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网海口7月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吴维杨)如果你认为过了端午节就不会再次钟情粽子,那你就错了,看看海南美食节官网(meishi.hinews.cn)上瑞溪粽子被热捧的状况,你就明白,唇留余香“粽”有情。
建墟开市“粽”留名
瑞溪粽历史悠久,而作为美味小食经营是始于明朝。清初建崩溪墟,开张之日,各村各乡百姓,舞狮舞龙,敲锣擂鼓,肩挑车推农产品、小食、手工业品来开市,其中就有粽子。府县官员、各地豪绅商贾前来庆贺,品尝者一致称道:崩溪粽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粽!自此,崩溪粽名声大振。后来琼台书院掌教谢宝来崩溪墟南文村,为曾家修谱题写《南文八景》。谢掌教爱吃崩溪粽,村人裹粽招待他,尔后挑一担粽子往书院答谢。谢掌教“崩”寓意不祥,故改“崩溪”为“瑞溪”。瑞溪粽子开始扬名。
瑞溪粽不仅在本县有名,在省城海口、各地市县也颇受青睐。前些年定安、琼山等地同行曾慕名而来取经、交流。上世纪80年代,著名琼剧演员李和平、王尉武带团出访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曾订购瑞溪粽,作为礼物,赠送海外友人和侨胞。因此,瑞溪粽漂洋过海、享誉海外。
自家人砸了自家品牌
瑞溪粽子很有名,但也走过一段自家人砸了自家品牌的路,虽说瑞溪粽的主要经营者曾令章,人称“绑粽章”,祖上数代经营此业,深有名声,但是南海网记者在采访中得知,早些年前,瑞溪粽子因为不注意自身品牌的树立,进而出现一股窝里斗的现象。据一名家里经营粽子有30年的王俊友介绍,十年前瑞溪粽子相互间存在恶意的价格竞争,曾经出现6、8毛钱一个粽子,“里面不放肉,为赚一毛钱的利润也不在乎”,王俊友称,出现这样的现象无非砸掉瑞溪粽子的名声,对于日后创立品牌设置了不必要的麻烦,“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没有了”。
借美食节东风出发
瑞溪镇一名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海网记者,随着邻县定安打响粽子品牌先行一步,之前显得有点落寞的瑞溪粽子坐不住了。借着今年瑞溪建墟346周年之际,瑞溪人制作出了346斤重的“粽王”,以此宣告不甘人后的瑞溪粽子将会在今后的海南粽子产业中抢占市场。
“外地粽子没有瑞溪粽子好吃”,王俊友对于屡次在被人当着自己说瑞溪粽子不好吃,他就会喊出这一句。正是由于对家乡美食的捍卫,之前做过厨师,现在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他决定继承家里经营粽子的产业,“我们瑞溪粽子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地方的粽子”。目前,王俊友计划联合瑞溪当地几家有名且有实力的粽子制作人组成粽子协会,申请自己的品牌,重新树立瑞溪粽子的美名。
据瑞溪镇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海网记者,打造瑞溪粽子品牌,成立粽子协会将是他们下一步的计划,而在海南美食节官网(meishi.hinews.cn)获得高票的瑞溪粽子,无疑也激励着他们做大品牌的决心。“海南粽子市场不能没有瑞溪粽子”。
目前网友推荐美食仍在进行中。2011海南特色美食文化节由省商务厅主办,南海网、省烹饪协会承办,2011年4月——8月在全省范围内举办,挖掘各市县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推介评选出一批适应海南美食文化发展的代表性美食品牌。更多详情登录活动官网(meishi.hinews.cn)。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