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天,蜈支洲岛。从大东海坐车再转船,上岛已经是中午了。岛上的沙很细很软,但海水会冲刷上很多珊瑚碎片。岛真的不大,唯一的遗憾是这里没有小木屋是真正临海的(像马尔代夫那样,出门就是海的木屋)。所谓的临海木屋是在岛坡上的树林间,屋前有个芙蓉花型的泳池,环境还是很清静的。一进房间就有一阵淡淡的柏油香,走在地板上不时发出带有年岁的声响。在步游了岛上的林间小路后,换上泳衣去潜水。不会游泳的我在下水的那一刻真的很紧张,但真正进入海底后,很平静,很惬意。可能是天气的原因,海水不像童话故事中那么蓝,但身边成群的形态各异的热带小鱼却真的是多彩斑斓的。笨拙的我无论怎样也触碰不到。海底的珊瑚有硬有软,色彩不一,忍不住逐一抚过(回到房间才发现指腹被擦破皮)。由于是近滩,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贝壳和海螺,唯一看到一个小小海螺,抓在手里,却不时感到有东西夹手,或许是螺壳里的小寄居蟹,还是选择放手,让它回到属于它的海底世界。晚饭后,带上手电筒,到海边去追寻传说中的沙滩小蟹。在通往海边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碗口大小的东西从路边的草丛中传跑出来,手电照过去,就不动了,走近一看是只大螃蟹,不敢用手去抓,拿只拖鞋压住它,开始幻想是不是可以加工成一道美味。正巧有个岛上的工作人员路过,他拾起一看,说是只上岛产仔的灵芝蟹,已经不好吃了,最后我们同意把它放掉。晚上的海浪声比白天的更显雄浑,拿着手电走在沙滩上,起初并没有什么发现。一浪拍上岸,又迅速的退去,跟着的是滚落的珊瑚碎,突然发现有个小影子眨眼就滚进了海里,仔细看清,才发现,原来传说中的小螃蟹是透明的,在夜色中的沙滩上根本难以辨别。遇到几个和我们一样找螃蟹的住岛游客,开始交流找螃蟹的秘诀,于是沙滩上就有了一群围着一个沙洞小心挖螃蟹的人。有的沙洞里真的有螃蟹,挖到一半就从里面窜出来,有个小朋友抓住一只,放在沙滩上,手电照着,起初狡猾的螃蟹装死,过了一会,它的八只脚快速拨沙,竟巧妙的将自己伪装到了沙里。本来决定次日看日出,可是睡过了头......
第四天,蜈支洲岛、亚龙湾。上午还是在蜈支洲岛上度过的。清晨的沙滩留下很多海水冲上岸的黑色杂质,岛上的工作人员早早的清理干净了。早上的浪小很多,在近处沙滩上的海水里会有成群的蓝色小鱼。环岛留影后,收拾行李,离开的路上还在遗憾没有在椰树旁的秋千上静静的听听海风。十月三亚的太阳仍然炙热。入住丽思后,躲在房间里午休,很喜欢那张床,舒服极了。临近傍晚才敢走出房间,在夕阳下的海边漫步,这里的沙滩的确是三亚最细腻最干净的。在沙滩漫步是件很耗时的事,目光能及的距离走了一个半小时。走完整个亚龙湾的开放沙滩太阳已经下山了。晚上的海水很凉,为了安全起见选择了酒店露天的恒温泳池,面朝大海,星辰点点。
第五天,亚龙湾、三亚湾。烈日下十月的三亚,依然灼热耀眼。趁着九点左右太阳还在云里躲猫猫时,下了海。这时海边没有人,在微风下,享受专属海滩的优待。不会游泳的我,依着一个巨大的游泳圈,任凭海浪将我推远推近。把自己埋在细沙里,等着涨潮的海水将我挖出来。两个小时的花太阳已经给我穿上了泳衣印,不难想象烈日下的下场。午后从亚龙湾到三亚湾,主要为了次日的飞机。为了寻找另一个海鲜市场,我错过了椰梦长廊的日落。不过晚上的那顿海鲜让我留恋至今,很嫩的蒸鱼、爽口的濑尿虾,以及肥美的象拔蚌。
第六天,离开。这时的三亚已经彻底放晴了,空中的云像我最爱的棉花糖。我答应自己,一定还会来......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