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鳌访古之旅:乐城探幽 万泉漂流
博鳌访古之旅:乐城探幽 万泉漂流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3-04-08

  万泉河中体验竹筏漂流。 本版图片均由南国都市报记者 刘孙谋 摄

  留客村里,蔡家大宅。

  古老的乐城。

  到博鳌交通方式

  自驾:从海口或三亚驾车沿海南环岛高速公路行驶至中原/博鳌出口离开,沿中原互通行驶进入迎宾路,由迎宾路可到博鳌镇;从琼海市驾车可沿S213省道到达博鳌镇。

  公交:从海口东站或南站或三亚汽车站乘坐班车到琼海市汽车站,在汽车站外乘坐2路公交车到博鳌镇。

  高铁:从海口或三亚乘高铁到博鳌火车站下,出站后上迎宾路,由迎宾路到博鳌镇;从海口或三亚乘高铁到琼海火车站下,出站后坐7路公交车进入市区后,转2路公交车到博鳌镇。

  ■品乐会老城———城隍庙老街

  万泉河下游的一个“孤岛”———乐城岛系博鳌镇村级行政单位,因乃旧乐会县治,故称乐城。它被万泉河环抱,为河之沙洲。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全岛共有10个自然村,居住300多农户,人口1000余人,以前岛上的农民进出全靠船渡。乐城岛因河水围绕,草木繁盛,田垄如画,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视为世外桃源。

  不同寻常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之成为游客猎奇访古的好去处。虽然它只是一个小村庄,但却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古镇之一。元朝大德四年,乐会县在此诞生,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海南解放后才废止。

  经历700多年历史的风雨冲刷和变化莫测的朝代更迭。但是,香火不断的“城隍庙”,四通八达的青石砖“老街”、昂然屹立的“古县衙立柱”、仅剩下一些残垣断壁的“古城墙”依然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辉煌的历史。

  每逢元宵节,乐城都要举办“赛肥鸡”节,每家每户将自家最大最肥的鸡摆放在门前争奇斗肥,造型千奇百怪,同时还有各种传统民俗表演,如游灯、公祖游街、琼剧等,绝对值得一往。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城隍庙最热闹的时候,从橱窗里的照片可以看到鼎盛、拥挤的场面。3月尾声,记者慢行在老街的道路上,依然可以看到鞭炮留下的红色纸屑,依稀可以看出一个多月前的盛况。而处于淡季的城隍庙的香火一直未断过,上岛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见习记者 石祖波)

  ■尝大乐水乡———特色农家宴

  大乐水乡,位于博鳌大乐村。在这能领略到博鳌海边河畔农家独特生活,品尝别具一格的农家宴、农家小食。

  大乐水乡旅游项目包括漂流、游船、餐饮、垂钓、乡村观光,其中,主要的旅游项目为龙舟漂流、游船玉带滩。其中“龙舟漂流”源于博鳌地区民间端阳赛龙舟竞技民俗,游客能够参与互动,完全投入到游戏环节中来,充分享到“戏水”的乐趣。“游船玉带滩”能让游客真正领略天堂小镇博鳌的最佳水上观光路线,也能观尝到博鳌水云间的全景。

  在河岸边上、村中的大树下、或是水中央的“水上餐厅”上就可以品尝到水乡美食。特色菜肴有农家菜、全鹅宴,以及万泉河河鲜。“大乐农家久昌宴”象征长久昌盛的美好祝愿,而“农家大乐全鹅宴” 共有十三菜式,也可谓是品味独到。

  大乐水乡将乐会县城原址乐城岛、留客村的蔡家大宅和东屿岛的论坛会址等传统文化、华侨文化、开放文化等连成一片,展示出博鳌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华侨文化和水乡农家独特饮食文化的魅力。

  这里不仅景色美不胜收,还有精美的工艺品供游客挑选,临别之际以资难舍之情。(见习记者 石祖波)

  ■听万泉渔歌———竹排漂流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万泉河被誉为海南的“母亲河”,在海南人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来到此地,万泉河漂流自然是不可错过的一站。穿上救生衣坐上竹排,便可以开始漂流之旅。鳌强漂流是离博鳌最近的一处万泉河漂流,漂流河段为万泉河下流临近入海口处,先以机动船将漂流排动力牵引到上流区域,再开始由上游向下流漂流,漂流河段河面较为宽阔,这里没有险滩,没有激流,河水很平静,只是静静坐在竹排上,可以尽情感受这里的绝世美景。你还可以看见远处的一些竹排上的游客打水仗打得水花四溅,满脸满身透湿,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

  漂流途中还可饱览朝烈大桥、东屿岛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博鳌禅寺、乡村高尔夫球场、玉带滩等沿岸景色。坐在竹排上,虽然没有太多的惊险刺激,但却很安全,打打水仗,拿水枪远射,拿瓢近泼,可以找回许多纯真的童趣。

  亲近万泉河、回归大自然,与万物同生,与天地同体,竹筏漂流会给你留下难忘的旅行记忆。

  据悉,目前在万泉河上不同河段经营竹筏漂流项目的公司有多家,鳌强万泉河竹排漂流位于博鳌镇南强村内,距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约五百米。

  (见习记者 石祖波)

  ■赏莲花参禅———莲花墩

  莲花墩,位于博鳌镇大乐村万泉河中,是一个面积仅6平方米的天然小岛,因岛上一组石群状若莲花而得名。观音菩萨圣像立于小岛正中,高9米,面南而立。清代《乐会县志》将其列为“乐会八景”之一。

  据传很久以前,有一鳌龙在此兴风作浪,祸及百姓。观音闻讯,足踏莲花赶至南海。与鳌斗法七十二个回合,终将鳌收服,并令其不得再惹事端。然后卸下莲花宝座乘鳌而去。卸下的莲花宝座就是今天的莲花墩。机缘巧合的是,莲花墩前面一米远外有一尊天然形成、酷似小鳖的礁石昂头翘首、静卧水中,给到此游玩的游人无限联想。

  过去岛上有一株参天古树,树下原有一石碑刻着“莲花参禅”四个大字,文革后,石碑失踪,古木遭毁。清代《乐会县志》还记录有一条对联:“莲花墩,观音讲经鱼听探;圣公石,孔子论道浪笑迷。”

  目前各大码头都有船可以游览莲花墩。对于广大摄友来说,落日西斜之时,蹲点于大乐大桥、大乐水乡,可拍摄到观音驾莲、佛光普照、一片安静祥和的胜景。(记者 张毅)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