成线运行,途经徐闻、雷州、湛江西、柳州、宜州、贵阳、遵义、重庆北,最终到达成都东,全程2182公里。

  列车抵达地——成都东长途客运站位于成都东广场,记者在现场看到,成都东长途客运站的结构为地面三层和地下两层,其中地面一层为进站大厅、售票大厅、候车大厅和出站大厅。成都东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面一层专门设置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旅游售票厅,专卖旅游线路的车票。二层是VIP候车室和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候车室,三层是车站工作区和商业区。地下两层分别设置了长途车进站和车辆停放的区域。”

  首次来到成都的海口市民陈先生在看到成都东站后惊叹,“成都东站太豪华了,看起来就像机场。”

  海口至成都东首发跨海旅客快速列车的到达,预示着海南岛与祖国内陆腹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加强了海南与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区市的联系。

  本组稿件由特派记者 俞健

  汪洪梅 文/图

  美食之旅

  列车上供应琼粤川等地特色美食

  “所有的菜我都想尝尝”

  本报讯 整个旅程中,海口-成都东K486/K488次快速列车上的餐厅供应的菜品品种很多,其中有琼、粤、川等地的特色美食,让旅客们享受了一趟美食之旅。

  餐厅的早餐以粤式小馒头和白粥为主食,配了牛肉干、腌笋、咸鱼干等四川特色小吃。看着窗外的晨景,乘客就餐时心情舒畅。“人还没到成都,先吃上了四川的美食,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正在吃早餐的返乡旅客王先生告诉记者。中餐和晚餐供应得更加丰富,湘味鱼头王、红椒肉片盖锅巴、辣子鸡丁、酸豆角肉泥……听着就已经让乘客垂涎了。前往成都游玩的刘女士拿着菜单半天没有下单,“不是没有想吃的菜,而是所有的菜我都想尝一尝。”记者采访了解到,餐厅供应的菜品让乘客非常满意,价格也比较公道,比如湘味鱼头王的价格为38元/份、爆炒肚丝的价格为30元/份。

  此外,餐厅人性化地设置清真席。餐厅内还有茶水供应,乘客不仅在这里能品尝到碧螺春、菊花茶和铁观音,还能喝咖啡。记者了解到,咖啡的价格为20元/杯,三种茶价格为25元/杯。

  温馨之旅

  介绍沿途风光景色,提前通知列车到达地点和时间

  播音员甜美声音暖人心

  本报讯 “亲爱的旅客,列车将进行临时停车,在此期间,请旅客不要下车,请各车厢的乘务员加强巡检……”在每一个大小车站,车厢内都会传来播音员张睿荻抑扬顿挫、悠扬悦耳的声音。除了一些到站信息外,张睿荻还会向旅客们介绍当地的风光景色,其甜美亲切的声音让不少旅客心里暖乎乎的。

  章女士抱着2岁大的女儿告诉记者,这趟列车上的播音员不仅介绍当地的风光景色,还会提前告诉列车到达的地点和时间,提醒到站的旅客及时下车,非常贴心。

  “作为一个烟瘾很大的乘客,总会在不经意间拿出烟来抽,播音员这时不仅提醒车厢内不能抽烟,还告诉这趟列车哪里才能抽烟,让抽烟的乘客都自觉地到吸烟处过烟瘾。”张先生告诉记者。

  马大哈丢了手提电脑和手机放心,乘务员给您送回来

  本报讯 2日中午12时50分,列车行至麻尾,粗心的张先生就将手提电脑和手机落在了过道的小桌子上,乘务员发现后,满车厢找失主,最后亲自将手提电脑和手机送到张先生手里。

  海口-成都东K486/K488次快速列车上的乘务员除了一路细心解答乘客们的疑问外,还时刻为乘客操心。在中午执勤过程中,乘务员小刘在过道的小桌子上发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手机,于是马上联系列车长,四处寻找失主。10分钟后,小刘通过同事得知失主在9号车厢的餐厅就餐,马上赶到餐厅将手提电脑和手机送到了张先生手中。看到乘务员送来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张先生满怀感激之情。

