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昌航天城:改变中的生活
文昌航天城:改变中的生活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林可婷    2013-07-01

  2013年5月29日,一位当地渔民身后不远处,是文昌市龙楼镇沿海区位的航天发射基地建筑物。

  2008  2008年4月19日,文昌市龙楼镇,当地农民正在西瓜地里收拾挡风网的情景。

  2009  2009年8月19日下午,当地村民正忙着剥除椰子壳外皮。处理好的椰子壳将送往附近加工企业加工成椰雕纪念品。

  2010  2010年12月5日,海南航天主题公园在文昌东郊奠基。一位小朋友被效果图上的太空人所吸引。

  2011  2011年,借助航天发射基地的影响,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业。图为独具特色的乡村客栈。

  2012  文昌市龙楼镇正在建设中的航天发射基地建筑,旁边有当地农民在地里劳作。

  2013年5月29日,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正在建设中的航天主题公园外,一位村民正骑摩托车经过各种宣传广告牌。

  2010年4月14日,文昌东部海岸航天城附近,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海南第一个兆瓦级的文昌风力发电厂,33座巨大风车,面朝大海,与椰风海韵形成一道亮丽风景.

  2013年5月30日,文昌市龙楼镇的航天小学,孩子们放学后开心地奔跑回家。

  2013年5月30日傍晚,文昌龙楼航天城安置区,从航天城建设位置的星光村委会西海山村搬迁出来的村民陈亚琴,正和孙子收拾鱼干。

  洋气整齐的文昌航天城安置区。

  文昌龙楼的航天城安置区,年轻的移民们每天下午会聚在一起以打排球为乐。

  2013年5月30日傍晚,文昌市龙楼镇,年轻人相约在海边抓鱼捡海螺贝壳,这样的方式能让他们唤起共同的农村生活的回忆。

  “神十”成功飞天并安全返航,再一次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实力。

  海南岛也与国家的航天梦息息相关。

  2014年,文昌航天基地将如期投入使用,成为我国唯一的滨海航天城。

  文昌航天城的建设,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很多生产方式,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看不到了,其实,很多当地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怀旧”。于是,记录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盛夏六月,黄昏。

  在文昌市龙楼镇,火烧云将这里的天空“灼”得艳红,在航天发射基地移民安置区广场,人们端着饭碗,抱着双膝,抚着小狗,孩子们在不远处嬉闹,广场中心是排球场,年轻人正在你来我往地发球扣球。酷夏里,傍晚开始变得凉快,这也是安置区里最热闹的时候,这些从航天城建设地点的星光村委会搬迁出来的农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两年多。由于航天城的建设,他们像很多当地移民一样,生活正在发生着改变,他们告别了农村,在镇上开始了新居民的生活。

  在安置区的另外一头,60多岁的阿婆陈亚琴正在与孙子收拾着她晒的鱼干,这位在农村住了几十年的老人,依然保持着很多在滨海农村生活的习惯。尽管安置区里的小洋楼,条件优越,但陈亚琴与她的邻居们,还依然保存着烧柴火、晒花生、养鸡鸭等各种农村的生活方式。

  航天城一天天在建设,小城镇在发生着巨变,移民们的生活在巨变中前行。傍晚的时候,年轻人依然会像以往在村里一样,相约在海边捡海螺、抓鱼捞虾,但是,迎面而来的改变,让他们也在为生计思索,或者将自家的小洋楼一楼改成铺面经营些小饭店,或者用赔偿款买个小车出去拉客,或者到县城去做些小生意……他们已经不再是农民,他们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下去,并努力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体面。

  距离安置区不远处,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热火朝天。再等一年左右时间,这里即将进行卫星发射,届时将有数以万计的专家及各方面工作者进驻这个小镇,而对于当地旅游、房地产等方面的拉动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道路建设,热火朝天;五星级酒店建设,如火如荼;房地产项目建设,也日新月异……谁都不希望自己错过航天城带来的巨大商机。

  2014,这个不再遥远的年份,是航天城计划首发卫星的时间,人们对此翘首期盼着,也在努力着。改变,每天都在发生,小镇生活,在改变中继续……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张 杰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