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慑日寇的秀英炮台传奇
威慑日寇的秀英炮台传奇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2-12-10

秀英炮台的古炮一景

  你了解中国“古代四大海防炮台”吗?南国旅游周刊记者带你走访四大炮台之一

  琼北故事

  在喧嚣往来的车声人声中,海口秀英炮台独自静默于当年的小山丘上,遥遥注视着琼州海峡。

  秀英炮台始建于1887年,有“海南第一炮台”之称,与天津大沽口炮台、上海吴淞炮台、广东虎门炮台并称 “古代四大海防炮台”。

  抵抗法军入侵修建炮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加强海疆防卫。1887年,法国侵略者为了独占富饶的海南岛,派军舰“萨尼号”直闯海口水域,琼州告急!此时两广总督张之洞巡海至琼,下令雷琼兵备道水陆统领朱采、海口参将陈良杰,在海口秀英村海域要塞处修筑炮台。

  炮台修筑历时4年,耗白银20余万两。炮台依山而建,占地近60亩,有拱北、镇东、定西3大炮台,和振武、振威两小炮台,共5座。每个炮台均有明暗两种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火山石,还有红毛泥(即洋水泥)。大炮由当时德国最有名的克虏伯兵工厂进口,射程约十余公里。该炮为撞击式点火,比当时普遍使用的炮尾火种点火先进得多。5座炮台均有长长巷道与藏弹洞、藏兵洞相连,自成一体。

  从1891年炮台修好,张之洞临琼试炮,并在海口增设水师营,至清朝灭亡,清朝共派出陈良杰等15人任秀英炮台台长,平日驻兵66人。

  民国建立后,炮台荒废,一批清兵炮手舍不得远离炮台,在附近的秀英村居住下来,成为普通的村民。但他们心中那股跃跃欲试的抗敌报国之火并未熄灭。

  打响海南抗日第一炮

  1939年2月10日,侵琼日军数千人在30余艘舰船和50余架飞机的配合下,进攻海口。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国民党军队抵抗无力撤离炮台。此时,一群清兵老炮手赶到秀英炮台,在原炮长陈起纲的带领下,出其不意地点燃炮火,顷刻间炮弹齐发,把日军炸得晕头转向,最终迫使日寇改道天尾港登陆。在激战3个小时中,陈起纲等人共发出了百余发炮弹,打响了海南人民抗日的第一炮。这是秀英炮台自建成后唯一打过的一仗,这一幕后来被刻成浮雕放置在秀英炮台入门处最显目的地方。

  岁月悠悠,炮台犹存。可惜,从2006年3月至今,秀英炮台一直关门谢客。只是,景区大门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口市国防教育基地”等牌匾依然醒目。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