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黎族织贝精品——龙被
黎族织贝精品——龙被
来源:嗨!海南     作者:李文婷    2009-08-13

  

  黎族织贝精品龙被

  

  黎族织贝精品龙被

  黎族织贝精品龙被,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水号:10;项目名称 :黎族织贝精品龙被;项目类别:民间手工技艺;实施部门:省民族研究所;代码:09。

  龙被,也称为崖州被,有些地方叫做大被,素有“广幅布”之称。是黎族织锦中的珍品,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龙被以制作精美而闻名于世,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朝的珍品之一。不同时期的龙被图案真实地记录了不同时期黎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宗教观念及织锦技艺水平。

  龙被是黎族同胞祖传的镇村之宝,标志着富贵、权威和声望,属于村民“集体”所有,也代表整个村庄的财富。

  1.龙被的类别与织造

  龙被有五种形式,分别为:单幅龙被、双联幅龙被、三联幅龙被、四联幅龙被,五联幅龙被。其中,三联幅为居多,五联幅和单幅为最少。三联幅是由三幅彩锦联缀而成,一般长2~3米,最长可达3.8米,宽1.1~1.4米,以龙纹、凤纹、麒麟纹和鱼纹为主体纹样,花卉纹为辅。五幅联是由五幅彩锦联缀而成,长2~3米,宽1.1~1.5米,以白色、黑色和咖啡色或棕色的人纹、蟒蛇纹为主体纹样,也称为“鬼纹”。龙被的花纹图案色彩不同,用途也不相同,红色多用于红事,黑色多用在白事上。红事如婚礼拜堂,子女祝寿,盖房升梁等。丧事如“做鬼”(一种法事)、盖棺等。

  龙被的织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踞腰织机,另一种是脚踏织机。踞腰织机所织的龙被花纹图案比较传统,色彩单一,数量较少。而脚踏织机所织的龙被,是旧时一种比较先进的织法,质地厚、质量好,流行也比较广。它的特点是先织制好布料,然后才在布料上任意刺绣花纹图案。龙被难度最大是在刺绣花纹图案这部分,由于图案变化多,色彩十分丰富,所表现的范围比较广。动物图案有龙、凤、鹿、公鸡、鲤鱼、青蛙、喜鹊等。植物图案有木棉花、龙骨花、泥嫩花、梅花、竹、青草等。自然界方面的图案有雷公、闪电、太阳、月亮、星星、流水、田野、大海、蓝天等。生产工具方面有竹箩、米筛、钩刀、镰头、小桶、脸盆等。还有汉字图案等。一幅龙被,不论从色彩或者图案上看,都是比较完整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

  龙被的织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摘棉、脱棉籽、纺纱、染纱到织绣出龙被,制作一件龙被要用三到五年时间。一般黎家姑娘从十二三岁开始学习纺织,不少黎族妇女一生中不断学习织绣龙被,她们绣出的龙千姿百态,矫健无比,活灵活现,折射出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不能参加龙被的织制。织龙被必须要技术高超而且身体健康的人,才能担任织绣龙被的工作。在织绣前要请“三伯公”(道公)来“割红”进行宗教仪式,请神灵保佑织造者眼捷手快,早日完成织造任务,尔后才能进行织绣。完成后也要举行仪式,感谢神灵保佑使龙被如期完成。从开始起步到完成织绣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每天都不能间断。不论工作多忙多累都得坚持织绣龙被,如果工作忙不过来,也要拿织物动一动,或者绣一绣,否则龙被就不灵,老祖宗不认。龙被在过去,贫穷人家,如果父母死亡,没有龙被盖棺,都要卖儿买龙被用。否则全村人都看不起你,丧葬也不顺利。因此织绣龙被十分讲究,现脚踏织机织龙被已失传,刺绣龙被的技术方法也已经没有。但踞腰织机的织法,在个别地区仍有存在,但为数已经不多了。

  2.龙被的图案

  在黎族人民心目中,龙是他们的祖先,代表着高贵与尊严,龙的形象自汉代开始出现在黎族贡品织贝中。此后到南北朝,龙被图案逐渐向多元化方向演变,出现有大象、狮、孔雀、鸳鸯、莲荷、牡丹等图案。由于佛教文化的影响,到唐代,新奇富丽的宝相花、莲花纹开始出现。龙、凤、吉祥鸟兽成双成对,左右对称,联珠团花,柔婉多姿,广泛流行。到元、明、清代,龙被装饰图纹出现双龙戏珠、双凤朝阳、麒麟吐玉,福、禄、寿三星高照等,反映出黎族龙被的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