  海口-成都

  连穿隧道似昼夜交替

  本报讯 虽然海口-成都K486次列车1日18时40分就从海口发车,但经过上船、下船等一系列作业,列车过海到达第一站徐闻时已经是21时30分了。

  此时窗外漆黑一片,乘客们天南地北地聊了一会天,随着22时熄灯信号,乘客们陆续上床休息了。除了洗漱间偶尔传出一点声响,车厢内只剩下火车车轮的隆隆声和时而传来的鸣笛声。虽然有些疲惫,但许多旅客都久久不能入眠。床位间不时传出来的手机铃声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在平静的夜里撩起思乡之情。本版稿件均由特派记者 俞健 汪洪梅 文/图

  柳州

  “馒头山”绿野中拔地而起

  2日凌晨,K486次列车驶入了柳州,在朦胧的晨色中,这座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显得十分宁静。清晨6时,列车窗外,只能看到街边几盏昏黄的路灯。

  天渐渐亮了,更多的柳州风情映入记者眼帘。柳州是一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旅游城市。列车上来自柳州的吴先生告诉记者,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借助着东升朝阳的光辉,柳州喀斯特地貌渐渐清晰起来,一幅“拔地奇峰画卷开”的山水美景轮廓鲜明。一座座趣味十足的“馒头山”拔地而起,坐落在绿野丛中,却丝毫都不显得唐突。与海南的椰风海韵不同,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美誉的柳州青山环绕、水抱城流。山、水、城浑然一体,沿途奇峰环列,柳江如带,蜿蜒回流。

  南丹

  没有“油菜花海” 快门声照样响不停

  天刚微亮,沿途小村就已炊烟袅袅,村民在田间耕作的身影与淡淡的朝阳映成一幅乡村画卷。

  “快起床看呀,好美啊!”上午7时30分,一声呼唤引起了车厢内的一片骚动,乘客们纷纷起床,观赏美景的队伍立刻庞大了起来。当天上午,列车将经过广西界内的柳州、宜州、金城江、南丹四个大站。

  “马上就到南丹了,听说这里有‘油菜花海’之称。”列车尚未到达南丹,就有乘客向大伙介绍起南丹来。于是,乘客们纷纷拿出了相机,期待着南丹美景。中午11时30分左右,列车驶至南丹,也许是错过了季节,列车过南丹一路都不见一朵油菜花。即便如此,南丹美景也没让游客失望,快门声“咔咔咔”响起。

  祖籍南丹的乘客刘先生忍不住讲述起了南丹的美景。“南丹最有名的特产是长角辣椒、六龙茶和丹泉酒,而美景更是数不胜数。比方古榕鸳鸯桥,还有‘十里峡谷渺无人烟,高山密林猿猴啼鸣’的穿越大峡谷,总落差300余米的拉岜瀑布,每一个都会让你们称奇的。有机会你们一定要到南丹,到我的故乡坐一坐。”刘先生热心的邀请让车厢内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味。

  在一上午的行程中,让乘客感受最深的就是拔地奇峰内的隧道,让整个列车像是在昼夜之间穿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不时引得游客发出阵阵的感叹。乘客姜先生兴奋地说:“以前我坐火车经过的隧道,一般都是一条比较长的隧道,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一小段一小段的,只有几十米、100多米的小隧道一个紧挨着一个的火车路线,非常令人惊奇。”

  都匀

  剑江“九溪归一”穿城过 沿途山清水秀好风光

  中午12时30分吃完午饭后不久,列车窗外又展现出了另一种诗情画意。

  下午3时左右,列车驶入都匀境内。据列车长介绍,总人口50万的都匀,有布依、苗、水、瑶等33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近七成。“都匀城位于‘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众多河流汇入沅江源头剑江穿城而过。碧玉般的剑江沿江两岸莺语流花,青山耸翠,是一个山水交融、山清水秀的天然生态环境。”

  都匀有原始古林近百公顷,林木根部全部长在岩石缝隙之中,随处可见树抱石、石抱树、树搭桥的奇异景观。如果乘客细心、运气好的话,还有可能在沿途草木之中窥见国家保护植物鹅掌楸、红豆杉、马尾树、十齿花、香树的影子。

  看着看着,乘客们都忍不住拿出相机留下了美丽山水的倩影,却不想风景一幕胜过一幕。渐渐地,一个个静坐在窗边小凳上目不转睛的乘客也成为了列车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贵阳

  “高原明珠”尽情展现独特美 游客追着夕阳拍下大好河山

  过了都匀,“林城”贵阳开始尽情展现它的美。南明河畔的贵阳是贵州省会,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被誉为“高原明珠”。作为高原腹部的中心城市,贵阳秉承不息的夜郎文化,继往开来,在这优秀的文化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独美的面貌倾说这千百年来云贵大地上的事事点滴。

