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街表演的舞蹈
桑巴唐鼓队游行
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许春媚
这是一场别样的艺术狂欢。8月23日,海口市中山路正在举办的“海口仲夏文艺季”国际文化主题———首届海口国际青年实验艺术节正式开幕。囊括了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绘画和设计等多元文化因素,在艺术节举办的18天时间里,来自中国、荷兰、法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将逐一为游客和市民献上包括实验琼剧、实验音乐、空间装置艺术等24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成为本次艺术节的亮点,备受市民欢迎。
当代艺术到椰城
8月23日,喧嚣的桑巴鼓声打破了海口市中山路的平静:2013海口仲夏文艺季国际文化主题———首届海口国际青年实验艺术节正式开幕。“这是一次国际文化与海口的亲密接触,它带来了当下国际上最为时尚新潮的艺术。”此次艺术节的总策划黄锐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为了丰富艺术节的内涵,他在甄选过程中挑选的节目横跨了音乐、影像、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等众多艺术领域,让整个艺术节交织出绚丽的画面,“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都是艺术荟萃之地,他们的文化通过岁月的沉淀,散发出迷人的光彩。而海口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省会城市,可以通过借鉴吸收艺术家们带来的国际艺术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国际性’。”
源自巴西的打击乐形式———桑巴鼓,是一种充满热情、热力四射的音乐表演形式,动感与活力让桑巴鼓走在艺术领域的时尚前沿。此次艺术节,主办方邀请了北京桑巴唐巴西鼓乐团来到海口,通过在万绿园练鼓吸收普通的海口市民成为学员,学习打击桑巴鼓的基本技巧。8月23日开幕式当天,桑巴唐巴西鼓乐团带领这些学员在中山路老街开始游行表演,围观的人群被这份动感节奏所吸引,现场“咔嚓”声此起彼伏。
不仅仅是音乐,这一次的艺术节带来了当下许多新潮时尚的艺术形式。德国艺术家吴勒在海口中山路展示了他创作的题为《从柏林到北京》的当代西方实验视频装置艺术。据了解,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当代艺术门类。从2009年开始,吴勒决定从柏林徒步到北京。期间,他横跨了德国、波兰、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旅途中,吴勒用日记记录了他的种种观察和经验,以及他每日的悲喜,同时他也记录了他在电视和广播中见证的全球化符号。现在,吴勒将途中的种种见闻糅合成一个主题视频装置艺术,展现在每一位参观者的面前,让人们通过这样时尚的艺术形式一起分享他在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艺术节中,德国的一位导演安娜·佩诗珂将一出最广为人知的德国戏剧《浮士德》与海南传统的琼剧相融合,将于9月5日至6日在中山路的露天大舞台推出实验琼剧《浮士德》。据介绍,这是一则以浮士德故事为原型融合琼剧表演形式的一种新型的实验性的跨文化的表演艺术。
老街变身开放舞台
8月24日,艺术家吴梦身着用报纸捆扎而成的“小礼裙”,沿着中山路前行———她正在进行户外互动表演《和她们聊天》。在这实验性的20分钟里,她把肢体、说话、采访录音等元素带入街头进行现场的戏剧拼贴,她不断地与路边的“她们”聊天,追问着“你是谁?如何看自己是个女人?如何对待婚姻、性?如何了解真实的自己及欲望?”革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引来众多观众驻足观赏,而且大部分被访问的女性观众都积极参与了互动。
“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我们希望艺术家的表演能引起市民和游客的兴趣并产生互动。”海口市文体局局长徐涛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此次艺术节最大的亮点是把绝大多数的演出置于骑楼老街这个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之中,把演出的地点从剧场搬到了街头、茶馆等地,没有了剧场舞台的隔阂,表演者和观众浑然一体,成为整个表演的组成部分,而演员也会即兴和观众进行交流互动,当代艺术真正走进了观众的中间,“这种艺术表演的形式非常有益于打造海口独具魅力的文化气质。”艺术不仅可以高雅,也可以草根。这次艺术节,不但有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地艺术家来的高雅艺术作品,还有美国和中国的两位艺术家带来的草根音乐———卡拉OK。点唱机、大音箱、塑料椅……8月28日至9月1日,青年艺术家何颖雅与孙大肆在中山路等几条老街摆开了移动卡拉OK电台,开始了“WE卡拉OK!”互动节目表演。活动现场,两位艺术家还热情地邀请路人一起学唱和演唱平时在KTV里耳熟能详的歌曲,引起了围观群众的热烈响应。
艺术不分阶层,好的艺术作品要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上海民间剧团带来的露天实验戏剧《小社会之夜》验证了这句话。路边行人、收废品的、乞丐、被驱赶的、出卖劳力或身体的人……8月25日晚,演员们用讲演、纪录影像和现场表演表达了当代社会普通大众所遭遇的经济困境、身份歧视与权威制约等问题,探讨了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人们无力的生存现状。他们的作品真实反映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赏。“太贴切了,这不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么。”海口市民赵雁飞一边观看,一边频频点头。
有文化的海口更有魅力
这一场艺术节,吸引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艺术家齐聚海口,展示各自的艺术和文化。同时,也受到了数个国家的驻华官员的关注。
“没有文化的城镇会很无聊。”这是奥地利、法国、荷兰三国外交官和艺术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的一个共同的观点。
奥地利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海迪曼说,奥地利有很多很好的小镇文化,比如说莎尔斯堡,它只有120万人口,但它有一个品牌音乐节,专注在古典音乐方面,有着自己的文化魅力。海口很美丽,如果在保护好本地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同时,持续把这样的国际艺术节办下去,那么海口会越来越棒。
法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专员Pascale Vacher认为,艺术文化可以为城镇带来更多的游客。他介绍说,阿尔勒只是法国南部的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它通过两个艺术家发起的摄影节闻名世界,每年都会有很多有名的人来参加这个摄影节。文化活动往往会带来很多的旅游者,海口就应该发展一个这样有特色的国际艺术文化节。
英国艺术家JAY在艺术节启动前,亲自走访了将近200名海口普通市民,向他们问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描述你心目中海口未来的样子?你对海口做出了什么贡献?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她把收集到的问题答案写成字条,围绕在展厅的四壁组成一个特别的文字墙。每个参观展览的人,通过这片文字墙,仿佛与海口这个城市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目睹了这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AY认为,海口未来一定会有很多艺术家,需要有一个独立的艺术街区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一个创作展示艺术作品的平台,而作为这次艺术节主办地点的中山路恰恰承担了这样的功能。JAY希望,中山路将来能作为一条特别的国际艺术街道存在,“这样一来,海口的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到本地和国际的艺术形式,从而找到海口自身的价值所在。同时,这里又可以是展示和提升海口城市文化的窗口。”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