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南热岛出冷泉
海南热岛出冷泉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3-06-24

昌江霸王岭峡谷中的冷泉。陈 耿 摄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外国媒体记者在定安久温塘体验火山冷泉。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琼中红毛镇什寒村坐落在高山盆地中,周边森林茂密,山青水秀,经常有云雾缭绕,飘在房前屋后。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洪宝光

  时下已是夏至,气温越来越热,全国多地出现了高温天气,地处中国热带地区的海南岛也不例外。

  在炎热天气里,倘若能泡在凉爽的冷泉之中,岂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海南现已发现18处冷泉,它们主要存在于玄武岩(火山岩)、花岗岩和变质岩3种地质环境当中,也有少量冷泉分布在红层地带。

  热是一种资源,冷也是一种资源,海南岛不但有丰富的温泉资源,也有尚待开发的冷泉资源,人们可以冬天泡温泉,夏天泡冷泉。

  或流淌在琼北的田野里和村庄旁,或蓄积在中部山区的石臼和洼地,或汇入到琼南山峡的小溪流之中,海南冷泉的“身影”并不多,甚至还显得有点“羞答答”,仿佛养在深闺的女子,尚未为人所识。

  冷泉:25℃以下的泉水

  温泉众人皆知,而且不少人都泡洗过,但“冷泉”究竟为何物?如何界定和判断?

  “国家最新的《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把水温≥25℃的水称为温水,我们把水温<25℃的水称为冷水,冷泉是水温<25℃的泉水。在海南岛的热带地区,水温<25℃的泉水不多,它们是在特定的气象、地质、地貌,以及生态环境下形成的。”在地质地矿行业工作多年的高级工程师李福解释道。

  其实,对于冷泉的鉴定,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只有地方标准,李福的主张和定义可说是海南的地方标准。在内地个别省份,则将当地年平均气温作为判断标准,低于年平均气温的泉水便是冷泉。

  海南岛位于北纬18°—20°之间,年平均气温24℃,4—10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在海南省大地温矿泉开发利用研究所发现和调查的冷泉中,如果以年平均气温作为分水岭,也是基本上符合条件的。

  海南已发现18处冷泉

  为了调查和研究冷泉,李福带领的研究机构走遍了海南各地。6月14日,他们又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找到冷泉,是最新发现的一处,当天上午气温为26℃,现场测得水温19.5℃,是该研究所6年来发现并取样化验的第18处冷泉。

  海南冷泉主要分布在海口、定安、三亚、五指山、琼中、保亭、昌江、乐东、白沙、澄迈、琼海等县市。

  李福告诉记者,可以从地形地貌对海南岛的冷泉加以分类———中部中低山区冷泉、中低山周边丘陵地区冷泉和北部火山岩台地区冷泉。

  “中低山区冷泉,分别有花岗岩类、变质岩类、红层岩类冷泉,以片状溢出为主形成冷泉溪,水温15—20℃为主,水质为极低矿化极低钠的偏硅酸矿泉水,未受污染;丘陵地区冷泉,也可分为花岗岩类、变质岩类、红层岩类冷泉,以片状溢出及股状溢出,水温一般20—23℃,水质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较高的矿泉水,多数未受污染。”李福说,“此外,北部火山岩台地区冷泉,以股状溢出为主,水温23—25℃,水质为低矿化低钠的高偏硅酸矿泉水,已有污染。像最近几年倍受关注的定安龙门镇的久温塘冷泉和海口新坡、旧州一带的冷泉就属于此类。”

  仅从水质来看,海南岛冷泉总体特征为“低矿化低钠偏硅酸矿泉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PH多为6.71~7.78,矿化度32~193mg/L,偏硅酸27.1~66.7mg/L,多数达到矿泉水和理疗矿水命名标准;其中,火山冷泉含偏硅酸高,花岗岩冷泉含氡高,变质岩冷泉含钼、锌高,红层冷泉含锂高。

