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临高:饮水思源澹庵泉
海南临高:饮水思源澹庵泉
来源:新华网     作者:林可婷    2012-02-28

海南临高八景之一的澹庵泉古井

澹庵泉古碑上录有《澹庵泉记》

  海南先贤王佐著作《鸡肋集》,内录有《澹庵井》诗:“中兴封事百年无,身倚皇天自不孤。酌罢清泉问秦桧,已无寸土寄头颅。”诗后,王佐自注曰:“在临江西四十里,地名博顿。宋胡澹庵以上《封事》杵秦桧,谪崖。经此避暑林下,得斯泉;后北归,里之士人戴雄飞,就其处立石书‘澹庵泉’三字识之。汲者连绠,遂为井。”

  这里提到的“澹淹泉”,据说如今已成为临高八景之一,当地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故事。

  寻访临高八景之一的澹庵泉,过程并不顺利,中午从临高县城出发,几经打听和奔波周折,花了差不多3个钟头,才在一处林茂草高的“荒野”地看见了石碑的身影。

[page]

  古碑深藏“荒野”

  不知当年,胡铨被贬路过此处时的心情如何,但他留下来的文化遗迹一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只可惜并没有太多的人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古迹,任由风雨侵蚀,旧迹斑斑,留下沧桑而又荒凉的味道。

  我们拨开高可及腰杂草,小心沿着似曾有人走过的小道,慢慢向石碑靠近。石碑高约1.5米,宽约1.2米,灰土色的碑身历经岁月的打磨,散发着远古的气息,碑上爬满癣类植物和青苔,掩盖着依稀可辨的文字。雕刻在石碑上的字体,像通往某个时代的密码,传奇而神秘。

  碑文所录《澹庵泉记》曰:“嘉定丙子夏,世功以琼郡丞,受部使者命,摄守儋耳。行临高道中,海风扬硕,畏日烁金。兀坐篮舆,如薰如灸。思得清泉以濯之,而滨海坠卤,蔑如也。亭午,次博顿,得泉甘寒清洌,冰澌流齿。顾问里旅,何以得斯泉?有戴雄飞者曰:是官井水也。……”

  离石碑约15米的地方,便是“甘泉”之地,有八角石台,拾级而上,澹庵井居于中间:井口呈八棱形,宽约2米,深约3米,井壁统一使用长方体石块砌成,井沿处有8块长石互相咬合,拙朴却又心思巧妙。井中的泉水算不上清澈,井壁爬满了青苔。

  很显然,这里少有人至。石阶上遍布着青苔绿癣,不知名的绿色植物肆意蔓延上石台,井边的小草生机盎然。不知当年,胡铨路过此处时,周围是何等的情景?

[page]

  与它相关的人和事

  关于“澹庵泉”的开掘始末,碑文有所记载:“先是胡公澹庵,以危言杵权贵,南迁珠崖。时夏,愆阳水涸。先生步村阴,止茂林宿,夜更泉滃于地,横流清沸。由是汲者连绠接轳,率盈罄以旋也。”因此,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胡铨。

  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后任枢密院编修官。宋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金使南下称诏谕江南,他上疏请斩秦桧、王伦、孙近3人,因而被贬谪新州。之后,他因愤懑填“好事近”词一首,因末句“欲贺巾车归去,有豺狼当道”被新州太守张棣告发,秦桧为此大怒,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再把他流放至吉阳军(今三亚市)。

  胡铨路过临高时,留下的足迹和传说有很多。例如经过买愁村时,口占一首“买愁村”七绝,流传甚广。而当时担任临高县令的谢渥,十分重视教育,得知名闻天下的胡铨经过,诧异中连忙盛情恭迎。谢渥热情款待胡铨的同时,邀请其至“茉莉轩”(传说是谢渥读书休息并接待客人的场所,因院内遍种茉莉而得名)讲学。

  谢渥召集全邑士子前来聆听胡铨讲授春秋大义,其中便有一位来自博顿村的士子,名字叫戴定实。戴定实得到胡铨的教导,勤奋攻读,后成为临高第一位举人。这些基本情况都有史料可证。

  戴定实不仅学有所成,而且教子有方,其子戴雄飞承父勤奋好学的锐气,在宋嘉定年间又中举,并受任临高校正,为传承中原文化执鞭施教,为弘扬临高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深受临高人民的爱戴。

  戴定实一生刚直不阿,为人厚道,并有情有义。为了不忘恩师胡铨的教导之恩,便对其子戴雄飞说:“吾生穷岛,得缀名于史部之籍,皆胡先生指教之功,今观井泉,其故迹也。汝其择善书香,作《澹庵泉》三字,伐石峙于井之湄,以垂我后人,庶无忘胡公之德。”这一段文字,在碑文《澹庵泉记》中有所记载,至今仍依稀可辨。

