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又到一年南海开渔时
又到一年南海开渔时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3-08-05

7月27日晚,临高调楼镇渔港,渔家女赶在休渔期结束前连夜织鱼网。

7月27日,在临高调楼村老戏台前,渔民们请来剧团为开渔演出。

7月28日,几个小伙抬着一头大肥猪,准备杀猪祈福。

  7月28日5点多,渔民黄家轻一家就早早起来“请菩萨”上渔船。海上天气变化莫测,出海捕鱼除了需要丰富的经验外,运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地渔民出海前都要祭神明保平安。

  在黄家轻的渔船上,渔民用机械齿轮拉网。用机械齿轮代替人力拉网,更加安全高效。

7月28日,黄家轻渔船上的孩子们趴在二层甲板的船舷上向外望。

  文图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借助现代科技,渔家人与大自然搏斗的胜算日益增大,捕鱼手段也更加先进科学,但是出海捕鱼前,渔家人依然在某种敬畏中,延续着千百年来的祭祀传统。

  7月27日,农历六月十九,临高调楼镇调楼渔村一改往日的静谧,当地渔民非常喜爱的临高剧即将在村里的老戏台上演。晚上7点多,老戏台上,演员们正在紧张有序地上妆、布景、调音,而戏台下、树杈上、阁楼里早早就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渔民。八仙过海、钦点状元、翁式闹公堂等琼剧,在喧天锣鼓声中上演。当晚,这个地处北部湾畔,村民以出海打渔为生的村庄,通过“请观世音看戏”的方式,祈求观音保佑全村出海平安、满载而归。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渔民来说,大海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而千百年来,渔民们出海打拼,需要面对海上变化莫测的天气,捕鱼除了需要丰富的经验外,运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对大自然的敬畏,从当地诸多观音庙、妈祖庙、明王庙等可见一斑。仅仅在调楼村就至少有12座妈祖庙、观音庙等。

  渔家人祈愿的传统,除了全村集体的琼剧演出,出海的渔家人还要举行各家的祭祀仪式。

  7月28日早上5点多,渔民黄家轻一家就早早起来,“请菩萨”、摆祭台、熬糯米饭、准备米酒,忙得不亦乐乎。膝下有四个孙子的黄家轻,今年58岁,十几岁跟随爷爷出海捕鱼,21岁就当上了船长,已经在大海上奔波劳碌了40多个年头。如今他还当上了临高县人大代表、后水湾渔民协会副会长,除了自家里的两艘渔船外,他还是一个十几艘渔船组成的船队队长,很多本村的年轻小伙都跟着他出海捕鱼。吉时到,鞭炮鸣。7点半,家族里专事祭祀的祭司被请来主持祈福。祭司是黄家轻年近七旬的舅舅。面对神明,祭司恭敬地一一点名,逐一呈上糯米饭、米酒,燃香插于香炉,烧掉金元宝置于神龛内,口中念念有词,并用两片木质的“阴阳鱼”在地上连连扔出不同的阴、阳面组合。

  “对渔民来说,开渔前祭祀祈福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黄家轻介绍,不但要在家里办,还要去船上办,并且还要在船上杀猪、杀鸡,祈愿平安顺利,满载而归。船上的祭祀,祭司带领渔民们绕船走一圈,每到舱室门、渔具以及船舷边上,祭司就洒上“神水”,渔民们在撒过“神水”的地方贴上符篆,祈福驱邪避难,出海逢凶化吉。杀猪的过程很是热闹。几个年富力强的小伙联手把一头两百多斤的黑猪抬到木台案上,按住身体和四肢,船主黄家轻亲自操刀。献给神明的牲畜也有讲究,猪一定要又大又肥,体现对神明的恭敬。

  渔家的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参加完整个祭祀仪式。得知要杀猪,他们跑到二层甲板,趴在船舷上,捂着眼睛偷看,惊叫声大笑声混成一片……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