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浪运动,一个全新的世界。
快意刺激的冲浪运动。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向日葵是长寿的标志,因为在每一颗葵头,都盛开着许多独立的花盘。即使在最干旱的地方,向日葵都能够茁壮成长,每一颗葵头都会对着阳光自豪地宣言:“我活下来了!”
冲浪海南 新生之葵
冲浪运动———海南岛的最新文化产业,就和向日葵一样,在万宁市的东南海岸,茁壮地开放了。夏日炎热之时,万宁市静卧在平静如镜的大海边,在湿热的环境中休养生息。然而,从十月到来年的四月,当东北季风开始吹拂的时候,中国的南海就开始复苏了。大海也由亮绿变成深灰。洁白如镜的大海,开始伸出了它的利爪,从一只静卧的睡猫,变成了一匹威风八面的猛虎,展示着它的威仪,抒发着它的豪迈。所有喜欢冲浪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起作用的是一个美丽非凡而又令人新奇的秘密———美人鱼开始摆动尾巴了。在石梅湾、南燕湾以及日月湾的岩石盘错、海岬纵横地带,当海风吹拂着岸上万物的时候,汹涌的海浪也就成型了。万宁的海滩也就变成了一只桀骜不驯的猛虎。如果与平静时的海面相比较,你会发现,其新呈现的形态和模式,即使是最见多识广的冲浪人,也会觉得爽心悦目,心情舒畅。
在汉语里,“冲浪”一词的字面意思为“冲进波浪里”。既不是要占领波浪,也不是要统治波浪,而是要参与到其合作的精神境界中去。这一点,正是好些当地人十多年来一直在孜孜追求的。为此,他们从香港辗转来到海南。随着夏日渐去,冬日来临,一股坚持而又强劲的风,倔强而又退捻,在一年两头的交会之际,给日月湾的海岬带来了冲浪的浪漫气息。播种这一种子的,正是在奶油色的沙滩旁耸立的“妈妈饭店”。饭店旁树木林立,枝繁叶茂。“妈妈”的两个儿子黄文和黄宁,目前是日月湾左侧最受欢迎的常客。“妈妈”新鲜的饭菜让他们感觉敏锐,嘴里的槟榔让他们看起来与众不同,酷劲十足。在这里,混杂在越来越多的外来冲浪客中,有很不错的冲浪板可供租用,你会感觉到亚洲地区这个新生的冲浪胜地所带来的新奇。你会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这个新生之花很可能盛开成千万朵。
海南南部的星级旅游城市三亚,正是中国新兴冲浪区域的经济枢纽。在这里,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冲浪用品商店,包括布伦达·谢里丹的“海南冲浪用品店”和张大海的“中国三亚冲浪用品店”。张大海是从中国大陆北部冰雪覆盖的城市哈尔滨搬到三亚这座亚热带城市里来的,目前从事救生和潜水方面的工作。他是从一个来此旅游的日本冲浪大师那里学会冲浪的。从三亚向北驱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我们说的万宁市了。这里的大部分海滩都是未经开发的原始沙滩,和中国北部其他城市的拥挤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里,东北风季节性地从玄武岩山麓的五指山吹向海边。如果说海南省能成为中国第一个冲浪赛地,这势必将给中国内地传递一个信息。而在内地,正在为世界各地大批量地生产着冲浪板、冲浪设备、冲浪服装以及冲浪防水衣等物品。这个信息意味着什么,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
更为重要的是,海南省政府有关部门已注意到了万宁市的这一特点。周平,是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国际推广的一位官员。正是他,在意识到万宁发展冲浪运动的巨大潜力时,明智而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创建“中国海南万宁国际冲浪节”的设想。他的想法是要“通过发展冲浪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知名度。”万宁市政府很快认同了这一设想,并全力以赴付诸实施。万宁的大街小巷上,处处可以看到“激情海岸,冲浪万宁”的宣传标语。万宁市副市长吴明阳,一位很有远见又富有激情的当地官员说道:“冲浪运动是一个全新的事件,会把万宁推出中国,推向世界。”万宁市的雄心是显而易见的,其目光不仅仅局限于区域性的经济利益,而是要把冲浪发展为海南省沿海地带的一个文化产业,并给内地传达一个信息:冲浪在中国将会有很大前途,更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这一举动,事实上也很容易让大家理解。
[page]万宁巨浪的优美旋律
在“感激死亡”乐队的第二张音乐专辑里,有一首由罗伯特·亨特谱写的歌曲名叫“中国葵猫”。这首歌,后来成为了该乐队主打歌曲之一。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激死亡”乐队的成员就很喜欢中国文化。迂回在万宁的海岸,我们的脑海中不时地回响着《中国葵猫》这首歌的旋律。在这里的海岬冲浪的时候,这首歌也就很自然地分化成一个令人愉悦但层次分明的章节。吸引我们的,正是这冲浪的美学———冲浪其实就是表演,冲浪本身就充满诗意。