  胡铨来临高传播中原文化,对于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后人建立“澹庵祠”、“澹庵书院”等来纪念他。诗人王佐对他评价很高,一连吟咏了《茉莉轩》、《澹庵井》、《海外四逐客》、《夜偕有人归姜驿宿澹庵祠》等诗,这些诗收录在《鸡肋集》中,传颂至今。

[page]

  饮水思源“澹庵泉”

  数百年来,临高民间流传的关于“澹庵泉”的传说更加丰富动人,相传当年

  胡铨正在临高讲学。有一天,他因事来到新盈,其时正值久旱,海风扬沙,烈日当空,天气炎热。他的坐骑行至头东村地面,便停蹄不前。于是胡铨下马,四处眺望,欲寻得泉水润口饮马。

  就在这时,一位老妇挑水经过,胡铨便上前讨水。

  老妇人拿起瓢,先盛满满一瓢给胡铨喝下,后又有些难为情地说:“官人可知久旱滴水贵如油么?我从老远的地方挑来这么一点水,如果给您的马喝了,我便没水煮饭啦!”

  话虽这么说,但最后老妇人见那匹马实在渴得可怜,还是提过水来,让马喝了。目睹老妇危困相助的善举,胡铨既内疚不安,又激动不已。他掏出钱银,欲赠与老妇,当做买水的钱,不料,老妇拜辞不受。

  老妇人离去后,胡铨环顾四周,但见土焦草枯,石干欲裂。他骑上马,在方圆几里的地方兜了几圈,总找不到泉水踪迹。胡铨心不甘,气不馁,忍着饥渴,夜宿于茂林,以寻水源。

  夜深人静,胡铨一人牵马,穿荆踏棘,听风辨雾,不时贴耳于地以觅泉声。当寻到一处草长茂盛的低洼地时,胡铨欣喜异常,连那匹马也高兴地连喷了几声响鼻,把那些青草狠咬猛吃。

  不一会儿,被马拔出草根的地方,渐渐溢出滴滴水来,月光下有如粒粒珍珠。胡铨连忙用手扒土,用尖棍挖洞,挖到两尺多深时,便见有一股清泉冒出。

  胡铨捧起泉水,尝了几口,但觉甘甜清凉,他兴奋地连蹦带跑,赶紧进村借来两只木桶,亲手舀满满两桶水,送到老妇人家。尔后,胡公又召集村里人,在那儿挖土破石,砌成一口井。

  这口井,水甜源足,深受村民所喜爱。村民饮水思源,感念至深,为了纪念胡公,便把这口井叫做“胡公井”。

  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戴定实之子———戴雄飞延请书法家方宗万书写“澹庵泉”三字刻入石碑,竖立于当年胡公发现甘泉的地方,又于宋宁宗嘉定九年(1216)恭请郡守方世功写《澹庵泉记》一文,用巨石镌刻,以垂后人。(记者 李佳飞 王勇 实习生 陈婕)

[page]

  相关链接

  澹淹泉记

  宋通判方世功

  嘉定丙子夏,世功以琼郡丞,受部使者命,摄守儋耳。行临高道中,海风扬硕,畏日烁金。兀坐篮舆,如薰如灸。思得清泉以濯之,而滨海坠卤,蔑如也。亭午,次博顿,得泉甘寒清洌,冰澌流齿。顾问里旅,何以得斯泉?有戴雄飞者曰:是官井水也。先是,胡公澹庵,以危言杵权贵,南迁珠崖。时夏,愆阳水涸。先生步村阴,止茂林宿,夜更泉滃于地,横流清沸。由是汲者连绠接轳,率盈罄以旋也。

  夫当屯膏未施,土焦石裂,望云霓济渴之时,得涓涓之流于指顾之顷,余泽至今不竭,是岂无所司相之哉!惊异咨嗟,盘旋久之。既而,雄飞具言其父定实,曾受春秋大义于先生,颇诣旨趣,自是预计偕收特科佥幕,终老于博顿,迨启手足,嘱有治曰:“吾生穷岛,得缀名于史部之籍,皆胡先生指教之功,今观井泉,其故迹也。汝其择善书香,作《澹庵泉》三字,伐石峙于井之湄,以垂我后人,庶无忘胡公之德。”壬戌之秋,得方宗万书之,独未有文以纪其事。雄飞思昔,群阴在朝,忠贤摈逐,天下钳口,以言为讳,有提刑方公抗议于朝,愿削己爵,以赎先生罪。抑非先少卿其人乎?幸公轸先世为纪之。

  世功自揣不肖,何足以与斯文?惟是昔贤之迹,有不容泯,故沿叙雄飞之说,俾归而勒之石。

  呜呼,患不极则德不深,身不危则道不直。是泉也,以旱而后利济之名显,而先生颠沛炎陬,固所以昭其忠诚于不朽欤!昔苏文忠公记韩吏部庙其言曰:公之精诚,如水行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世功于是井也亦云。是岁七月记。(全文录自《临高县志》)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