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东扁豆酱: 难以割舍的人生回味
乐东扁豆酱: 难以割舍的人生回味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3-06-24

枝蔓上的扁豆荚。 绘图 / 杨薇

晾干后的扁豆被送入自制的臼中捶烂。

味道鲜美的扁豆酱炖鱼。

手工土法制作的扁豆酱。

  文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特约记者 孙体雄

  一粒粒扁豆包裹着红褐色的外衣,扁圆形的体态娇小结实,咋一看上去,煞是可爱。就是这一颗颗可爱的扁豆精灵,深深地镌刻进乐东百姓的记忆。无论男女老少,无论身处何方,只要一提起扁豆,出生自乐东的人们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们不解的“扁豆缘”。

  其貌不扬的扁豆酱有点儿酸味,亦带有些咸味。作为乐东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调味佳品,其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和人生的回味。

  初识扁豆酱,竟被它的真容吓到了。黑乎乎的稀泥状物质均匀地铺洒在鲜鱼上,顿时让人有种避之唯恐不急之感。

  “这就是我们乐东最出名的扁豆酱,快尝尝。”在旁人的“怂恿”下,记者不得已地拿起筷子,夹起一小块沾有扁豆酱的鱼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一番后,记者皱起的眉头自然地舒展开来。

  酸酸咸咸扁豆酱

  其貌不扬的扁豆酱有点儿酸味,亦带有些咸味。作为乐东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调味佳品,扁豆酱常被用水稀释后,用作鸡、鸭、鹅等肉类的蘸酱;但扁豆酱更常见的做法,则是用于与五花肉、海鲜等一起烹煮。这样烹饪出来的猪肉,肥而不腻,既香又甜;而经此法做出的鱼、虾等海鲜,则可以将其的鲜味完全释放,又可巧妙去除海鲜本有的腥味。

  扁豆酱取材于生命力顽强的扁豆。由于地处西部的乐东,气候干旱少雨,耐旱作物扁豆就被百姓习惯性地种植于房前屋后。许多乐东的百姓,都喜欢在农忙之余将荒地犁一犁,清除荒草,随便将扁豆的豆种撒上,再用耙子把泥土覆盖于豆种之上,就“大功告成”。不出三天,细嫩的扁豆苗就陆陆续续冒出地表,贫瘠的土地上很快就被一抹抹的新绿覆盖。

  乐东人赵玲夫甚至还撰文回忆起“文革”岁月中,播种扁豆的幸福记忆。“合作化那阵家里平时没有什么菜,特别是“文革”那十年,割资本主义尾巴,种菜成了非法的东西,我主要是靠生产队分的那三分自留地,种扁豆。当时,自留地不能与生产队争农具、肥料和劳动力,只好种扁豆了,它花工不多,不占肥,收成也可观,家中用以下饭的主要是扁豆酱和扁豆芽。”

  其实,由扁豆制作而成的扁豆酱不仅可以用作下饭的辅佐品,其蕴含的丰富营养成分也为乐东百姓的健康,树立起一道结实的屏障。

  《中药学》一书有记载,扁豆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磷、铁、植酸钙镁、泛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蕴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等,具有健脾作用。味道酸酸的扁豆酱,在炎热地区食用,不仅能敛汗止泻祛湿,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还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土法手工制良酱

  貌不惊人的扁豆酱竟然有着如此丰富的营养,并深受乐东百姓的喜爱,那它又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乐东黄流镇的集贸市场里,产自该镇黄西村钟永再家的扁豆酱拥有超高人气。制作扁豆酱,在钟永再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从奶奶辈开始,扁豆酱就成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由于一直坚持土法、手工制作扁豆酱,他家作坊出产的扁豆酱备受市场青睐。

  在春节前后从农户手中收购扁豆回来后,钟永再一家就开始了忙碌。“买回的扁豆需要晾晒2天,洗净后,就放入大锅中煮,煮至扁豆微微裂开即可。”钟永再告诉记者,现在虽有煤气可替代木材熬煮,但大家依旧喜欢木火熬煮的扁豆,“煤气煮出的扁豆受热不均,有些豆子不易烂。”

  煮好的扁豆被放置于竹筐里晾干,晾干后的扁豆就会被送入钟永再家自制的臼中捶碎。这可是个体力活,用粗壮的木头反复捶打放置在臼中的扁豆,一般需要10多分钟持续不断的劳作,一颗颗扁豆才会变成扁豆泥。钟永再说,他们一直坚持手工捶打而非使用机器搅碎,最主要是因为手工出品的扁豆酱颗粒和泥状皆有,口感香醇。

  将蒜、盐、生姜等放入扁豆泥调味,不仅是扁豆酱即将发生神奇变化的开始,也考验着一家人制作扁豆酱的水平。因为,调味料放置多少,将直接影响扁豆酱的味道。比如,盐用多了,扁豆酱会又咸又苦;而用量少了,则扁豆酱就不那么香甜,甚至还有些霉味。

  调制好的扁豆酱会被放置坛子里发酵,如果喜欢扁豆酱的颜色是黑色的,人们常常会放入明矾调色。“一般2天就可以食用了,放得越久,扁豆酱的酸味就会越浓。”钟永再说。

  扁豆酱中的乐东记忆 

  黑乎乎的扁豆酱在乐东有个文雅的名字:识字酱!这其中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古时乐东的村庄里有一个拔贡,在他考取功名之前,家境贫寒。家中一日三餐,离不开稀粥和扁豆酱。一次,他父亲买回一斤肉,但却把它吊在家里的木钩上,哄着孩子,“你识字多了,就炒肉给你吃。”可是一天天过去了,父亲却始终舍不得把肉下锅,倒是孩子吃了扁豆酱,字识得越来越多,八股文也写得有模有样,最终考取了拔贡。这一来,村里就流传着扁豆酱养出了一个拔贡,从此,扁豆酱就被人们戏称为“识字酱”。

  其实,细细研究扁豆酱,你能发现,色泽墨黑的扁豆酱,有些神似人们常用的墨水泼洒而成的墨迹,点缀在其间的一粒粒尚未捏碎的扁豆,仿佛一个个墨写的汉字。

  对于乐东人黎正昭,识字酱的故事颇有些苦涩的味道。

  乐东自古尊师重教,甚至在教育界还流传着“北有文昌,南有乐东”的美誉。即使再贫困,乐东百姓都会让孩子接受教育。为了能让孩子上学,几乎每家每户都在饭桌上放着一盘扁豆酱,一盘扁豆酱能吃上十天八天的时间,放久了的扁豆酱吃起来是酸酸的,容易让人品出甜酸苦涩的人生滋味。“当时妈妈会经常教育我们,不好好读书,不努力识字,就一辈子吃扁豆酱。”黎正昭说,读书的孩子长期以此为食,可以早点知道父母的辛酸生活,要想脱离父辈般劳苦的生活,唯有苦读。

  承载着乐东百姓记忆的扁豆酱,在市场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奶奶那时的扁豆才9角一斤,现在的扁豆已涨到5元一斤,扁豆种植太少,豆价太高,我们根本就无力大规模地收购,今年收购的扁豆现在刚用完,接下来的日子,没有扁豆,无法开工。”钟永再很无奈,“木材价格也涨了,我们辛苦工作一天,利润也只有100多元,现在制作扁豆酱的作坊越来越少。”

  看着乐东百姓尝着扁豆酱的幸福模样,你能感受到,他们品尝的是一种难以割舍的美味,这美味中蕴含着一种浓浓的乡情,甚至还会有一种人生的感悟和回味。

  本版图片由黄媛艳摄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