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精神就像是一锅鸡汤,漂在最上层的是金黄发烫的油花,是拿来示人的,比如北京的烤鸭,谁都知道那是哄老外和旅游者的;中层的则是浓浓淡淡的汤汁,爱的人最多,也最入味,比如老北京的炸酱面,不来一大碗你就没有懂得真正的北京;而城市工业的草根部分则是那只百煮成精的老鸡,有人说是汤渣鲜味都走光了,但也有人会乐在其中,就喜那被榨干的肉味,甚至是连鸡头鸡脚都一并啃光,虽没营养,却有嚼头,我想到的是北京钟鼓楼那些大锅里炖着的各种卤煮。
呵呵,对不起,我不是写北京食记,只是任何城市如果以食物为喻,不外就是分为这三个等级,北京如此,上海如此,三亚也不例外。在三亚,头层油花自然是指靠海吃海的生猛海鲜;中层汤汁当然是大名鼎鼎的“文昌鸡”、“东山羊”“加积鸭”“和乐蟹”;那锅底那只有嚼头老鸡在哪里呢,以我所见,它就在三亚的胜利街,这条街的“黄流老鸭”“莺歌海鱼汤”等,才是三亚本地人心头最爱。
胜利街其实很好找,在三亚汽车站后门,毗邻三亚最热闹的主街道解放路,距离三亚未来的新地标凤凰岛也只有几步之遥。可是当天我们坐错了公共汽车,又稍微走了点弯路,直到饥肠辘辘快走不动的时候,抬眼一看,面前这条绿树荫凉的街上,用白色的木栅栏围起的区域,再普通不过的木桌子沙滩椅却满满挤挤地围坐了形形色色的人,以我一个资深吃货的眼光,一看就知道这是吃货大本营,果然就是传说中的胜利街。
胜利街上短短几百米,街道两旁全是这种屋顶被油烟熏得黑黑的饮食店,每一家店无论是招牌、摆设、经营的品种、甚至是服务员的态度都如出一辙,其中“光明黄流老鸭店”算是边里最出名的一家店了,据说这家店本不在此地,搬了几次,但一直被忠实的吃客记挂,搬到哪里就跟到哪里,老味道总是一传十十传百,“光明黄流老鸭店”也成了三亚旅游的一支美食标杆,我发现除了我们之外,混在三亚本地人之中觅食的也有不少外地游客。
当然,在这里觅食的更多是老老少少全家总动员说着本地话的家庭单位,用老鱼的原话来概括:这才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地方。
[page]我特别喜欢三亚每家小餐馆为客人准备的调料,基本上脱离不了本地特色的黄灯笼椒、指天椒、鱼露、酱油,有些店里还提供有新鲜的青柠檬,把所有的酱料都混到味碟中,再挤一点青柠檬汁,我仿佛回到了广西,与越南交界的东兴、凭祥口岸那一带,调料碟也是这样的。
人太多,点菜的小妹很不烦恼,把点菜单一扔,粗声粗气问:“吃什么?!”我一般去吃鸭子的店,都一定会试试鸭血汤,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鸭子杀的多,鸭血绝对是新鲜的。于是,点菜的小妹给我推荐了他们店的特色“酸笋鸭血汤。”酸笋还是很嫩很酸的,就是鸭血做得太粗了,不是我爱的那种滑嫩口感,不过没想到酸笋很好地去掉了鸭血的腥与膻,微酸的感觉倒是很惊喜。
[page]自然是不能错过黄流老鸭,我原以为黄流老鸭是一种名称或做法,后来才知道黄流是海南的一个地名,黄流老鸭与“文昌鸡”“东山羊”都是地名+食材,黄流老鸭指的当然是产自黄流的一种老鸭子,呵呵,弄清楚了原来是老鸭子做的菜。又看到旁边吃鸭子的时候用筷子拉呀扯呀,最后都要用手指硬扯才扯下一块肉来,牙根不禁隐隐作紧,看来,考验牙齿的时候到了,牙口不好的人要主动远离啦。
黄流老鸭的做法很多,一般以白斩老鸭为特色,但老鱼一向不喜白切鸡鸭,何况是老鸭白切,皮粗肉老的会有什么吃头,看到邻桌几个小青年围着一大锅,香喷喷的味道传过来,小伙们在大口大口地吃着肉喝着啤酒,看得我馋虫上来了,就指着人家那锅说,我也要这锅。所以,红烧的黄流老鸭就这么来了。
老鸭子一般不会太大只,一整只鸭子也就这么一锅,加了些香料、洋葱、酸柠檬一起焖烧,原先我们估计吃不完,谁知道焖得入味又香口,我和老鱼居然把一锅鸭子吃光了,还喝了两瓶啤酒,真是相当地佩服自己啊。
[page]嗯,这个是海南的四季豆,在南宁好像叫什么多角豆之类的,反正用蒜蓉炒着吃还蛮好吃的,我居然吃了一盘又点了一盘,吃上瘾了。
一锅红烧鸭78元,鸭血汤15元,清炒四季豆10元,价格还是非常平民的,而且对我们来说,这一顿算是很丰盛很丰盛了。
在胜利街的另一段找了家茶馆耗了一下午,和茶馆老板聊得很HI。
他建议我们晚上再在胜利街试试莺歌海鱼汤,还给我推荐了一家他常去的店子,但不知是他表述错误还是我理解能力有限,最后没找到他介绍的那家店,随便选了一家写着“莺歌海鱼汤”的店子,反正这条胜利街除了“光明黄流老鸭店”比较专一地主打鸭子,其他每家店都自称自己才是正宗的“莺歌海鱼汤”,好吧,不就是解决晚餐嘛,随遇而安就好。
但实话说,这所谓的正宗的莺歌海鱼汤,不过就是我娘平时最喜欢做的番茄豆腐鱼汤,比较家常,清清淡淡的比起我在羊栏回民区吃的酸鱼汤要差了很多,好在中午我吃鸭子实在有点撑,就一笑而过了。
[page]倒是这锅“红焖东山羊”让我食指大动,东山羊是海南名菜,果然名不虚传,肥而不腻、食无膻味,与广西的黑山羊有极多相似之处,比如皮嫩、肉滑等,但无论是口感还是肉质都胜于黑山羊,不愧为古时朝廷贡品啊。
这家店的特色菜里还有一道是“锡包海螺”,倒是让我挺惊喜的,把海螺用锡纸所起来,利用锡纸良好的导热功能把海螺蒸熟,鲜味都很好地保留了,而且汤汁又一点都不浪费,吮完螺肉后,再喝一口汤汁,嗯,鲜就一个字,确实不错。
[page]嘿嘿,少不了的“虾酱豆角”喽,个人认为还不如我炒的好吃呢,而且,海南的虾酱说实话不够大澳的香和浓,没有多少虾的海鲜味。
鱼汤45,东山羊38元、锡包海螺25、虾酱豆角18元,除了鱼汤有点贵,完全不值之外,其他菜品也是大众价格,算是比较满意的了。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