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海口市仲夏文艺季综述
本报记者王亦晴
仲夏文艺季期间,“欢乐海口·舞动椰城”第四届社区舞蹈大赛总决赛在海口万绿园上演。本报记者陈德雄摄
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海口刮了一股强劲的“文艺季风”,历时3个月的仲夏文艺季,以“文化海口、绿动椰城”为主题,举办的数十场各类文体活动,观赛、观演人员达60多万人次。
仲夏文艺季,让市民的业余生活变得更丰富了,让海口的城市面貌变得更亮丽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普遍好评。
6大主题30场活动雅俗共赏
历时3个月的仲夏文艺季,以“文化海口·绿动椰城”为主题,包括“社区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精品文化”、“少儿文化”、“企业文化”等6大主题版块,推出30多场公共文化活动和商业精品文艺演出。活动分设主场和副场,主场设在海口市人大会堂,副场设在万绿园中心广场和市群众艺术馆。
赏心悦目的舞蹈、美妙动听的歌曲、韵味悠长的琼剧……仲夏文艺季里,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轮番上演,既有歌剧等精品文化演出,也有琼剧等本土文艺展示,还有庆祝建党91周年、建军85周年、第28个教师节等文艺晚会。
期间,“绿动椰城·时尚海口”中老年模特大赛、“绿动椰城·动感海口”2012年海口市沙滩狂欢季、2012年第四届“欢乐海口·舞动椰城”社区舞蹈大赛、2012第五届“欢乐海口·扬歌有约”全民流行歌曲大奖赛及业余琼剧演唱比赛、老中青(业余)歌手唱红歌(歌曲、戏曲)演唱比赛、社区文艺展演等精彩赛事和群文活动也将闪亮登场,让市民欣赏到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并可以亲身参加赛事、参与活动体验文化生活。据统计,仲夏文艺季各类比赛报名参赛人员超过1万人,各类汇演和展演文艺人员达1万人,观赛、观演人员达60多万人次。
海口群众文化日渐兴盛
走在海口街头,你会发现,在公园、广场上,群众活动非常活跃,除了中老年人喜欢的唱歌、健身操、太极拳,年轻人也喜欢在街头“炫”一把街舞、滑板、篮球等。
在仲夏文艺季期间,多场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来自海口市各行各业的人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比如在社区舞蹈大赛中,众多的社区文艺骨干“浮出水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平常生活中貌不惊人言不压众的大叔大妈们,演起节目像换了个人似的,有板有眼,让观众的心情也瞬间被“点亮”。
这些业余选手,在比赛中都表现得很有“专业范儿”。海口市文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海口市常年免费培训社区文艺骨干。据介绍,自2006年起,海口市便开始免费为各社区培训文艺辅导员,主要是舞蹈类辅导员,每年一期,至少培训300名文艺骨干。辅导员们培训结业后,便把所学知识带回社区,免费向市民传授。6年多来,辅导员们已在普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活跃了社区中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他们表演的节目也来自生活。比如龙华区文化馆舞蹈队参赛的节目《潮爸潮妈》,讲的就是海口社区里的老年人们的幸福晚年生活。
“文化惠民工程”结硕果
海口市文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仲夏文艺季是海口市委、市政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响应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绿色崛起”的科学发展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海口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建设海口省会城市文化品牌,提高海口城市竞争力,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而策划组织举办的。
“只有民众共享,才能促进文化共建,最终形成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该负责人表示,仲夏文艺季意在让海口文化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据介绍,近年来海口市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了很大改善,基层文化队伍和社会团体不断壮大,城乡统筹发展的“海口文化模式”已显雏形。
目前,海口每年平均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近5000场次,参与人次每年均在300多万左右,基本实现了平均每天都有小型文体活动,每月至少一场大型文体活动,每两个月一个品牌文体活动的目标,初步建设形成了政府与百姓互动、城市与乡村共享、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的社会共建和全民共享的文化大格局。(本报海口10月15日讯)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