  海南冷泉利养生

  在李福看来,海南的冷泉的水温、偏硅酸和氡三者均具有理疗作用。

  “洗浴冷泉,可增强血管的收缩性,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心旷神怡,延长人的寿命。”李福说,“长寿学就有‘低温养生’的提法。”

  所谓“低温养生”,就是让人体处在一个相对低温的状态,以达到降低细胞代谢速度的目的。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在长寿学领域的研究中均发现,降低人的体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因为当人的体温降低3℃时,人的代谢率可降低一半,机体的耗氧量仅为正常的50%。长寿学有一种“生命能”消耗学说,即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生命能,此能一旦释放完毕,生命即告结束。所以,为了长寿必须让生命能缓慢释放,寒带低温环境中的人之所以长寿,就是因为环境温度低,生命能释放缓慢。此类专家学者认为,若能将人的体温降低2-3.5℃,人的寿命可延长一倍以上。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冷水浴对人体健康也十分有益。冷水浴是使人体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从热到冷、再从冷到热的过程。由于冷水浴使血管迅速收缩、扩张,其伸缩运动像做体操似的,故有“血管体操”的誉称。

  “此外,海南冷泉是低矿化低钠高偏硅酸矿泉水,偏硅酸达理疗矿水命名标准,饮用可软化血管,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特别适合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肥胖的人饮用。”作为中国微量元素学会的常务理事,李福对海南冷泉中的矿物质有着独到的见解,“极低矿化水,可把人体多余的废物带出体外,起到减肥作用;极低钠水能降低血液中钠的含量,降低血栓的形成;花岗岩冷泉含氡较高,特别是白沙冷泉,含量达373Bq/L,达到理疗浓度命名标准,氡有防治癌症、风湿病和不孕症的作用。”

  《中国热带海南岛冷泉调查报告》认为:有各种的冷泉水,是不可多得的冷泉资源,而且其水量大、水质好,原生态也好,一定要加强保护,要统一规划,适度开发,发挥其最大的环境资源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page]
 

  琼州冷泉最奇异

  海南资深水文地质专家、高级工程师李福,2000年退休后成立了海南省大地温矿泉开发利用研究所,2007年至今,先后耗时6年,对海南岛的冷泉资源进行摸底调查,近日形成了《中国热带海南岛冷泉调查报告》。

  通过跟随李福实地考察,并作深度采访之后,海南日报记者选取3处最为独特的冷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定安火山冷泉、海拔最高的琼中什寒村冷泉和“氡”含量最高的白沙冷泉,加以介绍,希冀读者初步了解海南冷泉的类型和功用。[page]

  什寒冷泉: “天上”村庄蕴甘泉
 

专家在检测山间流淌的冷泉水。

琼中什寒村周边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常有云雾缭绕。

  文海南日报记者 洪宝光 特约记者 黎大辉 图海南日报记者 武 威

  海南中部地区山泉丰富,但大多还没有开发,与其他山泉不一样,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流淌的山泉,是海拔最高的冷泉,已为当地村民所利用,还借助优质的泉水办起农家乐。

  从琼中县城出发,车沿着海榆中线公路行驶,过了红毛镇政府驻地不远,在路旁看到一块“天上什寒”路牌,向右拐行走9公里,经过弯弯山路,翻过头尖岭,什寒就映入眼帘了。

  海南省大地温矿泉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福用随身携带的GPS测量仪进行实地测量后,发现什寒村的海拔在660-700米之间。虽然无法确定什寒村是否为全岛海拔最高的村庄,起码也是海南最高村庄之一了。

  山峦孕育丰富泉水

  什寒村四周都是高山,藏身在黎母山和鹦哥岭的高山之间。这里森林茂密,溪流缠绕,人站在高处往山坳下看,深掩在翠绿中的几个村寨犹如飘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因此有着“天上什寒”的美誉。