在日月湾,我们邂逅了“冲浪海南”的先驱人物———美国人布伦达·谢里丹,中文名叫“小龙”。正是他把我们引见给了“妈妈”以及她的三个孩子:儿子黄文、黄宁以及女儿黄丽。还有克里斯托弗,一位来自法国的年轻人,如今在海南定居,成为了“妈妈”的干儿子。眼下,他在为布伦达打工,教一些与冲浪相关的课程。
厚实的巨浪一拨接着一拨来临了。日月湾的左侧变成了一个长长的热闹地带,出现了一个供游人嬉戏的楔形地段。接着出现的是一个长长的墙状波浪,然后转变成一个扁平的、弯弯曲曲的肩部状,最后在深水处平息了。老虎的利爪出现了,但这是一匹俏皮爱玩的老虎,在海滩的调教下,向深海处大浪的方向弯曲。海风也随着这一拨又一拨的大浪奏响了自己的音乐,串串音符从五线谱中洒向银白色的海面上。这些常来此地的外籍人士,完全沉浸在这种音乐中。他们用自己选定的现成工具,为那些坐公车而来的中国游客展示冲浪技巧。观众一直从入口处站到海湾内部,一时好不热闹。他们都穿着统一的印有芙蓉花样的服装;海边还有从蒙古引进的骆驼供游人玩耍;海岸边,也新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雕像。海滩上的岩石经久弥坚,椰树婆娑,餐厅林立。还有一个游客活动中心,招牌上写着:“游客是上帝,这里是天堂;如果您满意,天堂便美丽”。来生今世,其实也都齐聚在这里了,也都消融在这一刻了。万宁的向日葵,此时对着太阳勇敢地开放了。
大浪从日常小调开始转向有深度的即兴创作了。背景音乐一会儿清脆,一会儿迂回曲折,节奏也不时地变换着。当大浪有齐头高的时候,老虎的爪子就伸出了。海边的泡沫冲刷着我们的身体,给我们的肾上腺降温。大海从黄绿色变长了青铜色,我们都成为了人们眼中的中国骑手。在与这匹舒展的老虎嬉戏后,我们向大海滑去,陶醉在自我的演唱中,证实着中国冲浪事业的远大前景。
期待再次领略奇迹与惊喜
周平向我们引见了他的朋友大卫·格林伯格和吉姆·盖泽,并告诉我们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夏威夷和海南就建立了友好省份关系,三亚和毛伊岛也结为了姐妹城市。夏威夷的州长还邀请了毛伊岛的商人来三亚经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国建筑师大卫·格林伯格。大卫·格林伯格放弃了加利福尼亚的城市设计工作,移居到毛伊岛,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树房设计专家,其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竹子。对大卫的树房设计,海南省政府非常感兴趣,并邀请他在该地区的旅游胜地三亚市的南山区设计一套树房。在周平访问毛伊岛的时候,正是大卫提出建议,鼓励海南省也设立一个有关冲浪、艺术以及当地少数民族--黎族文化的节日。
周平如走钢丝般忙活着,一会儿倾听外部人士的建议,一会儿征求当地旅游界精英的意见,并进行比较分析。既要顾及目前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未来生态发展方面的积极因素。具有发展眼光的大卫,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好几个生态旅游方面的项目。大卫指出,这些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把村民们都包含在内。村民既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又可以保留当地的自然概貌以及社区形态,根本不需要被迁移到其他地方去。这种方式,将会是中国旅游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这样做,就把资金融入到了自然中去。”在万宁发展冲浪旅游,保留原有资源的做法,就是根据大卫的“从下而上”的建议来执行的。成功的典型就是“妈妈餐馆”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方便的住宿,完全不要那些会把人吓走的高层酒店。这些做法都是相当成功,很具有样板性特征。
在灵魂深处,中国人崇尚奇迹,崇尚惊喜。而奇迹与惊喜,则正是冲浪的核心所在。既有即兴的发挥,又有反面的启示。对这个幅员辽阔,地貌迥异的国度,我们满怀激情,想要去了解她的传统。从唐代的诗歌中去了解,从宋代的山水画中去了解,从清代的小说中去了解,从当代全新的艺术中去了解。这一切取之于传统,却面向着全球。我们已经制定好计划要再一次去中国旅游,再一次去领略那五彩斑斓的内陆风景,再一次去阅读新生代作家的传世之作,再一次去感受侧视文化的优雅和深邃含义,再一次去万宁那由温驯的猫咪而变成猛虎的大海里冲浪。那平静瓷白的肌肤,也会在波浪的奔腾中被震裂,然后被那些自然的特征以及热切的冲浪人所占领。我们相信,所有前往那里冲浪的人,都会陶醉在大海所给予我们的欢快里。(本文摘自英国艾利逊霍矶出版社出版的《热带冲浪天堂》一书。该书的中文版即将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在10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南万宁国际冲浪节期间首发。)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