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海南视窗11月11日电(记者肖霈、通讯员章佩兰)记者从海南省博物馆获悉,“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将于11月15日在省博物馆二楼三号展厅展出,届时市民可看到沉睡近千年的华光礁一号。
据了解,1996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渔民在西沙群岛华光礁环礁内侧发现一艘古代沉船。1998年西沙群岛水下文物普查期间,国家博物馆和海南省文物部门做过试掘工作,出水文物1800件,出版了《西沙考古》学术报告,确认该沉船是我国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商船。
2007年3-5月和2008年11-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海南省文体厅共同承办,调集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建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工作队,实施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项目。出水文物万余件,对古代木质高保水船体进行完整记录、逐层拆卸、分件出水511块,科学保存并长距离运送返回。目前正在进行脱盐、脱水定型等保护处理,最终完成船体复原和陈列展示工作。
本次展览形式设计始终围绕大海、沉船、宝物展开。其主体是船和货物,喻体则用了木箱,承载货物与信息、是文物展柜与说明的结合体。
展览第一单元是一个压缩的空间,墙面采用大幅的海底喷绘写真,结合天花上的水纹投影灯、地面的海沙与幽暗过道上空放置的犹如船体残骸的巨大木构,营造出海底的神秘气氛。东倒西歪的柱子上刻记着沉船发现的地点、坐标等信息,为后面的故事展开铺垫。
展览第二单元,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空间突然开阔起来,观众来到800年前大航海时代,巨大的地图、密集的航线、石质雕像等等都揭示了南海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中的作用和地位。而文物展柜是一只只“宝盒”,象征文物海运过程中的木箱,揭开的盖子中是文物说明或文字版面。每一个木箱上都有一个指南针,通过指南针的引导,观众可以知道下一个展柜的位置,从而获得准确的参观顺序,进而了解古代大海中航行的人们是如何把握准确的航海方向。
第三单元,海洋文化的载体是船,通过对古代造船史的解读,船的各部位作用的了解、船模的展示让观众多方面了解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技术,再现华光礁一号沉船的原貌。华光礁一号沉船出发地(今泉州港)装货的场景复原,采用模型道具结合背景画的手法,虚实相间,近景、中景和远景三个层次:近景为南宋时期的陶瓷商人及搬运货物的工人,结合的道具有桅杆、货物、牛车等;中景为船;远景为海天相接的背景画面,三个层次通过专业照明技术,情景交融,营造出一幅傍晚时分,华光礁一号出发前,停泊于码头装货的繁忙、热闹景象。
第四单元,通过对货箱的有序堆放,展品的分类穿插,展现出多变的空间形态,生动展现海上陶瓷贸易的发达,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局部的立面上设计问题,观众漫步在货物与展品之间,探索其中的答案。
第五单元,主要通过多媒体影片、互动装置、考古工具体验三大展览手法,揭示了华光礁一号沉船发现、发掘、出水的全过程,让观众在观看、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感悟展览主题。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