  据1995年出版的《琼中县志》记载,琼中以西部红毛镇的温度最低,极端最低气温为“-0.6℃”。

  走进村子里,独具特色的瓦房立即引起注意,房屋都被刷成白色,屋顶两侧各有一个类似牛角的装饰品,村里的规划非常好,房前屋后都留有绿化地。

  沿着硬化的村道行走,茅草屋景观亭、露营基地、乡村客栈、民族歌舞广场、垂钓区、烧烤区、黎锦苗绣坊等村里独具特色的景点一一显现眼前。

  村子后面,是一片黄澄澄稻田;清澈见底的溪水缓缓流过。

  什寒海拔虽高,但四周还有高山,加上森林茂密,长年都有源源不断的泉水流下来。

  优质泉水甘甜解渴

  6月14日中午,爬山累了,记者返回村民李政富家中,直接拧开水龙头,第一次触摸到泉水时,感觉有些冰凉,洗把脸后感觉特别清爽舒服,疲劳全消。

  “水是比较冷,但很甜。”李政富边说边直饮泉水,每年夏天,村民外出干活回家都是直接饮用泉水,不用煮开水。

  挡不住诱惑,记者也品尝了一口泉水,顿觉清爽舒服,非常解渴。

  随行的李福拿出水温测量仪,显示屏里显示的水温为19.5℃,比定安火山冷泉等冷泉水温要低一些,水质是否也很好呢?

  李福取样带回海口,经过检测,泉水PH值为7.35,偏碱性,偏硅酸比较高,水质非常好,达到矿泉水标准。

  “偏硅酸高一些,非常好,饮用这样的水可以软化血管。”李福说。经过实地考察和检测后发现,什寒村的泉水至今还没有受到污染。

  因泉水水质好,加上常年清爽,什寒每年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度假。李凤蝉是什寒村民,嫁到海口后,每年夏天都带着孩子到村里度假,她告诉记者,因为这里的泉水甘甜加上凉爽,孩子在这里就不会长痱子。

  李凤蝉说,因什寒处于山区,泉水常年温度都很低,冬天时,需要烧水来洗澡,否则冷得很。但在夏天,只要洗过泉水澡,人就会精神抖擞。

  泉水好,村民的保护意识也很高。为了保护好村里的泉水,李政富等村民都自发组织起来巡山,不让他人乱上山砍树,避免破坏这里的环境,影响到泉水水质。

  借助泉水开发旅游

  什寒的村民是幸福的,因为这里的村民常年饮用甘甜的泉水。多年来,什寒一带的泉水除了解决村民的生活用水外,还灌溉水稻、豆角等作物,也正如此,这里出产的稻谷、瓜菜等比其他地方的好吃。

  为了引来游客,有的村民将自己家屋子多余的房间腾出来,作为“民宿”,供“驴行族”或自驾游客人借宿用,由县旅游局统一管理,村民分享六成收益。旅游局给这些农家客栈起了个黎语名字,叫“奔格内”,意思是“来这里”。

  此外,有的村民还开办起农家乐来,李政富就是其中的一位。

  “每周都有10多桌客人来吃饭。”李政富说。因农家乐里的菜是村民种的,鸡是村民养的,喝着泉水长大,肉质好,深受游客欢迎。李政富靠经营农家乐,每个月都有近万元收入,他说这一切都是优质泉水带来的收获。

  因泉水温度低,水质好,李福认为村民可以将泉水引进家中,蓄起小池,方便游客泡澡,进一步开发冷泉,增加村民的收入。[page]

 

吴太洪老人是白沙冷泉的最大受益者。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陈 耿

  白沙黎族自治县城牙叉附近有一处独特的泉水,水温很低,且放射性元素“氡”的含量极高。

  此处冷泉,民间流传许多能治病的神奇故事,这可能与它的“氡”含量高有关系。

  白沙冷泉位于牙叉农场4队辖区内,北距儋州那大60公里,南距县城牙叉7公里,从牙叉到冷泉的出处最多15分钟的车程。冷泉出露点位于队部西侧300米远的小溪旁,周围被橡胶林和其它农作物所环绕,泉水出口建有一个小水池,里头浸泡着许多花岗岩碎片,泉水流量不大,但清澈甘甜,缓缓地冒出地面,向低处流去,农场工人用钢管将水引到队部,供日常使用。

