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摄现场
导演在说戏
《忆年·肆季》团队杨子骐 摄
从爱海中到《忆年·肆季》
7月,在海中生活了6年的高三毕业生詹家友,行走在夏天的校园里,想着就要离开母校,心中有许多的不舍,这里有他青春成长的脚步,有许多美好回忆,有尊敬和信任的老师,就要奔赴新的前程了,他突然想:为什么不拍一部电影,来纪念这些年,他们在海中的青春轨迹呢?
明年就是海南中学90岁,母校肯定也会有宣传片,“但我想,希望有这样的一部电影,完全从我们学生的视角出发,打量我最亲爱的校园,留下我们青春里最动人的故事,献礼母校90周年。”
于是,他找到了师兄,海中毕业生“猫哥”杨子骐,猫哥是闽江学院软件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多媒体制作正是他的专业方向,是詹家友心目中的“技术流”。那天晚上,关于微电影,两人在海中的校道上聊到凌晨2时,仍意犹未尽。
说干就干,很快,一个由海中学生组成的《忆年·肆季》微电影创作和摄制团队就诞生了。猫哥经验丰富任导演。即将奔赴中国传媒大学就读的詹家友为出品人。编剧文振,是刚刚考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高三毕业生。四位主演———曹前进、颜漉、曾子捷、邢紫萱,全是海中在校高中部学生,他们全部以实名出演。剧务、场记等也全由在校生担任。
剧本构思:四个角色反映校园生活
关于《忆年·肆季》,导演杨子骐告诉记者,忆,即回忆,即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年,就是一年的故事;肆的含义有几重,特指四班,剧中有四个主角,指代四个季节,最重要的一层含义是要反映青春的肆放。
文振,创作过两部舞台剧,曾在海中校园舞台上演过。高一时候,他的数学成绩曾一时落后,为此,父母曾一再要求他退出社团,他也曾矛盾迷茫过。
为此,他们设计了四个角色。四位年轻的主角分别代表着海中四种典型学生,独具个性;也代表着亲情、友情、青春与梦想的四种情感。
第一个角色是曹前进,是那种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但却乐于在社团奉献的同学。曹前进加入海中海风诗社,需要组织各种文学活动,需要营造校园的文学氛围,而父母却不希望他的学习时间被占用,因此产生矛盾。这是亲情的压力。海南中学有二十多个社团组织,参与社团生活,是许多学生的回忆。曹前进的故事,也是许多海中社团人的共同回忆。
第二个角色曾子捷,反映的是青春的懵懂,青春的暗恋,这种情感在校园里也是经常会遇到的。“如果有那么一个人,愿意倾听我内心的声音。”那是一位女生的期盼。
第三个角色是颜漉,他是曹前进的同桌,一个“高富帅”,很招女孩喜欢,而且特别会打篮球,不像曹前进,对篮球一点不懂。面对曹前进的困惑,颜漉时常想帮助,却不知如何去帮,这是友情。
第四个角色是邢紫萱。她是海中的十大歌手之一,特别喜欢唱歌,想当一名歌手,但是她关于梦想的追求,却被分数无情地扯住后腿,她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因此挣扎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这种纠结在校园里也不少。
“曹前进是主角,其他人物围绕他的故事展开,我们想通过这四个学生角色,展现校园生活,讲述在海中发生的故事。让每一个看过此片的海中人,心中都会荡漾起对母校的回忆。”
“还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两位想要特别感谢的老师,在这些故事里,也会回荡着老师的牵引。”
文振说,他仅用三天就拿出了剧本,“这个故事早就在我脑海盘旋了。曹前进不想让深爱的父母生气,却又无法离开社团的那种心结和感受,许多我都曾经历过。”
筹备———拍电影不容易
《忆年·肆季》最难的一步就是如何将剧本变成剧组。资金、器材、后期技术、场地沟通、群演征集等诸多问题接踵而来。
这些学生们不怕苦,为剧组筹备共同努力着,拉赞助、借器材、寻求朋友帮忙、积极与学校沟通、发放群演报名表……
为了节约资金,他们使用的器材都是用非标准化器材,没有专业的电影摄像机,就是两台单反相机,一个挑杆麦克风,就是如此简单。而拍摄时所用的反光板也是剧组利用泡沫板和锡箔纸自制而成,而专业打板也换成了普通的白板。
看似简单的群众演员征集却成为了剧组最大的困难,曾子捷深有感触地说:“那天晚修我去发报名表,听说要当群众演员,大家都笑哈哈的,可是收回的报名表却寥寥无几,有些班级甚至是空的。到最后,我们只好一个一个打电话给身边的同学,征集群众演员。”
“无论我的绊脚石有多大,我都会拖着我最幸福的负担,拼命向前迈步!我想,我们都不是为了利益而来,我们只是因为海中,因为我们的母校,而最终走到了一起。”
这是他们的心声,遇到困难,他们彼此互相鼓励。
紧锣密鼓拍摄,累并快乐着
7月12日,海中期末考后的第二天,《忆年·肆季》在海中校园正式开机。第一周是最累的,七月的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他们在烈日下忙碌。从上午九点开始,他们一直会忙到晚上九点半才结束,中午间隙,大家聚在一起吃饭,都不回家,留在学校社联办公室休息。
为了挤出时间拍戏,大家都牺牲了许多学习、聚会游玩的时间。“有一次晚上拍戏,由于那块场地是学校老人们的饭后乘凉之地,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只好等到十一点才开始拍,那一晚拍到了十二点大家才回去。”曾子捷说。
导演杨子骐说,一次拍夜戏,为了打光,他们还自制LED灯,可是光照效果不好。于是叫朋友开车来,利用车灯来照明。由于演员都是第一次触电,面对镜头难免有些紧张,忘词、讲错词或者穿帮镜头时有发生,有的时候,一个片段就要拍好多次。
这样紧锣密鼓的拍摄,大家都没有任何怨言,每一场戏都尽心尽力去演。
因为《忆年·肆季》,他们暑假生活过的充实而快乐,最开心的是,每天晚上收工回家,导演子骐都会在微博上放出在拍摄间隙剧组成员做出的搞笑或穿帮片,大家时常笑做一团。
《忆年·肆季》,让这群有梦想的学子践行着自己的梦想,“能为学校留下一点有纪念价值的东西,我感到很有成就感。”詹家友说。
小遗憾:宿舍和食堂没入镜
《忆年·肆季》的宣传片已上网络,在淡淡的抒情的歌声中,海中校园徐徐划过,学子们慢慢登场,一幕幕都是海中学子熟悉的生活。导演杨子骐告诉记者,拍摄基本完成,将进行后期制作,电影时长在半小时左右,8月中下旬将放在互联网上,9月还将在海中上映。
“遗憾的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的两大块场所———宿舍和食堂没能入镜。”子骐说,因为放假食堂人去楼空,宿舍,学校要进行排查和检修,大门紧锁,还有四季的区分也比较困难,他们也只能通过旁白和事件来弥补。
辛苦了这么些日子,如今,剧组最担心的恐怕就是微电影的效果了,观众的感觉了。“最怕别人说无聊,也担心别人看不懂。”文振说。
但“只要我们真心的努力过,就不会后悔,也不会惧怕结局。”他们说。
这个夏天,对他们来说,注定是难忘的,是快乐的。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