  列车的速度总让拍照留念的游客措手不及。夕阳来临,夜幕将这片河山披上了一层纱。

  随着蓬莱小站的到来,K486次海口至成都东列车进入了第2个夜晚。

  3日上午8时17分,列车正式驶入成都东火车站,随着火车轰鸣声的渐渐消失,这趟旅程也宣告结束。

  此时的车厢内,游客们嬉闹成趣,离别之时,有乘客互相留下手机号码以便日后联系。一趟列车、一次旅程,让乘客成为了朋友。

  软卧乘客:卢先生

  乘火车看风光心情好

  本报讯 52岁的姜先生是重庆人,跟着这趟列车,卢先生和他的爱人、孙子、孙女一起从湛江回家。作为软卧的乘客,卢先生的火车票价并不便宜,跟打折的飞机票价格相差无几。谈及选择乘坐火车的原因,卢先生笑着说,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坐火车能够看看沿途风光,让心情愉悦,这是用钱买不到的。

  在软卧的3号厢房内,卢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是1日晚上11时30分上车的,到重庆北是3日凌晨5时,就一天时间,很方便。”

  卢先生说,他选择这趟列车的另一个原因是列车的服务非常周到,非常人性化。

  硬座乘客:小姜

  回家路费便宜多了

  本报讯 24岁的姜龙是贵阳人,到海口打工已经2个多月了。得知开通了K486次海口至成都东列车,姜龙早早就和同伴一行4人从海口火车站订购了4张硬座票,每张票价205元。姜龙告诉记者,这比他们以前回家,每人足足节省了100多元。

  姜龙告诉记者,他以前来过海口,“那时想要回家得先坐船过海,再从港口打车到湛江火车站,加上湛江到贵阳的火车票,每个人花费超300元。”姜龙高兴地说,“这趟列车一开通,我们以前回家两趟的钱现在能回家3趟了。”

  十年前挤绿皮火车回成都老家成为她的噩梦,如今海口直达成都的列车让她舒心

  “以后回成都我还坐这趟快列”

  本报讯 十年前,家住成都的于女士随丈夫来到海口工作。来海口第一年,她单独回老家过年。那时候,她只能到湛江乘坐又闷又热的绿皮火车。“差不多有十年了,自从那次坐火车回去后,我就没回过老家。每当有回去的冲动,辗转倒车再在绿皮火车里站上五十多个小时的经历就会让我断了这个念想。”十年后,踏上回家旅程的于女士坐上了海口-成都东K486/K488次快速列车,“听说这趟列车环境好多了,而且还是直达成都的空调车。”本报特派记者 汪洪梅 俞健 文/图

  昔日

  回家路程千辛万苦

  2001年,在海口工作的于女士想回老家成都过年,但当时海口还没有直达成都的列车,她只能到广东湛江倒车。为了能顺利买到票,她提前一个多月排队买票。“那年,海口的冬天很冷,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等轮到我买票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最后拿到手的只能是站票。”光是买票的艰难就让于女士不堪回首,“拿到票后,有种想哭的冲动,但还觉得蛮庆幸的,因为总算买到票了。”

  回家的那天,于女士一大早就背着行李直奔新港码头。坐船到海安后,她还得转车去湛江,到了湛江火车站,等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如愿坐上开往成都的火车。拼尽全力挤上车后,刚走到车厢里的于女士就被人群紧紧夹住,动弹不得。随后,汗味和臭味便扑面而来,那混合的味道像极了鱼腥味,熏得她简直无法呼吸。

  没有买到座位票的于女士只能站着,白天她还能在车厢内艰难地走动走动,可到了晚上就更难熬了。为了能让酸痛到几乎麻木的双腿得到休息,她只好靠在座位边缘,利用车厢内极其狭小的空间,让双腿稍稍舒展。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中途,列车员拿着喇叭大声嚷着让到站的乘客下车,她被惊醒后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怎么回事又很快进入睡眠状态。没睡一会,无意识的她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下。天亮时,一个好心的大爷看她实在撑不住了,便将屁股往里边挪了挪,硬挤出一小块地方让她坐下。五十多个小时的车程后,于女士终于回到家了,但她发现双腿已肿胀不已。

  回到海口后,于女士再也不坐火车回家了。此后,她只要一听到有关火车的字眼,或者看到有关火车的镜头,抵触情绪立马就涌上来,她的双腿似乎变得麻木僵硬,而鼻子前也飘满了汗臭味。

