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香植物浸泡的沐兰汤
冬叶包成的粽子。
状元花,端午常用的有吉祥寓意的植物。
路边采摘端午植物的老阿婆。卢刚 摄
文/图海南日报记者 范南虹
在中国,传统节日很多,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春节等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这些节日不仅体现了中国先民对时令节气的认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祖先的追思怀念,也体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这些节日中,端午节与植物的关系颇为密切,人们用植物叶片包粽子,用芳香植物叶泡水沐浴,在门楣悬挂植物驱邪,用植物沾雄黄酒洒扫庭院等等,不一而足。
在端午,那些平时被人们遗忘在山野之中的植物,纷纷登台,美丽亮相,以她们风姿绰约的芳华与清香,给这个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带来更多经典的浪漫。
端午节,无疑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被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还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22日,龙年端午前夕,为了解海南老百姓端午节常用的植物,嘉道理中国保育项目主任卢刚,组织海口部分志愿者,前往海口市石山镇风调老村、玉墩村等一些村庄调查,在看见纯朴奇异民风的同时,再次见证了海南植物的丰富多样。
海南日报记者也跟随志愿者走进石山地区,看见当地老百姓成群结队地在山上采割植物,大把大把地将端午节所需的植物带回家,人们络绎不绝地从身边经过,留下一抹抹植物清甜的香气,久久不散。
冬叶,叶与米的相恋
“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一条热发的端午祝福短信,表达着男女间炽热的情感。就像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冬叶(又名柊叶)与糯米也像是一对天造地设的恋人,他们同样只能一年一度相会一次,在长时间的熬煮中,把浓浓相思化成粽子的香甜。
在风调老村调查时,志愿者们随时可见路边被刈割掉叶片后余下的冬叶茎杆,成堆成堆,提醒人们端午节已在路上,快到家门口了。
对植物颇有研究的卢刚解释,冬叶是一种直立草本植物,产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属凉性阴生植物,含丰富的叶绿素,喜生于山谷、溪涧之间,密林之下。早在《南方草木状》、《说文解字》、《广东新语》等古籍中就有记载,这些典籍都提到,中国南方特别炎热潮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而用冬叶包裹食物,能维持较长时间不变质。
记者发现,石山地区树林密集,在林中潮湿的空地上,冬叶会成片集群生长,嫩叶色泽青绿可爱,老叶深绿饱满,叶片宽大修长,如凤尾。清风拂过,叶片摇曳多姿,华丽得像一群孔雀在起舞。
冬叶这种植物,好像只生长于南方,北方较为少见。记者的四川老家,端午节亦有包粽子的风俗,不过一般采用的材料有芭蕉叶、荷叶、粽叶等,举凡宽大柔软且无毒清香的植物叶片,都可以用作包粽子的材料。而冬叶,似乎仅用于包粽子,所以,它的古字(柊)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见了。
6月23日,有幸到海口石山镇荣堂村钟凯家,和他们过了一个当地风俗的端午节。
“米粉和粽子是石山地区过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物。”端上自家煮的粽子,钟凯热情地招呼我们,米粉象征长长久久,而粽子当然与纪念具有忧国忧民情怀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冬叶的叶片柔韧,非常清香,而且有天然的防腐作用,用它包粽子,既好吃,又耐存放。”钟凯虽然是农民,却热爱植物,对盆景制作很有研究。他告诉记者,每当端午来临,石山镇的居民都会到树林里去割冬叶,既可自用,也可挑到集市上去卖;端午节当天午饭前,还会拎上煮好的粽子,到祠堂、祖屋去祭拜祖先;煮完粽子的水待凉后,用来浇灌果树,来年果实又多又大。
钟凯家的粽子,由于糯米浸泡得恰到好处,加上包裹的猪肉肥瘦相宜,小火慢煮很久,冬叶的清香深深地渗入到了糯米中,吃起来柔软香甜,可口之极。
端午沐兰,植物清香防病除秽
在调查中,不时见老人们一脸笑意,怀抱着很多植物走过。好奇地询问,原来这些植物是用来泡水洗澡用的。
石山镇玉敦村的王琼丽老人78岁了,走起路来腰板挺直,步履轻健得如年轻人。当她扛着一把砍刀从林子里钻出来时,记者见她手拿着大大一把植物叶子,仔细察看,有黄皮叶、艾蒿叶、青蒿叶、使君子叶、橄榄叶、杨桃叶等等,还有当地人称的状元花,红红的细小的花朵,成串地向上开放着。
“拿回家去用清水泡过夜,第二天中午吃完粽子后,用来洗脸洗澡。用它们泡出来的水凉凉的,很香,洗起来可舒服了。”老人笑意盈盈地说,引得记者无限神往。
原来,端午节又别名沐兰节,人们要采摘各种香料植物的叶子泡水沐浴,用以治病除秽驱邪,称之为沐兰汤。不同地方采用的植物不同。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在海南,可能因为热带植物更加丰富多样,百姓常选的植物有10余种之多。不过,我小时候过端午节不是洗沐兰汤,老家的习俗是洗龙水,到清清的河流边洗澡。
而石山是海口较为缺水的地区,这一习俗可能就有所变通吧。
其实,人们千百年来所纪念的屈原,也非常喜欢植物。他的诗作,常用植物不同的习性来比喻各种美好的品行,用竹子比喻谦虚,用莲花比喻出污泥而不染,用兰花比喻高洁等等,尤其《离骚》一文中,大量用到植物名,还写到他常“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屈原常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钟凯家的走廊上,用红色的塑料大盆泡着满满一盆植物。钟凯一一数给记者看:艾蒿,可以止血;青蒿,可以预防疟疾,有名抗疟药青蒿素就从青蒿里提取出来;使君子,可驱小儿蛔虫;香茅草,可缓解筋骨酸痛,还能美颜……
吃完粽子后,钟家一家大小,依次取出盆里浸泡的水去洗浴。我也入乡随俗,掬水洗脸,果然清凉如山泉,水中混合着各种植物香气,让人精神一振。
悬挂香草 挂的是美好生活的愿望
吃完粽子,沐完香浴。钟凯的妻子王金娘将浸泡的叶子扎成若干小束,有的扔上屋顶,有的挂在门楣上,有的绑在窗框上,有的则晾晒起来。
看着我满脸的好奇,王金娘拿着一把植物叶解释。“这些叶子都可作药,端午的植物大家认为药效更好。晒干后,留着备用,可以治小孩子拉肚子。”王金娘说,小孩子肚子疼或者拉肚子时,只要将晒干的叶子贴在肚皮上,很快就能见效。
对于扔在屋顶的植物叶,她笑了。“这是要让老天爷看见,我们家没有偷懒,每个人都用叶子泡水洗澡了。以后不要把病和灾降到我们身上。”
还有一种风俗也与植物有关。端午一大早,王金娘采来柚子叶,调好雄黄酒,然后用柚子叶沾上雄黄酒,沿着整个庭院洒扫,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据说,用柚子叶洒雄黄酒,可以驱赶蚊蛇毒虫,效果非常好。
“这种习俗,石山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沿习着。”洒完雄黄酒后,王金额娘将沾满雄黄酒的柚子叶插在大门上用于辟邪。
果然,记者在荣堂村村民的门楣上、窗框上,都见到有艾蒿、青蒿等植物悬挂。某军预备役师中校军医钟捷东,是海口市遵谭人,他说,端午节选用的植物,本身就是很好的中药,人们用来浸泡沐浴或者悬挂在大门上,的确能起到一些防病治病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身体健康、生活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