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热带雨林、高台飞身跳水、体验惊险刺激的崖降运动、大峡谷漂流……着实让大家过够了瘾。这就是本报《旅游周刊》与海口中旅于周末联合组织的自驾游车友在五指山热带雨林探险两日游活动,车友们在惊险刺激中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周末。
深溪探险 崖壁斗飞瀑
12时许,经历近4个小时的车程,车友们抵达了五指山水满乡。顺着一股香味,大家来到在一家特色农家菜餐馆,看着桌子上的土鸡、水鸭、野菜,车友们早就垂涎欲滴了,立刻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大呼“好吃”。
下午2时许,车友们换好“装备”,穿上救生衣,在教练的带领下向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探险营地出发了。走在雨林之中,抬头看不到顶的崖岩,四周密林纵深,经过一段丛林穿行,我们来到此行最为惊险的———深溪探险。我们要从乱石突兀、沟壑纵横的溪流险滩中穿过。车友们相互搀扶着开始了艰难的探险路程。
“小心!用屁股走路,手扶着石头。”在急流穿行中,我们耳边不时传来教练这句话。水深看不清到底有多深,加上溪流中光滑石头,搞不好就会摔倒,大家只能是深一脚、浅一脚地探着走了。
“注意啦,两脚伸直,身子往石头上靠,往下滑……”眼前是一处两米多高的崖壁瀑布,伴随着一声声尖叫,车友们飞身滑下深水,水没到了脖子,由于救生衣的浮水性,人在水里打转转,扑嘭半天,个个都还是原地不动,看着自己的狼狈样,大家不约而同发出笑声。
“挺好的,拿条毛巾来,我在这里泡温泉了。”车友马先生诙谐地用手搓起澡来,泡在水里的车友们笑弯了腰。
“扒下, 头伸直。”在钻一水下石洞时,让发福的马先生可为了难,虽说大家通过的都有些艰难,但马先生块头太大,加上动作不得要领,他简直就是爬出来的,浑身湿透了不说,脸上还沾着泥沙。“五指山的空气好,泥沙的味道也很甜哟。”马先生咂着嘴的样子把大家逗乐了。
飞身跳水 深潭玩刺激
“这么高呀,敢跳下去吗?”如果说溪水探险让人感觉剌激好玩,站在离水面七八米市的跳台上,望着看不到底的深潭,一些车友可有点胆怯了。这是一个深约5米的深潭,听着震耳欲聋的溪水声,站在岸边的车友们真是有些心虚。“这可是你们这次探险中最精彩剌激的,不要错过了。大着胆子往下跳,我保障没危险。”随行的教练举着拳头为大家打气,看大家还是心有余悸,教练飞身一跃入了深潭,这动作漂亮、潇洒。
“就这么简单呀,我来!”30多岁的黄先生率先站在高台上,只见其双目紧闭,两手举过头顶,咬着牙跳下去了。“怎么回事,我还没玩够呢,这么就漂上来,想在水里多呆会都不行。”黄先生的幽默引来大家一片笑声。顿时,大家的紧张情绪放松了下来,随后,几个年轻人也往下跳。
李大姐的高台跳水颇有观赏性,就在她站在台上准备往下跳时,不知那位冒出一句:“杜秋,多么蓝的天哪,别往两边看,跳吧。”大家的哄堂大笑,让全神贯注的李大姐走了神,动作还不到位斜着身体“朴嘭”就入水了。“瞧人家李大姐的旋转90度太漂亮了,加十分……”李大姐的脑袋从水里一冒出来,大家一起鼓掌为她叫好。
“高台跳水,玩的是心跳,真的没什么可怕的,我从来都没游过泳,穿着救生衣呢,跳入水中后就会自动浮起来……”45岁的符先生浮在水里向台上的16岁的儿子招手。在父亲的鼓励下,男孩也勇敢跳进了深潭。“太剌激了,好玩,好玩。”男孩欢呼着与父亲在水中热烈拥抱……
悬崖垂降 巾帼不让须眉
“无限风光在险峰,精彩还在前面,同志们冲啊!”在教练的带领导下,大伙沿着狭窄的山路,扶着用绳索做成的扶手来到了悬崖边,这是一段高达20多米的悬崖,车友们必须依靠系在悬崖旁边大树上的攀岩绳,完成垂降任务。
“我跟你们做示范,学着点啊。”声称走过钢丝的东北大汉杨先生第一个垂降。挺像样的,双脚在悬崖上有节奏地跳动着,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杨先生悬在空中不动了,怎么回事?原来,杨先生只光顾脚下的功夫,手不动了。还好,这位东北大汉蛮有悟性,右手拉绳子保持了身体的平衡,很快他垂降成功。
看到几位男士率先垂降很轻松的样子,几位美女也欲一试。17岁的女高中生阿珠穿上垂降腰带,并为她讲动作要领,阿珠的妈妈亲手为女儿戴上安全帽。当阿珠沿着悬崖垂降时,阿珠的妈妈紧张地背过脸不敢看。阿珠还真不含糊,虽说动作不是很规范,但速度很快,中间还停下对着照相机挤眉弄眼……
“感觉很好,我是第一次垂降,非常剌激。”阿珠兴奋地说,她哥哥在部队当过兵,她见过部队训练,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很“潇洒”,她非常羡慕。今天她终于实现了愿望。在今天的悬崖垂降中,几位美女额外“抢眼”,步伐稳健、动作潇洒,令男士们都刮目相看,真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
挺进雨林 路遇千年“盘龙”
虽说经过艰难剌激的一天探险,车友们丝毫没有倦意,24日一大早,大家又意志奋发地整装向五指山雨林栈道进发。“哇塞!快看,这么高的根抱石哟!”车友们眼前呈现出进到雨林里的第一个奇观———“根抱石”,盘根错节,几米高的大树被硕大的石头包围着,令人叹为观止。
“快来看,桫椤!”随着阿珠的叫声,大家看到一棵硕大的树。导游告诉大家,桫椤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传说中的植物界的“活化石” ,距今约1.8万亿年,它和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是国家一级类保护植物,不光是观赏,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弥足珍贵。“哎呀,不得了,1.8万亿年,这可是老祖宗呀,我们可是小辈哟,可要顶礼膜拜了。”黄先生双手合十虔诚向桫椤活化石作缉。
把老藤树称为神龙,恐怕你没听说过。这不,这会车友们可开了眼,导游说,眼前的这颗老藤据说高龄一千岁,被尊称为“海南藤王”,它这样盘坐这里,就像一条神龙,所以又称为“盘龙现象”。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不怕不学无术,跟着导游准进步。”记者冲着导游伸出大拇指“顶”一个。车友们在笑声之中,纷纷坐在“海南藤王”底部的树干上与“老人家”来个亲密接触合影留念。
在五指山热带雨林,车友们对各种植物赞叹不已,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