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地游客说海南交通:不文明给海南印象打折扣
外地游客说海南交通:不文明给海南印象打折扣
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1-11-30

  近日,海口市海府路东湖天桥路段,两女子在机动车道上“散步”。本报记者苏晓杰摄

  交通不文明,游客问号多

  本报记者胡续发

  外地游客看海南·建言

  对于游客来说,交通是海南呈现给他们的第一道风景。无论是乘飞机、坐渡轮,还是上岛后出行,交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道路上屡禁不止的一些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难免让外地游客给美好的海南印象打了问号。

  杨建丰来自山东青岛,他说他很喜欢海南,没退休前就来过多次,退休后干脆暂住在海口了。但是,最近遇到的“交通麻烦”,令他有些郁闷:想去DC城买个手提电脑,明珠广场前堵车,开车转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停车位,最后依葫芦画瓢,学别的车停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结果等他买好电脑出来时,车上却贴了张罚单。还有一次,他带着朋友去板桥路吃海鲜,狭窄的路上挤满了小车、大车、电动车、行人,他左突右冲,结果,快到目的地时,一时不慎和迎面的小车碰上了。

  “明珠广场前的路不算窄,即使板桥路也足够4辆小车并排行驶,但为什么繁华的明珠广场前常年堵车?为什么板桥路会乱成那样……”杨建丰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

  “哪个城市都有不文明现象,只是多与少、严重与否的区别。”他说,“客观讲,这几年海口的交通环境有了很大好转。一些断头路打通了,新修的道路也多了,设计更加科学,交通设施更加完善。”

  那么,海口的交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乱象?“这跟管理有很大关系。”杨建丰以青岛为例说,青岛也是个知名的旅游城市,南来北往游客众多,但是城市交通井然有序,街面干净整洁。他认为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跟城市道路规划、标识设计不合理以及执法缺位或执法不科学有一定关系。单位门口的道路往往是开放式的,方便车辆出入单位。可是,这些路口常常出现拥堵,总有车辆横在路上试图横穿过去进出单位,却又被正常行驶的车堵截。而有些道路出现拥堵,又是因为调头口设得过于密集,车开在快车道上经常被调头车堵住,比慢车道还慢。

  来海南猫冬的上海游客张文斌则告诉记者,在海南他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交通不文明甚至违法现象随处可见,但街面上交警却很少见。他说,在上海的每条街道,尤其是繁华路段,总能见到警察维持秩序。

  “也许跟海南的警力不足有关系吧。但是管理不到位肯定不行,光靠老百姓自觉是不够的。”张文斌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不文明行为,需要完善的法律和严格的执法。在人们的文明意识还不够自觉的时候,必须要对道路交通严管严治,这样才能逐步树立起文明交通的风尚。(本报海口11月29日讯)

  近日,琼海街头,一名骑摩托车男子闯红灯骑上人行横道。特约记者蒙钟德摄

  “琼海交通完全能更文明”

  本报记者许春媚

  外地游客看海南·感受

  “琼海交通环境蛮好的,我们坐大巴车来博鳌这一路上挺顺利的,只有两车道的公路上大小车辆不少,但车速都不是很快,没碰到抢道的现象,摩托车也很自觉地在路两边行驶,琼海当地人开车还挺文明的。”今天上午,来自辽宁的张先生正在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排队等待玩竹排海上漂流项目,提及对琼海交通的印象,张先生说出了个“好”字。

  记者今天在嘉积、博鳌的旅游景点随机采访了10多名外地游客,大部分受访者都对琼海的交通环境表示满意。但是也有几名游客认为,琼海的交通大环境虽然不错,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如行人不走斑马线、摩托车乱掉头、电动车上机动车道等。

  记者在万泉河景区碰到了一对来自广东的自驾游夫妇,他们在嘉积镇上住宿了两天,也因此对琼海的交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郭女士说:“琼海的空气好,环境也优美,街道上的车辆虽然多但都不堵,和前两天我们在三亚的情况对比,交通秩序明显要好很多。这里骑摩托车的人几乎都戴安全帽,抢道的也少。但也有一些遗憾,一些骑摩托车的人喜欢在超车道驾驶,还有部分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甚至翻越马路护栏。”

  她表示,作为一个拥有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的旅游城市,琼海会越来越国际化,目前的这种交通环境状况还有点“配不上”琼海的定位,完全能够再文明一点。(本报嘉积11月29日电)

  站台失踪、站牌不清、一站多名……

  海口公交让外来者有点懵

  见习记者宋敏本报记者张中宝

  外地游客看海南·直击

  “44路是在这里等吗?怎么没有公交站牌?”昨天下午,从省外第一次到海口看望女儿的李大姐从白沙门公园出来后,怎么也找不到公交站牌,看到路面某处站着很多人,便猜测应该在这里等车,不过还是有点不放心。

  同样疑惑的还有不少候车的乘客。一辆19路车开过来时,2名操着东北口音的小伙子赶紧围上去,问司机到不到187医院,司机甩下一句“44路”,便关上车门扬长而去,剩下2个小伙子面面相觑。

  公交站牌是外来者出门的主要向导之一,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不少路段的公交停靠点根本找不到任何标志,让不熟悉“行情”的外地乘客坐车时颇费周折。

  “海口的公交真让人莫名其妙。”来海口办事的张先生来自湖南,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几次乘车经历:坐31路到玉沙路椰海大厦站下车,回来时到对面却找不到相同的站牌,而变成了京茂百货站和玉沙村站,也没有31路的影子;在百度地图搜索8路车到盐灶一横路,语音报站时却变成省土产公司宿舍站,而下车的地方并没有站牌。

  “不知道在哪里等车,不知道坐几路车,来回的路线往往又差距很大,并不原路返回,需要不停地问周边乘客或者请司机提醒。”张先生说,不设置站牌或站牌标志不清对熟悉路况的当地人可能没有关系,却令和他一样刚到海口的外来者颇为无奈。(本报海口11月29日讯)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