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老人10年怀一梦 欲打造“中国戏剧大观园”
海南老人10年怀一梦 欲打造“中国戏剧大观园”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1-07-25

海南特区报记者单正党摄

  家住海南省定安县黄竹的66岁老人陈世强,10年前产生了一个构想,欲打造一个占地700亩的“中国戏剧大观园”,其中包括“海南农家戏趣园”“旋台大剧院”等7个主题元素。老人耗时4年设计和制作了一个大剧院模型,并绘制宣传画册。为了实现自己的构想,老人已经投入了数万元。虽然构想一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甚至遭人嘲讽,但老人表示将坚持下去,决不放弃。

  10年构想 打造“中国戏剧大观园”

  前不久,海南特区报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一位名叫陈世强的老人在信中简述了他的构想。

  “你下高速后,往左拐,到路口再往左拐……”7月21日下午,听说记者要去采访,陈世强老人显得很兴奋,在电话里连说了几个“左拐”,生怕记者迷了路。

  到了镇上,记者在黄竹镇政府办公楼前看到一位身材瘦小、脚穿一双胶拖鞋的老人,他就是陈世强,今年66岁,是定安黄竹一农场的退休职工。老人双手推着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一件皱巴巴且显得有些不合身的长袖白衬衣被洗得泛黄。见到记者后,老人削瘦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10年前,陈世强老人突发奇想,希望能在当地建设一个唱戏的场所,丰富当地群众的娱乐生活,并且希望把它发展成一个旅游项目,一个农家乐式的旅游项目——“中国戏剧大观园”的构想雏形。

  “我一闲下来,就在想这件事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构想。”陈世强老人说,要把这个构想当成自己一生中的大事来做。

  陈世强老人的来信中附带着一份关于“中国戏剧大观园”的简介。记者从简介中了解到,“中国戏剧大观园”中包括了“海南农家戏趣乐园”“中国百花戏苑”“旋台大剧院”“海南民俗戏剧风情镇”“戏剧书法雕塑园林”“艺术演出大广场”等7个主题园区,分布于面积大约为700亩的园区内。其中,“海南农家戏趣乐园”为一个公益性的群众活动场所,不收门票,向社会开放。“中国百花戏苑”,拟收纳全国几十种最具影响力的地方戏剧剧种。

  陈世强老人在手工绘画制作的宣传册里这样描述:它是戏剧旅游项目,经营方式与其他文化旅游项目不同,特点在于这里可以开展公益性群众戏剧活动,炒热戏剧旅游项目;以不亏微赚的低价位,吸引广大群众和游客参与到学戏剧、欣赏戏剧的活动中。陈世强将其概括为“农家乐”式的文化旅游项目。他认为,“戏剧大观园”如果建成,将成为一大亮点。

[page]

  耗时4年 制作“旋台大剧院”模型

  陈世强老人家住黄竹镇昌盛路,离镇政府办公地点不远。老人推着那辆破自行车在前面引路,还不时地与街坊邻居打招呼,说省里来记者采访了。街坊邻居用当地方言与老人打趣,老人有时用笑声回应他们,但更多的是沉默不语。陈世强老人告诉记者,在此前,他从没有就“戏剧大观园”接受过媒体的采访,“没有人知道,我之前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但因为一个人无法完成这样的“大项目”,所以他希望能让社会更多的人关注这个计划。

  陈世强老人的家是一个狭长且多进的“条状”房屋结构。临街的面门还算新,但越往里走越显得陈旧。老人把记者带到后面的一间小房子,打开灯,开始操作一台“机器”。这是一个纯手工制作的“旋台大剧院”模型,类似一台钢琴架,长宽各约1.5米,高0.4米。记者观察到,“旋转大剧院”模型的框架用三合板钉制而成,分楼上、楼下两层,有入口和出口,精细到卫生间的位置;几个易拉罐做成舞台灯光,还有舞台造型背景。老人俯下身子去拨弄几个开关,不同造型的舞台背景就旋转变换。“我之所以称它为‘旋台大剧院’,是因为它的多个舞台背景可以通过旋转快速变换,省去一个舞台更换背景所耗费的时间。”老人告诉记者,这个“旋台大剧院”能同时容纳上千名观众。

