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江七叉宝山村:看织锦品美酒观陶艺听对歌
黎族的纯手工制陶工艺。(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古老精湛的黎锦织布手艺。(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南海网昌江3月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史莎)七叉镇宝山村不仅是昌江木棉最出名的地方,更因为丰饶的自然资源和纯朴原始的黎家民风而名声在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几近消失的黎族妇女纹身,古老精湛的黎锦织布手艺,质朴的纯手工制陶工艺,甚至是纯正的黎族对歌场景。在春天红棉映衬下,细细品味与众不同的民俗文化,每一种黎族风情都使人更加身心沉醉。
黎族传统手工制陶技艺
主要流传在石碌镇、以孔车村委会、保突村委会最突出。2007年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石碌镇保突村黎族妇女羊拜亮被批准为代表性传承人。该项目曾接待过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肯尼亚、德国等国文化学者的考察,曾经参加上海世博会民俗文化活动的展示。
黎族传统强锦技艺
主要流传在十月田镇、叉河镇、石碌镇、七叉镇和王下乡。其中保留的黎族强锦技艺中的染色技艺是我省黎族地区保留最完整的。
黎族传统民歌
昌江黎族自治县的民族乡镇村庄都有民歌手。美孚方言、哈方言、杞方言地区的黎族群众每逢节日或婚嫁喜事都喜欢对歌,曲调灵活,不拘泥于固定的曲调,随歌者的情绪和表述比较自由变化。歌词多为散句,根据当时的情境即时编唱,自由活泼。
[page]黎族老人纹身。(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黎族对歌场景。(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黎族姑娘对歌场景。(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