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口餐厨垃圾收运混乱 市民担心“地沟油”
海口餐厨垃圾收运混乱 市民担心“地沟油”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1-09-22

  9月19日,本报以《海口4成“地沟油”流向不明》报道了海口市酒店与餐饮企业每天产生的潲水油、烤炸食品废油以及42%的“地沟油”等餐饮废油脂去向成谜。被人们统称为餐厨垃圾的潲水、隔油池里的地沟油及各种餐饮废弃物,是如何收集和运输的呢?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海口市除了两家正规废油脂处理厂的收集工人有统一服装,运输车辆车身有明显“环境保护”标志外,其他的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人员和车辆杂乱,并没有具体标准和规范,也成为餐厨垃圾中的废油脂流向不明的原因之一。

  -本报实习记者王洪旭 田春宇摄影报道

  ●缺乏执法依据,监管目前几成空白

  ●多头管理部门协调不足成监管难题

  ●《海口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初稿已拟,将申请立法●将借鉴重庆经验建海口管理网络

  走访 餐厨垃圾收运混乱

  9月19日晚10点左右,记者走访了海口市龙昆南路、龙华路、大同路等路段,发现多位在路边收集潲水的人,其运输车辆也各不相同,分别有大、小三轮车及小货车等等。但收集的人均表示只收潲水,而且将其运回去只用来养猪。

  在龙华路友谊广场附近,记者碰到了一对收潲水的夫妻。他们的运输车是一辆时风货车,车斗里排放着六个没有盖子的蓝色大桶,车后方摆放着多个饭店厨房的垃圾桶,有白色的,也有蓝色的。

  交谈中,这对夫妻告诉记者,处在龙华路路段上的一些饭店都是他们的老客户。他们与这些饭店签署了协议,按照饭店所生产的餐厨垃圾质量定价包月,收集回去后主要用来养猪。当记者欲深入了解他们是否还会收集隔油池中的地沟油时,这对夫妻便机警地质疑起记者的身份,并立即拉着空垃圾桶转身走向酒店。

  在金盘路记者也看到一辆时风货车正停在路边,收集餐厨垃圾。据该车主介绍,重达200斤的潲水,每桶要35元左右,一般晚上才出来收集。“白天温度高,气味比较臭,像我们这样没密封的收运车不准上路。”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车各式各样,没有一辆密封、不“四处留污水”的,像时风这样的小货车还算“上等”车。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三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车,但都是小三轮车甚至两轮摩托车,仅能放置三至四只150斤装的蓝色桶,其周围垃圾满地,恶臭刺鼻。

  在大同路泰龙城公交车站点旁边,停放着一辆小三轮车,车斗中放置了三只没有盖子的大桶,盛满餐厨垃圾。据泰龙城附近的工作人员介绍,该车固定每晚11点左右停在该公交站点的后方,收集附近饭店的垃圾。

  在友谊广场上班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有几辆车每天晚上9点多到11点左右会准时出现在友谊广场上,他担心他们收集的餐厨垃圾流向地沟油黑作坊。“而且他们运去哪儿、干什么都不知道,这方面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

正规处理厂的收运工人统一服装

  20日中午1点半,记者在国贸一横路十八碗蒸菜馆前,看到海口环保污油脂处理厂的工人正在捞取餐馆隔油池的废油脂,3个工人的服装统一,都是蓝白相间;停在一旁的运输车车厢半开着,车上放有10个蓝色大桶,车身还有明显的“环境保护”标志和公益广告,左边车厢上印有“为了共同的家园,我们一直在努力”;右边为“推动环保事业,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还印有:污油脂处理厂免费清理厨房下水道、隔油池、废油脂、废渣及运输服务,并有联系方式。

  现场一位工人告诉记者,“每天上路收运的车辆共17台,还有3台留在厂内备用,车身的标志都是一样,上街就能分辨出来。在收运车上还有安装了摄像头,可以看到垃圾车所在的位置、收运的情况等。”

  现状 多头管理部门协调不足成监管难题

  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环节混乱,也是造成大量废油脂去向不明的原因之一。

  根据海口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9月6日印发的《海口市餐厨废弃物监管职责分解表》来看,监管该环节的共有各区政府、市环卫局、工商局、公安局和城管执法部门,但之前并没有明确各部门在收运环节的监管职责。

  目前,海口市的餐厨垃圾运输车辆和收集工人有什么具体条件和标准呢?

  海口市环卫局业务处处长刘波表示,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而市环保局审批备案的正规废油脂处理厂运输车也没在环卫局备案,所以餐厨垃圾收运车辆监管起来很困难。环卫局不具备执法权,抓到了非法的收运车也不能处罚,只能要求做车辆的封闭处理,不要抛洒出来污染环境。

  未来 将借鉴重庆经验建大型处理厂

  刘波表示,要规范餐厨垃圾的收运和处理,必须立法,让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执法就更加有力。

  目前,《海口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初稿已经出来,将申请立法,采取强制措施,才能真正做好餐厨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各环节的监管,杜绝餐厨垃圾里的废油脂流提炼成地沟油进入食品链。

  有市民称,要杜绝地沟油进入食品链,不仅要规范餐厨垃圾的收运,重点更应放在垃圾的处理上,要有政府监管的餐厨垃圾处置场所。

  据了解,今年8月,由海南省住建厅、财政厅和省发改委牵头,带领海口市和三亚市环卫部门相关人员到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比较规范的重庆市、青海省和西宁市考察学习后,借鉴相关收运、处理经验,将分别在海口和三亚建两家大型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公司),实现集中处理餐厨垃圾。

  正在筹划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将通过BOT方式招投标确定,并按照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建立覆盖全市的餐厨垃圾管理网络。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