  4年前,陈世强老人就开始构想和制作这个“旋台大剧院”模型。制作模型的材料都是老人从外面捡来的,老人把自己关在房里敲敲打打数月,才完成模型雏形。4年里他通过不断地改进,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老人说,这个“旋台大剧院”还可以不断更改完善。

  “旋台大剧院”是“中国戏剧大观园”7个主题元素之一。对于一个每月只有千余元退休工资的老人来说,这种构想与现实似乎遥不可及。因此,这个占去半个屋子的巨型模型被搁置在那里。虽然目前没有人对这个模型感兴趣,但陈世强老人却把它当成自己心爱的孩子一样疼爱,不让别人轻易触碰。

[page]

  初中文化 自创剧本曾获省级大奖

  在定安黄竹,陈世强是一个出了名的“奇才”。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不仅无师自通掌握一些民族乐器,还能自己创作剧本及绘画。

  在陈世强的家里,搁置着手风琴等各类乐器,有些坏了,有些还可以弹奏。老人告诉记者,他文化程度仅是初中,以前曾在公社文化站工作,后来到农场担任出纳。尽管当了大半辈子的出纳,但老人称自己这辈子最喜欢的还是文艺。

  在记者的要求下,老人从堆满杂物的房间里取出一把二胡,演奏了一出琼剧唱段,情到深处,老人情不自禁地晃动着脑袋。陈世强老人告诉记者,他先后创作了10多部地方特色的琼剧剧本,其中有3部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2009年初,为促进我省琼剧艺术创作,解决“剧本荒”的问题,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向全国公开征集戏曲剧本。经过专家评审,陈世强(笔名陈贾明)创作的《琼林才女》获得大奖,与其他两部作品一并被评为获奖剧本,他的其他7部入选作品获得“提名剧本”。陈世强因此获得“农民剧本作家”称号,获奖金1万元。

  陈世强出名后,有的单位请他写剧本。定安某单位请他写一个剧本,费用为2.5万元,这是老人第一次尝试创作商业性质的剧本。老人告诉记者,他那次创作的《勇闯情关》剧本曾到11个乡镇进行演出,在群众中产生很大的反响。

  此次宣传“戏剧大观园”的宣传册是他亲手绘制的。宣传册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内容生动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地解释为何要创建“戏剧大观园”,创建该园将有什么样的收益和带来怎样的社会意义等。

[page]

  坚守梦想 有目标地活着才有意义

  陈世强老人的“中国戏剧大观园”中的“海南农家戏趣乐园”,目前拟建在老人自家20亩的荔枝园里。老人在那里搭建了戏台和设置了项目“规划图”。采访时,老人用手指着巨幅“规划图”,向记者一一解说。

  据了解,为了“戏剧大观园”这个构想,老人已投入了数万元。“这个戏台是我自己动手做起来的。”老人称,他有一个原则,不用家里的钱,建设费用都是他的劳动所得,其中包括他写剧本获得的1万元奖金。因此,家人对老人的举动虽不支持也不反对。

  仅靠老人每个月1000多元退休金和少量的积蓄,要想构建“戏剧大观园”是不现实的。从今年起,老人一直给有关部门写信,推荐自己的项目,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老人说:“现在海南在建设国际旅游岛,提倡发展农家乐,我这个项目具有农家乐的性质,又兼具戏剧,更有文化品位。”老人表示,对于这个构想他会一直坚持下去。他说:“有目标地活着才有意义,这是我的追求。”

  与其他老人一样,陈世强老人也害怕孤独。为了看护自家的20亩荔枝园,老人与老伴从镇上搬到果园里居住,过着一种田园生活。老人喜爱弹奏乐器和创作剧本。他平时喂养鸡、鸭、猪等家禽家畜,闲下来时就修改和完善“中国戏剧大观园”的构想。(记者陈标志实习生李洁)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