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戎海
《黎族故事》剧照
舞蹈诗《黎族故事》即将与海南观众见面,不少观众在期待之余,也难免会产生疑问:作为普通的观众,该怎样欣赏这部备受专家好评的精品剧目呢?今天下午,该剧总编导彭煜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部剧目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各方面都做了新的探索,绝对看点多多。
看点一:
黎族文化全景展示
《黎族故事》以4000年前黎族祖先渡海迁徙来到海南岛为线索,展示了世世代代黎族同胞不断追求文明、创造灿烂文化的艰辛历程。在剧中,不仅黎族的织锦、民族乐器等得到了充分表现,树皮衣、船型屋等黎族所独有的文化也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看完该剧,对黎族的文化将会有初步的了解。
此外黎族优美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也在该剧中得以浓墨重彩地表现。在编导们的精心创作下,“渡海迁徙”“鹿回头”“夫妻树”“甘工鸟”的故事被赋予了或悲壮、或凄美等浓烈的感情色彩,演员们精湛的舞技也让这些故事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看点二:
虚实结合的3D舞台效果
如今在演出中使用LED大屏幕已经司空见惯,然而《黎族故事》却创造性地把LED视频和舞美布景等结合起来,真景和虚景相互融合,在灯光的作用下,呈现出3D般的舞台效果,这也是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得到评委专家充分肯定的一大特色。
剧中最具震撼力的场景分别出现在“迁徙”和“鹿回头”的片段中。“迁徙”的舞台被设计成一艘大船,表演区是船舱,LED大屏幕有时是汹涌的海面,有时是随波起伏的船体,灵活的空间调度,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而在“鹿回头”中,大屏幕上波浪微翻的海面、宁静的夜空、皎洁的月光和舞台上摇曳的椰树、高耸的岩石浑然一体,把黎族小伙和神鹿的爱情传说映衬得格外浪漫唯美,悠远的意境让观众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看点三:
歌曲朗诵为全剧增色
在《黎族故事》中,最为精彩的无疑是舞蹈部分,然而该剧中的歌曲和画外音朗诵使用也是匠心独运,不仅使得全剧呈现出一种现代特质,而且弥补了舞蹈的局限性,为全剧增色不少。剧中多个片段都使用了歌曲,如“黎锦”片段中的歌曲《织月亮》、“鹿回头”中的歌曲《久久不见久久见》以及“树皮衣”结束时演员清唱的主题歌《故事中的黎族》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歌曲全部都是根据剧情需要而新创作的。
在《黎族故事》每个篇章之间,都会有画外音的配音和朗诵,用来展示主题、传达情绪。男女朗诵者都大名鼎鼎:男声是国家话剧院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而女声则是著名主持人倪萍。他俩的声音一个阳刚雄浑、一个深情婉转,反差强烈却又相得益彰,成为全剧的又一亮点。
彭煜翔告诉记者,《黎族故事》时长约100分钟,全剧节奏明快、高潮不断,一定会让观众经历一次美妙的艺术体验。(本报海口7月28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