  如今

  归家旅途舒心不已

  今年,于女士打算七月份回家看父母。六月中旬时,海口-成都东快列要开通的报道让于女士非常惊喜,虽然对火车还有抵触情绪,但毕竟和自己的家乡有关,她忍不住想了解。关注之后她发现,这趟列车不但全程空调直达,而且车票也充裕。考虑许久后,于女士产生了坐火车回家的想法。在朋友的帮助下,她试着去买票,没承想在明珠广场的代售点很快就买到了座位票。

  7月1日18时40分,刚进列车车厢,于女士就对车内干净明亮的环境赞不绝口。车厢内,座位和座位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铺在座位上的座套也一尘不染。车上的列车员统一着装,看见乘客上车后都主动问好,并且致以甜甜的微笑,给人一种无比亲切的感觉。

  “呼吸着窗口的清新空气,这一夜过得可真快,上车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也没觉得多累。”一夜过后,于女士睁开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她告诉记者:“现在回四川和我之前回四川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趟列车所经过的线路其实跟我之前在湛江乘坐的绿皮火车差不多,但是速度却大大提快了。以前从湛江出发经广西、贵州、重庆等地就要花上五十多个小时,现在加上海南总共才不到四十小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地完善改进。我再也不能用老眼光去看问题了,之前乘坐火车的噩梦将成为历史,以后回家时间充裕的话我还是会选择乘坐这趟火车,我还会告诉其他在海南的四川老乡,让他们多坐这趟火车常回家看看。”

  80后火车司机谢发有着4年多工作经验,“开火车是一个很有男人味的职业”

  “工作太忙,女儿管我叫叔叔”

  本报讯 谢发,1982年出生,有4年多开火车的经验,也是粤海铁最年轻的劳动模范。7月1日,海口至成都东首发列车就是由他来开动的。提起自己此次所驾驶的海口至成都东首趟列车时,谢发难掩兴奋之情:“我觉得这除了荣誉外,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我能肩负起这个重大使命,真的觉得蛮骄傲、蛮自豪的。我一直觉得,火车司机充满男人味,这是一个很有男人味的职业。”

  “开火车最主要的是要有责任感”

  1日下午,尽管离海口至成都东首发列车启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此趟列车的驾驶室设备以及操作技术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操作,但是,谢发还是早早来到驾驶室。和往常一样,谢发先检查设备仪器,然后再检查操作系统。18时40分许,随着一声令下,在谢发的操作下,海口至成都东首发列车徐徐启动了。

  此趟列车,谢发只负责把火车从海口火车站开到待渡厂,然后由其他司机开到北港。过海后,则由广东段的司机接手。

  除了接手海口至成都东的火车外,谢发平时还轮流开三亚至广州、三亚至上海南以及三亚至北京西的火车。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满脸阳光,甚至还有那么点孩子气的年轻人却有着4年多的火车驾驶经验。说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刚刚还嬉笑着的谢发立马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成熟老练。“我从学员到副司机,从副司机到司机,从司机到正式上路,共用了5年多的时间。这几年,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火车司机,最主要的是要有责任感。当你手握方向盘时,全车人的生命安危就掌握在你的手上,你稍有疏忽或不留神,出了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谢发说。

  “快3岁的女儿竟脱口叫我叔叔”

  谢发告诉记者,在粤海铁工作的8年里,他休过最长的探亲假是23天,其他时间都是有任务随叫随到。而法定节假日则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由于在家呆的时间比较少,快3岁的女儿竟然脱口叫他叔叔。

  在海口至成都东列车开动之前,我省共有3趟出岛列车,分别是三亚至上海南、三亚至北京西、三亚至广州。谢发一般在这三趟列车之间倒。如果碰上凌晨1时许发车,晚上7时他就得到候车楼去签到,签完到后就得卧床休息,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在凌晨开车。休息期间不能读书看报,也不能玩手机,否则将被计入考核中,扣工资或被处分。

  前不久,老婆带着快3岁的女儿来单位看他。见面时,女儿使劲抱着妈妈正眼都不敢看他。“快叫爸爸,叫爸爸。”老婆使劲哄着女儿。“不嘛……”女儿扭捏着,怎么都不肯叫。在老婆的一番哄劝下,女儿最终怯怯地发声了,然而叫的却几乎让谢发晕了过去,因为女儿叫的不是“爸爸”,而是“叔叔”。“前不久我还笑话一同事,因为没有多少时间回家看女儿,关系生疏的女儿经常叫他叔叔,没想到这事也落到我头上来了。”谢发有点无奈地说。