  白沙冷泉的神奇功效

  最先发现冷泉的,是一位名叫吴太洪的老人。

  吴太洪祖籍四川邻水,年轻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役后一直扎根海南牙叉农场,从1980年开始,他总共当了12年的农场4队队长,直到1992年退休,目前与长子一起生活在5队队部。

  10年前,海南日报记者在牙叉农场5队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已年届古稀———68岁,当时他手里握着一柄弯刀,刚从胡椒地里劳作归来。

  说到4队的冷泉,老人的眼中闪出了兴奋的光芒。吴太洪用浓重的四川口音告诉记者:“那个泉水可神奇咯!连队原来饮用的是不干净的浅层井水,不少人都患上了肝炎,后来改用泉水,啥子毛病都没有咯!”

  吴太洪是在1980年某天上山砍柴时,不经意中发现冷泉的。当时他实在太渴,便用手捧起泉水大口大口地喝,然后坐在树林里等待身体是否异常。最后,吴太洪不但没有感到不适,而且觉得精神抖擞,似乎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气力了。

  吴太洪回到队里后,立即与大伙儿商量购买水管引水使用的事宜,得到连队工人的一致支持,因为大家一直饮用的井水实在太差,一些人还患上了肝炎(后经医务人员调查分析,的确与水质有关)。吴太洪为了安全起见,第二年9月又将泉水取样送到白沙卫生防疫站检验,结果为:“此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以饮用。”

  1990年,吴太洪不幸患上鼻咽癌,次年在海南农垦医院留医两个月,仍然不见起色,眼看生存无望,只好出院回家。然而,“绝症”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相反,其鼻癌症状在出院后的10年中逐渐好转,主要表现为疼痛感的消减,老人自认为自己的癌细胞已经消失,尽管此后他一直没有上医院对身体进行复检,但对癌症的恐惧感已经没有了。从2002年12月份开始,吴太洪搬到牙叉农场5队与长子住在一起,但他还是经常回到4队住上一阵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4队的泉水是最好的,舍不得离开那里”。

  与吴太洪一样奇迹般地康复的,还有一些身患肝炎等顽症的工人,他们都认为这跟饮用冷泉不无关系。

  时隔十年之后的6月19日,记者通过电话回访牙叉农场4队的领导,得知吴太洪老人依然健在,年近耋耄,甚是欣慰。

  白沙冷泉含“氡”最高

  根据勘查评价资料,白沙冷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多年平均水温为23℃,水文地质专家认定:牙叉农场的这一泉水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泉”。

  “如果仅仅是水温低,还不能凸显白沙冷泉的身价,氡含量达到373Bq/升,在全岛已发现的泉水中是最高的,这才是白沙冷泉的真正魅力所在。”说到氡含量高的原因,李福还解释道,“冷泉的出处是花岗岩地质环境,而花岗岩本身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是氡元素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泉水藏于不易愈合的花岗岩裂缝之中,径流较深,因此放射性元素氡不容易散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水温较低,对氡有涵养作用,也使得‘氡’这一放射性元素不易挥发。”

  “氡泉”具有神奇疗效

  人们习惯于把含有氡元素的泉水称为“氡泉”,也有人将其称为“放射性泉”。在矿泉疗法中,放射性氡泉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医疗保健作用远高于其他矿泉。

  据李福介绍,氡泉在医疗上的应用,一般有浴疗、饮疗和吸收法并用,进入人体的氡主要靠放射出来的各种射线起作用,刺激人体功能,能促使皮肤血管收缩和扩张,调整心血管功能,因此可以治疗高血压及某些心血管疾病。

  早在1994年6月,受牙叉农场委托,海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对白沙冷泉进行了评审,最后鉴定为:“属偏硅酸重碳酸钙型低矿化低钠饮用天然矿泉水,氡含量高,水中还含有锶、锌、溴、碘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标准,可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

