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观看广东琼剧团演出结束后,与琼剧演员王英蓉(左)握手。
1962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琼剧艺术片《红叶题诗》剧照,王英蓉(右)饰演女主角姜玉蕊。
王英蓉生前生活照
本报记者 卓兰花 通讯员 符实
舞袖入画,流光入诗,唱响琼剧56年的72岁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王英蓉,于7月3日傍晚,不慎摔倒突发脑溢血,永远离开了她一生心爱的舞台,离开了敬仰和追捧她的琼剧观众。王英蓉的音容笑貌、脆声甜音犹在眼前。她是海南琼剧界的一棵艺术常青树,她的离去,是琼剧界的一大损失。
辉煌过往不曾远去
王英蓉的名字,在海南本土琼剧迷中大名鼎鼎,她亲近得就好像是我们熟络的邻家阿姨。继琼剧名角红梅、林道修之后,王英蓉是琼剧迷追捧的一大名旦。王英蓉1939年出生于海南琼海。提到王英蓉,就不能不提她的经典代表作品《张文秀》《红叶题诗》。1955年,16岁的王英蓉开始从事琼剧表演艺术,先后师从谭歧彩等著名琼剧艺人及昆曲表演艺术家李倩影。1956年,在谭歧彩等艺人的指教下,她在传统琼剧《张文秀》中成功饰演王三姐,一举成名。
她的朱唇轻启,她的轻衫莲步,她的妩媚动人,她的韵味盈香,以及细腻而真挚表演、高亢清丽的唱腔,倾倒过无数观众,也为她打开了缤纷璀璨的舞台生涯。
“王英蓉是新中国培养的优秀演员,出类拔萃。她有很好的天赋,在舞台上也很自信”。与王英蓉同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剧代表性传承人陈育明如是说。
1957年,王英蓉随广东琼剧团(现海南省琼剧院前身)晋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拜谒了田汉、梅兰芳等戏剧界名人。1960年1月的一天,王英蓉所在的广东琼剧团一团接到一个特别任务,要在海南行政区党委礼堂为首长演出专场琼剧《红叶题诗》。当晚8点,她和著名琼剧表演艺术家陈华主演。那一晚,观众席中坐着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大姐。演出完毕,周总理走上台来,接见全体演职员。
1962年初,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指示下,要求将地方戏曲经典的《红叶题诗》拍成戏曲影片。这也是迄今为止琼剧唯一的一部电影艺术片。由中国著名戏剧大师田汉润色、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影片《红叶题诗》在东南亚一带首映,造成轰动。而王英蓉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姜玉蕊,获得东南亚一带华侨的如雷好评,被琼侨誉为海南的电影明星。
人退身不退收徒传艺
王英蓉扮演的许多不同的人物总是踏月而来,让人民群众尽情徜徉在琼剧艺术的魅力里,斑驳的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留下了年轮的沧桑。在舞台上辉煌绽放几十年后,王英蓉退休了,但她人退身不退,继续热心传授琼剧技艺。个性率真的她,看到有些琼剧青年演员对待艺术不够认真严谨,心里非常着急。只要有青年演员向她求教琼剧方面的问题,她都热心解答传艺。
2007年,她郑重收下女弟子林川媚,欲将琼剧的精髓发扬传承。
今天,记者电话采访林川媚时,那边声音低沉,她沉浸在痛失恩师的悲伤之中。林川媚对记者说:“老师平时身体不是很好,但只要有我的戏,她都下楼来看我排练,现场指点我。”
“老师不仅在舞台上扮相美好,而且唱、做、念、打的工夫我们今天许多青年演员也比不上。”“她说演员在台上的心态、动作、表情及感情倾注多少,台下的观众都看得出来,要演得细腻生动打动人,就要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林川媚说。一次,林川媚在排练琼剧《九龙金丝帕》,中午时分,她去医院看望王英蓉老师,老师对她说,“你明天把鼓拿来,我躺在床上也可以给你指点。”林川媚说她非常幸运,在她的演艺生涯中,她遇到了王英蓉老师,且不说无私传授琼剧技艺,在生活上,王英蓉也像她的母亲一样,满怀慈爱与体贴。有时候林川媚要去演出,遇到天气变化,王英蓉的电话总是及时追到:“天凉了,记得拿一件大衣保暖啊。”
就在6月28日这天,林川媚还就琼剧《红色娘子军》中扮演“连长”一角,登老师的家门求教。这也是当年王英蓉曾扮演过的重要角色之一。“当时老师腿脚不便,但是看上去精神很好,她还站起来一招一式地指点我。谁知几天后老师就.……”林川媚难过得说不下去。
王英蓉老师为琼剧而生,她在舞台上的美丽倩影和百般柔情,化成了无数感动和不尽的追忆。
(本报海口7月6日讯)
(本栏图片由海南省琼剧院艺术档案室提供)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