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牛中美味 看海南人的“牛”味生活
牛中美味 看海南人的“牛”味生活
来源:三亚晨报     作者:林可婷    2013-08-29

  

 

  海南牛尾煲

  

 

  海南锦山牛肉干

  现如今,以“牛肉”为主打招牌的食肆中虽不失有好的食材,但客人的嘴上功夫也一天比一天厉害,所以要使客人捧场的“牛老兄”显然非等闲之辈。牛肉在海南人看来,其实并非主食的肉类,但这并不影响海南人对牛肉烹制技艺的热衷,加之海南得天独厚的好环境培育出来的牛中佳品,多年来,自然不乏可圈可点的精品“牛”菜肴。

  据资料所载,牛肉的胆固醇比鸡肉、鱼和蛋要低,牛肉中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尤其适宜。

  锦山牛肉干:香甜干脆

  朋友阿林老家在文昌,上次回家探亲时给我带回了一包牛肉干,这牛肉干吃起来有点脆,香香的,还带一点点甜,跟平时在超市买的牛肉干有些不一样。阿林告诉我,这是文昌的名小吃——锦山牛肉干。

  锦山牛肉干是特色的海南小吃,入口喷香,咬起来很有嚼劲。这种牛肉干产于文昌市锦山镇,锦山牛肉干始于什么年代不得而知,但据说是民国时期就出了名的,当时锦山镇上就有数间牛肉干店。为什么锦山盛产牛肉干?据说是因为锦山地区下南洋的人多,过去乘坐小帆船漂洋过海,历时十天半月以上,带上牛肉干既轻便又耐吃。锦山牛肉干起初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制作的,后来才逐渐发展为出口而进行大量生产。

  锦山牛肉干肉脆味美、香甜适口,是许多海南酒客的上乘食料。夕阳里,劳作了一天的海南汉子坐在椰树下摇着蒲扇,面前一杯米酒,一碟牛肉干,细啃慢嚼时津津有味。

  锦山牛肉干讲究配制技术,制作一般经过选肉、切块、配料、腌肉、熬煎、晒干、烘烤等工序。一般选用肥壮的老龄牛的精净肉,切块厚约1厘米,宽约3厘米,长约5厘米。以花生油、酱油、香料、蒜头、糖、酒、胡椒粉等为配料。调料腌肉一定时间后,就放料锅里熬煎,熬煎时要掌握好火候。煮好后晒干,晒时要十分注意适度,晒不干会发臭,晒太干则失其味。晒后又放回锅里再小火烘烤。经此法制作的锦山牛肉干味道香美,而吃时蘸醋和辣椒配成的佐料,又别有一番风味。

  由于锦山生产的牛肉干味美香口,当地有人出国探亲,总要买几斤带出去让侨居国外的亲人尝一尝家乡的风味,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华侨归来,也总要吃吃故乡的名产“锦山牛肉干”,并把它当做宴待乡亲酒席上的美食佳肴。

  牛尾煲:滋补药膳

  牛尾煲是海南民间美食之一,与斋菜煲齐名,一荤一素。制作该汤需要大骨熬制的高汤、牛尾牛鞭、原糖、姜片、黄豆、白萝卜、枸杞、杜仲、党参、玉竹、味精、盐、什锦酱等材料。

  海南经营牛尾牛鞭煲的店家不在少数,往往总是三五好友,哥们一群,围坐一桌大快朵颐,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到最后连汤底都喝得不剩。

  一锅好的海南牛尾煲,必用砂锅煲制。名为汤煲,实为药膳。大锅事先加牛大骨熬上高汤,处理好的牛尾牛鞭也事先加入其中熬煮,熟后取出放凉,待客人食用时再斩件切片入砂锅。锅内原糖打底,姜片去腥,再放上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黄豆及有着同样功效的白萝卜,加入枸杞、杜仲、党参、玉竹等多种滋补药材同煲。炭火慢滚后就可食用了,热气蒸腾的肉汤鲜甜,完全不需要加味精等配料,只需加少许盐即可。吃时再沾上海南特有的什锦酱和蒜头调制的蘸料,着实过瘾。

  五指山小黄牛:肉中骄子

  在海南,有一种牛肉备受追捧,那便是五指山小黄牛。小黄牛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因其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之美称。

  五指山小黄牛产于海南五指山黎族地区,在当地人口中又称“鹿肉”、“野牛肉”。它的体形稍小,成群野放,黎族同胞把它们放养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小黄牛最钟爱的食物就是树叶,而其他地方的牛一般都是吃草的。每隔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主人才会上山,用自家独有的方法召唤“头牛”领着群牛来到固定的地方吃盐巴。据说吃盐巴一方面可以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碘也是牛群日常所需的微量元素。此种方法饲养的小黄牛因而肉质特佳,香鲜兼备。

  五指山小黄牛的个头较小,一头1岁半的小黄牛净牛肉不过二三十斤,而体重约100斤左右,身高约1米。小黄牛的饲养完全野放,牛性特别凶猛,也正是因为它们耐粗饲、爱运动的特性,所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由于五指山小黄牛吃各种树叶长大,其中难免包括有一些草药,因此牛肉特别滋补,且肉纤维较细,颜色深红,水分低。由于肉质好,在烹制时不需要太多调料来加工,肉味自然鲜美。最适宜吃的是12个月到18个月牛龄的牛,带皮吃,牛皮脆而爽。

  按照当地黎族人的传统食法,是把小黄牛架在木炭上烤。而在经营海南菜的食店里则可吃到很多不同做法的小黄牛,如大块牛肉可作牛扒,还可模仿韩国料理做铁板烧,也可用10余种药材煮成卤水牛肉等。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