  尽管白沙冷泉的氡含量高,也符合矿泉水的生产标准,但专家认为,如果作为“含氡的”矿泉水来开发白沙冷泉,并不具备优势,因为氡元素离开储体30天后便全部衰变,含氡的矿泉水贮存期一旦超过这个期限,氡元素便不复存在;因此,将冷泉开发为洗浴用途应该比矿泉水更有优势。

  旅游业内人士建议,依托白沙的生态优势,开发氡泉疗养院或避暑山庄也未尝不可,届时,“夏季到白沙泡冷泉”将不会是梦。[page]
 

酷暑之下,定安久温塘火山冷泉总能给游客带来清凉感受。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炎炎夏日,浸泡在定安久温塘热带火山冷泉里,享受清凉,好不惬意。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洪宝光 特约记者 林先锋

  定安县拥有多处冷泉出露点,日前正式向海南省地热矿泉水协会,提出了“中国热带火山冷泉之乡”的命名申请,6月17日得到了正式批复和命名。

  定安的冷泉,以“久温塘”最具代表性。

  今年4月,定安县旅游委委托海南省大地温矿泉开发利用研究所对该县的冷泉资源进行评估之后,向海南省地热矿泉水协会申报命名定安县为“中国热带火山冷泉之乡”。6月17日,定安县被命名为第一处“中国热带火山冷泉之乡”。

  田园清泉

  6月15日,海南日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久温塘村火山冷泉。从定安龙门镇行走大约3公里,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道,穿过槟榔园错落有致的火山人家,便来到久温塘村。村里有许多槟榔树、榕树和荔枝树,踏进村子里,时而传来鸟的叫声,时而传来鸡、狗的叫声。

  久温塘冷泉就在村边,在村民的带领下,沿着弯曲的小道来到冷泉处,近处是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不远处则是农民耕种的农田,景色迷人。

  站在大叶榕下,泉水清澈见底,有着清洌的诱惑,让人禁不住甩掉鞋子,卷起裤脚,与泉水一番亲近。脚泡在水里,有小鱼儿过来亲亲啃啃;岸边牧归的老牛也在不远处被水渠隔开的“下游”泡起澡来……塘里的水任由人、畜如何打闹,依然透明见底。

  “富硒”冷泉

  久温塘火山冷泉是中国继台湾岛苏澳冷泉、黑龙江五大连池冷泉之后的第三大冷泉,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的热带富硒冷泉。日自涌量达4万立方米,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常年水温23-25℃,夏凉冬暖。

  6月15日,海南省大地温矿泉开发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对久温塘冷泉泉水进行检测后,发现其水质非常好,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

  经过检测,发现久温塘泉水中富含硒等元素,加上泉水充足,久温塘地区的村民全靠泉水灌溉农田,所种植出来的水稻品种好,种植出来的瓜菜口感佳,一直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到龙门地区品尝冷泉食品。

  泉水水质好,久温塘地区村民常年饮用该泉水,村里人的寿命也比外面的人长。久温塘村里共1040人,60岁以上老人100余人,9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3人。

  避暑佳境

  久温塘冷泉含硒和锗等多种防癌元素,既可提高免疫力,又可以饮用,泡浴,促进血液循环,使人心旷神怡,延年益寿。冷泉地带植被保护得非常好,满目青葱,古榕连片,怪石嶙峋。多股清泉从石缝里汩汩流淌,泉水叮咚,汇集成塘,小鱼如织。

  日前,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委员会主任、安徽师大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资深教授韩也良等有关专家来到久温塘冷泉,与冷泉进行“亲密接触”后,惊叹在海南竟然有如此好的泉水,他认为冷泉资源稀缺,一定要在保护中开发。

  韩也良认为,火山冷泉是一个很好的旅游产品,泉水中含有硒和锗等多种防癌元素,可以开发出养生旅游产品,只要加以引导和加大投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久温塘冷泉可以做成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

  李福建议:定安南部火山冷泉区,是火山岩冷储体,其水温比海南的正常地下水温26-28℃低3-5℃,可以把该区域建成为海南的火山冷泉避暑胜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