  “当一名开火车的男人我很自豪”

  谢发自开货列以来,就没发生过任何事故。由于工作敬业,表现突出,他被评为粤海铁优秀劳动模范,成为一名年轻优秀劳模。

  “8年来,我学到了很多,也成熟进步很快,但同时我也失去了不少。这些年来,我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也没有很多时间陪妻子,现在更疏于照顾女儿。但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谢发真诚地说,“我始终觉得,开火车是一个很男人的职业,我觉得非常有男人味。每当我踏上驾驶室,一种作为男人才有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司机,我一定尽全力为乘客们提供一个安全平稳的乘车环境。如他们发生安危,我一定第一时间出现,用男人的肩膀和力量去保护他们。作为一名火车司机,我肩负着重大使命。作为一名开火车的男人,我自豪。”

  学员→副司机→开货列→开客列

  磨炼5年多终于开上客列

  2003年,从广州一铁路学院毕业的谢发成功被海南粤海铁聘用,从而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学员。当学员的日子里,谢发只能呆在驾驶室里看别的司机操作,干一些杂活。对于一个一直怀揣着司机之梦的小伙子来说,这种只能旁看的日子是很难熬的,但是谢发坚持下来了。一年后,谢发如愿当上了副司机。当副司机后,还是只能在旁“偷艺”,只有等到考上司机并且实作考试也通过后才能上手开车。

  四年磨得一剑。2007年4月,谢发终于当上了一名火车司机,但是还是只能从开货列入手。“虽然车上装的只是货物,但是作为一名司机,我仍然要尽全力对它们负责。”谢发说。2008年2月,表现不错的谢发开始接手三亚至广州的客列。从上车的第一天起,他便牢牢提醒自己“客车事无小事,乘客的安危要时刻挂在心上”。

  “开客列最重要的是要掌握车辆的平衡操作。如果时快时慢车厢就容易发生震荡或者前倾,乘客就会觉得不舒服。”谢发说,“作为一名列车司机,保证列车安全和正点是最起码的要求。而要保证正点就要将列车的行驶速度控制在平均速度。

  陈老汉乘坐首发列车回重庆,称赞海南的海很壮观

  “让家人乘火车到海南玩”

  本报讯 在海南呆了半年后,来自重庆的陈老汉准备回家了。“我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孙子,我现在回家抱孙子。”陈老汉乐呵呵地说,“来海南半年了,也该回家看看了。以后让年轻小伙多来海南旅游,看看海南的椰子树和大海。”

  半年前,在老乡的介绍下,陈老汉辞掉在青海的工作,辗转来到海口。“我一大把年纪了,还从没看到过那么大、那么蓝的海,真的是很壮观。”陈老汉有点陶醉地说,“我家乡的水果也不少,但是没有海南的椰子。第一次吃椰子时,我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回想起第一次吃椰子的情景,陈老汉至今仍觉得很不好意思。

  “每天收工后,我会叫上几个老乡,拿上一瓶小酒到海边走走。吹着海风,喝着小酒,那种惬意感就甭提了,神仙都赶不上。” 陈老汉说。

  由于工资待遇不是很理想,陈老汉来海口后不久便有了回乡之意,但一时又下不了决心。这次听说孙子出生了,他立马辞了职,为此还少拿了十来天工钱。6月30日,他到火车站买票,原本打算乘坐火车到广州倒车的他突然听到广播:海口至成都东列车7月1日首发。“听到这一消息时,感觉像中了六合彩。我来的时候是先坐火车到湛江再乘坐汽车和轮船过来的。”陈老汉说:“没想到回去时,竟碰上去重庆的列车首发。难道是知道我要回家抱孙子,专门为我开的?”陈老汉说着,脸上堆满笑容。

  “这次回去后,就不打算再来海南了,毕竟年纪大了,但是会让儿子儿媳带孙子一起乘火车到海南来玩。”陈老汉说:“到时我会告诉他们,椰子是要拿管戳到里面吸水的,喝完水后椰子不要扔掉,要把里面的椰肉剔出来吃,白白的椰子肉很滑嫩,对小孩的皮肤好。还要建议他们去海边多看看海。”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