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免费文物大餐18日海口市博物馆开宴
免费文物大餐18日海口市博物馆开宴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3-01-18

  100件古铜镜诉说历史

  上午10时许,记者走进海口市博物馆二楼展厅看到,武汉博物馆献给海南人民的新年礼物———100件古铜镜按历史发展顺序陈列在展柜内。据介绍,100件古铜镜精选自武汉市博物馆馆藏的5000多件古铜镜,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涵盖了先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朝代。

  “这是一个不断代的古铜镜展览。”武汉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吴力群介绍,展览通过各时代特色镜与普通镜并举,利用实物和文字版面,对铜镜的起源、发展、流行、风格、兴衰及其保养、辨伪等知识进行全面展示,诉说源远流长的铜镜历史和背后精彩的故事。

  记者环绕展厅一周看到,展览铜镜绝大多数为圆形,少数为方形、长方形、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和带手柄的。“圆在中国古代是丰满、完整、吉祥、富足的象征,在汉语中团圆、圆满是祥和的词语,其实拂去岁月的尘埃,从这一面面铜镜中,我们依稀可以见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像。”吴力群表示。

  无价孤品

  将让海口市民大饱眼福

  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汉代 “中国人民”青铜镜和东汉“鲁诗铭文重列神兽青铜镜”。

  记者在展柜前看到,汉代“中国人民”青铜镜纹饰华美,典雅高贵,其造型为圆形。镜子外缘有一段隶书铭文:“云雨时节五谷熟,青盖作竞(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 铭文中的“四夷”指的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是与“中国”一词相对应的。铭文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希望通过铸造铜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幸福的思想。吴力群告诉记者,在铜镜铭文中,经常会出现“国家人民”等字眼,但“中国人民”一词却很少,这是首次出现。

  另外一面铜镜“鲁诗铭文重列神兽青铜镜”体现的则是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它镜缘有一圈隶书铭文,据我国著名金石学家罗福颐考证,这段铭文与《诗经·卫风·硕人》章略有差异,是失传1700多年的“鲁诗”。

  “这两件青铜镜都是孤品,无价之宝,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定让海口市民大饱眼福。”吴力群表示。

  实物资料

  提供教科书式学习平台

  据市博物馆馆长张健平介绍,此次展览是海南第一次举办古铜镜专题展览,也是武汉市博物馆古铜镜首次在海南展出,将为市民和收藏爱好者提供教科书式的学习平台,从100件跨越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铜镜中,系统学习古铜镜知识及鉴赏古铜镜真容。

  同时,张健平表示,这些古铜镜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特别是铜镜背面装饰的各种纹饰和铭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尚以及宗教信仰、装饰艺术、科技工艺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展览从1月18日至3月底展出,有兴趣的市民和爱好者,可从流芳路五公祠后门处进入海口市博物馆,免费参观。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