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几场秋雨过后,天气真正开始转凉,于是“秋乏”的问题就来了。
秋天到了,给我们带来了秋高气爽的天气,但俗话说春困秋乏,秋乏也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以下几点是对付秋乏的方法:
秋乏克星1
睡眠要充足,适度午睡
睡眠不足是造成疲劳的主要原因,睡眠不足导致驾驶过程中打哈欠、流泪以及伴随而来的精神不集中,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充足睡眠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提示:司机应早睡早起,避免通宵达旦地玩乐或者过多加班“开夜车”,中午最好能适度午睡。
秋乏克星2
多吃胡萝卜少喝咖啡
在饮食上应注意既不能空腹开车,也不能吃得过饱,因为空腹可能会导致心慌、四肢无力、困倦等症状,而过饱也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造成人的反应能力下降。多吃含钾、维生素等的碱性食物,比如胡萝卜、大白菜、巧克力、苹果、海带、黄豆、土豆等,这些都是防止疲倦的食物。
提示:在开车前最好不要大量食用牛奶、香蕉、莴笋、肥肉及含酒精类的食物(如酒心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易使人产生疲倦感,引起嗜睡乏力反应。尽量不要在车内吸烟,或借助咖啡和浓茶来提神。它们只能带来一时的兴奋,但短暂兴奋之后是持续抑制状态。
秋乏克星3
经常变化车速或车道
一成不变的车速和风景容易导致困乏,这就是在高速公路上更容易昏昏欲睡的原因。
提示:在行车途中司机可以有意识地变换车速和车道,改变行车节奏。在行车道路选择上,也不妨找一些景色多变、色彩丰富的道路来行驶。这样,视觉上的刺激可以让司机不易疲劳,并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情。
秋乏克星4
嚼口香糖或听动感音乐
每日开车时间应掌握在6至8小时以内,千万不能疲劳驾驶,尤其切忌熬夜驾车,长途驾车最好能两个人轮换开车。在开车过程中,司机可以在车内放一个具有提神作用的清新剂或者香水,也可以嚼嚼口香糖和薄荷糖,听听动感的音乐,与乘坐者说说话等。另外,可以把车窗摇开,或者将空调开到外循环,用新鲜空气来驱赶睡意。
提示:在感到有倦意时应该放慢车速,做做深呼吸,或者下车活动一下全身,甚至打个盹。车上可备一些冷水,此时用来洗洗脸,也可闻闻风油精,向远处举目眺望等,以驱除困意。如果不方便下车,可以大喊几声来提神。
饮食清淡多吃防疲倦食物
多吃防止疲倦的食物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是真正的清醒剂,它能把人们疲劳时所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处理掉。秋天水果和蔬菜非常丰富,比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铃薯、葡萄、梨、柑橘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克服疲倦,应该多吃,不要多吃油腻的肉食。
多吃些碱性食物。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碱性食物有苹果、海带以及许多新鲜蔬菜等。
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不吃或少吃油腻的食物,因为它们容易产生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不吃或少吃油腻的食物,因为它们容易产生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
[page]
悲秋
一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几千年下来,人道是伤春悲秋,毫不长进。悲秋的情绪,对车主来说也是一种禁忌。
早10时午后3时停车休憩消除忧郁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因景触情,往往会产生凄凉、忧郁、悲愁等伤感情绪。开车的过程中更应注意放松身心,以免因紧张工作而致病。
忧郁症是紧张病的代表性疾病,症状包括失眠、疲倦、身体不适、头痛、食欲不振。症状轻微的只要自我放松,舒解压力,还不致妨碍驾驶工作。但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头痛、肚痛、恶心或晕倒,从而给行车安全留下隐患。
专家提醒车主,预防此病要做到早上起床,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装扮整洁出门。
驾车过程中不宜时间太长,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将车停在路边,喝口茶,休息片刻。不要为了拉车份,不间断地开车,以免身心负荷太重。不要疲劳驾驶,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忧郁症。
业余时间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等。同时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这可扩大见闻,促进人际关系,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这都是松弛神经、预防忧郁症的良方
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体内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会增加分泌,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如果终日郁闷忧伤,就会使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而引相反,如果终日郁闷忧伤,就会使这些有益激素分泌紊乱,内脏功能失调,而引发胃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
为此,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身之道也。”因此,日常生活中,驾驶员应注意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变化。或外出秋游,登高赏景,令心旷神怡。
情绪沮丧低落开车时反应会变迟钝
驾驶者情绪的波动一般表现为两种倾向:高兴和沮丧。驾驶者情绪过于高兴或沮丧都会严重地影响安全操作。
人在高兴时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当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时,驾驶员行为表现得轻率、好动、异想天开,忘乎所以,操作动作和判断情况就不准确;而人在沮丧时中枢神经系统则会处于压抑状态。当中枢神经处于压抑状态时,驾驶员反映迟钝,动作呆板,两眼滞木,对危险情况就会置若罔闻,有时甚至会眼睁睁地看着事故发生而不采取任何措施。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的悲欢离合之事,驾驶者一旦置于生活的悲喜漩涡之中,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冷静和幽默。
若感到自己无法摆脱某种不利于安全行车的情绪时,应暂停驾驶车辆,等心情好转稳定后再恢复驾驶。
车主养生馆
要解乏?不妨试试“小动作”
1.常梳发
经常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
2.齿数嗑
牙齿多活动,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齿健康,有助于消除疲劳。
3.目运转
经常走出户外,眺望远方,结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脑解乏。
4.耳常弹
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听听音乐激活听觉神经,有助于减轻疲劳。5.肢节摇 甩甩手,踢踢腿,增强活力,消除疲劳。
车相三连拍 车动我不动
一句话点评:
行车途中,放任秋乏肆意,后果不堪设想。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