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风吹过果园,橙香四溢,绿橙挂满枝头,满眼绿意惹人醉。日前,在琼中绿橙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内一片欢声笑语,人们期待已久的琼中绿橙开摘了。经过多年来的品种改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琼中绿橙以上乘的质量占领市场,蜚声岛内外。
品牌效应打出来了,“山寨版”也跟着冒出来,成为长期损害琼中绿橙品牌信誉度的一大“痼疾”。其次,由于县域内大多农村种植户仍是“各自为营”,对于绿橙品牌的统一化管理也造成一定的阻碍。此外,由于多重因素影响,琼中绿橙今年产量锐减。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成为琼中绿橙产业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扩大标准化果园应对减产
1988年,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从广东廉江引进红橙,进行试种,成就琼中“绿橙”,并大面积推广。经过24年的发展,绿橙种植面积已由最早的1000亩扩大到目前的4.3万亩。今年,绿橙挂果面积为2万多亩,预计年产量将达2.1万吨。
去冬今春,由于受到低温多雨寡照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今年绿橙的收成降低。记者在一些标准化生产的果园基地看到,虽然今年果质上佳,但挂果数量较往年明显减少。
此外,近年在琼中地区出现了一些病虫害,对绿橙的产量影响也较大,很多村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情况。琼中绿橙协会会长胡社耀说,与去年近4万吨产量相比,琼中绿橙今年的产量预计将减少约50%。
为了提高果树抗病害能力,琼中县政府今年划拨50万元资金,帮助农业部门实行统一育种。琼中县农技中心主任廖孝文介绍,目前,琼中正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相关科技机构合作,培育15万株优质种苗,明年将免费发放给部分农村种植户补种。
“把新种苗发给农户后,我们还会定期下去检查,加强全程监管,要求农户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琼中县农业局局长杨斌告诉记者,该县将重点打造几个标准化种植绿橙的村庄,加上原有的其他生产基地,保证全县标准化果园面积至少在2万亩以上。
龙头企业整合改变生产分散
一直以来,琼中的绿橙产业经营较为分散,很多种植户“各自为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橙品牌的统一管理,成为长期制约绿橙产业做大做强的瓶颈。
据介绍,琼中绿橙品质最好一般是在11月份左右,此时采摘,其果的酸甜度、可食率都最佳。但在此之前,琼中县内各地已经有农户陆续在出售绿橙,这样很难保证达到上市标准。
“采用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就能有效把这些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做好产品的营销工作。”杨斌称,这种模式能够改变农户们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统一上市、统一配送。但是,如何让企业全程介入,有效地推广绿橙品牌,仍需继续地摸索。
管好包装箱打击“李鬼”
“怎么我买的绿橙没你上次送的好吃?”“在海口买才50元一箱,到琼中买却要80元啊!”……每当面对朋友们的这些问题,胡社耀总感到有点尴尬。
这些年来,琼中绿橙没少吃假冒品牌的苦头。
今年10月中旬,琼中县有关部门联合海口工商部门,在海口南北水果市场进行一次打假行动,现场揪出了不少“李鬼”。这些“李鬼”大多都是用其他种类的普通橙假冒“琼中绿橙”,欺骗消费者。为逃避本地有关部门的追查,这些假冒“琼中绿橙”还往往直接运到外省包装、销售。据悉,今年以来,琼中多次通过发函方式,请求上海、深圳等地的工商、质监部门开展异地打假。
“保护好绿橙品牌,除了打假,还要管好包装箱。”胡社耀说。据了解,琼中有关部门今年委托海南瑞恩堡公司印制新的包装箱,通过先进的凹版印刷技术,使得包装箱的防伪辨识度更高。
为了加强品牌规范管理,从今年开始,琼中还借助海南省热带水果(瓜菜)质量追溯监管平台,建立起一套琼中绿橙产品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追溯流程,果农在开摘琼中绿橙上市前,凭着“农户追溯卡”到琼中绿橙质量追溯办公室或各乡镇设置的追溯点进行刷卡,即可查出果农销售琼中绿橙的日期、数量、销售点、收购商等信息生成的19位追溯码,工作人员通过打码机把条码贴标发放给果农。追溯条形码是琼中绿橙产品的唯一性标识,消费者只要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平台即可辨别产品真伪。目前,该县已有340余名绿橙种植农户在该办公室建立了个人信息档案。
(本报营根11月1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