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诗如画的博鳌高尔夫球场。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冰
海南地处低纬度热带季风区,属于海洋性气候,长夏无冬,春秋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5.5℃,海水年平均温度23℃;空气中氧气和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有“天然氧吧”之称。
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加上有山有海、有湖有江的地理环境,海南岛不仅是世界闻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也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秋日阳光明媚,椰影随风摇曳,三五名高球爱好者在绿草如茵的果岭上挥杆,不远处的红衣球童正开着白色电瓶车经过。安静,舒心,放松,这便是高尔夫运动带给人们的感受。
1989年,台湾人陈清泉冒着政策、经济等种种风险,采用注册香港的“第三方投资”方式在海南投资高尔夫球场,事隔多年后他笑称自己当年是“偷跑而来”。
是什么原因吸引了陈清泉甘愿冒险“偷跑而来”呢?自然是海南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和大特区的发展优势了。
长夏无冬的气候环境、旅游天堂的客流资源……短短20年间,海南已建起25家高尔夫球会,数量仅次于广东、北京、上海,名列全国第四,已成名副其实的高球天堂。
绿岛天堂
高尔夫球运动自14世纪在苏格兰发源以来,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项在阳光、绿地、湖泊为主调的场地上开展的体育活动,高尔夫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海南位于低纬度热带季风区,属于海洋性气候,全年长夏无冬,春秋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5.5℃,海水年平均温度23℃;空气中氧气和负氧离子含量非常高,有“天然氧吧”之称。四季如春、长夏无冬的气候,使高尔夫球运动同休闲度假完美结合在一起,这是海南高尔夫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突出特色和资源优势。
在海南台达高尔夫球会,记者见到了海南省首家高尔夫球场的设计者陈清泉先生。他拿着记者的名片,微笑着说:“我今年74岁了,但是这名片上最小的字仍看得十分清楚,不需要戴眼镜。”陈清泉将之归功于自己经常打高尔夫球,与大自然接触。
“高尔夫是一项全身运动,跟游泳很像。”陈清泉说,“但高尔夫的门槛更低,一学起来就特别容易上手,不限男女,不限年龄。”
海口高尔夫爱好者符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很喜欢打麻将,但时间久了,腰酸背痛。后来经朋友介绍,他爱上了高尔夫,在广阔的绿色草坪上挥杆,眼见的是碧树、远山,耳听的是鸟鸣、风声,这一切都让他心旷神怡,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
“人家都说,打高尔夫会上瘾,确实是这样。”符先生说,目前自己每周都约上三五好友来打球,在环境优美的户外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与朋友说说笑笑交流感情,十分惬意。
后起之秀
就中国高尔夫发展进程而言,海南在时间上晚于广东、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这支后起之秀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甚至有赶超之势。
首先,海南利用自身旅游产业优势,将高尔夫与旅游相结合,实现双赢。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副主席何慧娴告诉记者,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展览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9,而高尔夫产业的拉动力则是1:13。发展高尔夫产业能够带动航空、酒店、餐饮等行业的发展。
2010年1月,国务院出台意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国家赋予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战略计划中,海南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得特许发展高尔夫与旅游的省份。而退免税政策、多国免签政策也大大带动了海南高尔夫旅游产业的发展。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海南多家旅行社早已瞄准商机,推出了相关的旅游方案。如果你是一位想来海南打高尔夫的外地游客,在查询相关旅行社时会发现,两天一晚1800元、三天两晚2800元的特价线路比比皆是,并包含了高尔夫、温泉及岛内景点等项目。
其次,海南积极扩大打球人口比例,让高尔夫在海南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陈清泉曾做过调研,20年前,海南的高尔夫打球人口约为200人,与800万人口比起来简直是沧海一粟。而在发展较为成熟的日本和韩国,其高尔夫打球人口分别约占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当年为了拉动发展,我们球场开业半年内完全免费,目的就是把韩国、日本的客人拉到海南来。”陈清泉承认,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奏效。但就长期发展而言,进军未经开发的新市场才是开源之策。
2010年初,海南省青少年高尔夫球队成立。次年,14岁的小球手李源便入选了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队,是首位入选国家队的海南球手,被称为中国2016年奥运会的希望之星。他还接连斩获了第五届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冠军赛B组冠军以及2011年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冠军赛的第一名。
而在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尔夫学龄在3个月以上的学生多达200多人,学校已将高尔夫列为特色项目来发展。海口市教育局也大力扶持青少年高尔夫运动,支持开展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冬令营,并积极制定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
走向公众
除广东外,海南是我国第二个拥有公众高球场的地区。这意味着,发展公众高尔夫运动已成为海南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陈清泉先生曾说,当年他来到海南建高球场时,发现这项运动离当时海南百姓的生活太远了。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人当面调侃“高尔夫”为“高而富”,觉得是有钱人消遣的玩意儿。
然而,从本质上说,高尔夫运动是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就应该是普及化的,所以它也应该大众化。真正的高尔夫运动大众化,并不是指每个人在球场都能打得起球,而是指让越来越多的人打得起球。
目前海口已有多家不同规格的高尔夫球场,作为省内首家公众高尔夫球场的依必朗公众高尔夫球会,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里打一场球只需400元左右。这个价格几乎不能称为“高而富”的门槛了,也使更多的普通市民有能力参与到这项健康、时尚的运动中来。
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院长邱灿华曾表示:“在大多数中国百姓心目中,高尔夫是一项奢侈的运动,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发展高尔夫产业应该注重公益性球场、公益性设施的建设,不仅要结合政府和企业,更要结合老百姓的生活,满足老百姓的需要。”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