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缩三亚历史 浓缩黎苗文化
微缩三亚历史 浓缩黎苗文化
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陈曼莉    2013-09-05

主体项目已经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在拆除脚手架。

黎族的图形代表着三亚本土文化元素。

  来自浙江的邵师傅是一位工笔画画匠,今年62岁,他告诉记者:“《三亚千古情》里的壁画都是很多个工友一笔一笔画出来的,纯手工制作。”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邓金培 萧真/文 翁叶俊/图

  由“中国文化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投资10亿元巨资打造的三亚千古情景区及《三亚千古情》演出,将于9月15日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该项目的开业是三亚乃至海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将极大地提升三亚乃至海南旅游的文化含量。

  “弦诵声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自古以来,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的三亚,便以自己独特的文化令游子们的脚步放缓。

  三亚千古情景区有何特色,它讲述了从古到今三亚的哪些故事呢?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迎宾路的三亚千古情景区探访,这个由中国文化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倾力打造的景区正在进行最后的“妆扮”。

  根据三亚千古情景区总经理王玉净介绍,景区根据黎苗老人们口口相传的记忆而复原,她既是为一台演出拔地而起的世界最大预演厅,更是展示三亚从落笔洞到国际旅游岛一万年历史文脉凝聚而成的梦幻之城。

  据了解,三亚千古情景区总投资高达10亿元,有三亚千古情、崖州古城、大象谷、海盗大战、科技游乐馆、黎村、苗寨、山上花黎、椰林湾、南海女神广场、图腾大道、情人谷、王者之城、三亚名人山、儿童游乐区等数十个主题区,是体验三亚天涯文化、黎苗文化、原生态民俗文化最集中的传承地。

  “未来这里将成为三亚夜游的首选之地。”王玉净说,景区内黎族织布、制陶、黎乐、蜡染、打柴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上刀山下火海、钻木取火等古老技艺精彩纷呈,根据设计规划,未来景区一年四季都将节庆活动不断,如黎族三月三、泼水节、比基尼火把狂欢节、沙滩音乐节、啤酒节、泥浆“泡”妞节等。

  徜徉于黎苗风情间

  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黎、苗族是三亚人数最多的两大少数民族。黎族的“打柴舞”与苗族的“芦笙”,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封面。景区从设计之初便希望游客能在三亚千古情景区的花山椰林里,充分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三亚民俗风情。

  “这里是黎村,这里是苗寨。” 一路走过,民族风情扑面而来,景区内种种细节与景观都令人叹奇。探访中,《三亚千古情》总导演黄巧灵引领众人参观景区,并作即兴解说。这里的“黎村”是在原始黎村的基础上修复而成,村内的黎族民居船型屋,在槟榔树的簇拥下,显得古朴而自然。这里有婚俗互动的隆闺房、展示独特乐器的黎乐坊、陈列黎族服饰的斗笠坊和黎锦坊等。钻木取火、徒手摘槟榔以及打柴舞是黎村广场的“三绝”。

  设计者设想了这样一个场景,游客们在游玩时一不小心,便会被站在花丛里的黎家阿妹拉进她们的寮房,做她们临时的新郎,或被热情的黎族少女邀请参与到欢快的打柴舞中来,品一杯黎家的山兰酒,尽情地感受黎族文化。

  黎族有一个特别的分支是居住在山上的,她们有一个美丽名字叫“山上花黎”。山上花黎的小伙子们有一种特别的成人礼——从几十米高的大树上缠着古藤一跃而下。在这个“黎村”,也仿照仪式建起了刺激的高空蹦极,为有胆量一试身手的游客提供机会,此外,山上还建有空中玻璃栈道观景平台,秀色迷人的椰林湾就在脚下,是俯瞰整个景区最佳的立足点。

  “苗寨”,是一个完好保存着苗族文化的村寨,倒悬的玉米、翘角的土司庙、重檐歇山顶结构的鼓楼,镶嵌牛角造型的大门,头戴银饰载歌载舞的绣花鞋少女,置身其中,一种丰收的喜悦与苗俗的古雅扑面而来。

  广场上还会定时表演芦笙踩堂舞、水鼓舞、抵杆等精彩互动节目。“尤其是”上刀山下火海,演员踩住锋利的刀梯向上攀爬,从烧红的铁犁上飞奔而过,毫发无损……”一位负责人说,这些在常人眼里惊心动魄的“绝招”,是少数民族同胞展现勇敢和智慧的拿手好戏,在景区规划时都被纳入。

  高科技重现崖州古城

  崖州古城,又称南方小苏杭,是唐宋文人高官嫡居海南时的心灵寄宿之地,后因战火、灾难等原因逐渐湮没于史海。根据三亚千古情景区前期部经理赵力明的介绍,景区内有市井街、崖州府衙、大云寺、月老庙、财神殿、妈祖庙、情人谷、高科技体验馆等区域,通过当年的物和场景再现千百年前的盛况。

  市井街,堪称三亚最大的非物质遗产集聚地。赵力明说,整个街区呈环状分布,届时将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皮影戏、木偶戏、拉大片、高跷等沿街的各种杂技魔术表演,还有蜡染、糖画、苗绣、制陶、黎族纹身等七十二行老作坊手工艺鳞次栉比,财神庙、妈祖庙、大云寺、仙鹿寺等建筑一步一景,身穿黎苗服饰的布衣者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蔚为壮观。

  “高科技的应用可令游客体验到各种模拟的真实场景。”赵力明介绍说,“居士府”是苏大学士的客房,里面有琴房古筝、卧房古窗扑萤、魔幻书橱、偷窥墙、对弈台、斗蟋蟀等各种集灯效、音效与电控道具于一体的互动游乐项目。考虑到三亚多风,“暴风眼”采用仿真模拟道具,配合声效、风、水、雾、光电系统,再现鉴真东渡时飓风来袭的逼真场景。一千年前的沉船在海上丝路沉没,利用多声道环绕设备所营造的凄厉的海风呼啸、海浪扑打船声、惊恐的呼救声,会让游客身临其境。此外,还有利用各种玄妙机械以及高科技手段打造的天涯鬼域,神秘街上的横屋、倒屋、斜屋、迷宫等超自然现象的房子等。

  还有古城内的情人谷,它是崇尚自由爱情的黎族同胞幽会的场所,每年的“三月三”是他们传统的“爱情日”。 在情人谷里,可以游玩月老寺、天香炉、许愿长廊、许愿树及佛抱等景观。

  恢弘的大型艺术建筑

  王玉净表示,景区内集诸位国内一线旅游艺术专家智慧打造的艺术建筑,大气恢弘,充满梦幻色彩,是一道不容错过的风景线。

  未进景区,还在迎宾路上时,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座颇为雄伟的神像。这得从“南海女神”说起,这尊造像作为景区的标志,高28米、宽100米。景区工作人员朱贵添介绍说,南海女神是三亚的守护神,是三亚人的精神图腾,是三亚伟大女性的化身。“神像头顶上的火莲花,时常会喷出火红烈焰,每一次喷火都是对世人的祝福。”女神两边的象群,高大威武,代表着无上的神力,象群身上的蛙神是黎族的吉祥兽,寓意风调雨顺,人丁兴旺;旁边的天狗神代表着永远忠诚守护着族人,同时又含有家畜兴旺的意味,整个造型集合了黎族对先祖的图腾崇拜,产生强烈的神圣感,造型雄伟壮观,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而作为《三亚千古情》的演出场地,“王者之城”在2500年前,便是三亚第一位“市长”冼夫人的封地。气势蓬勃的“王者之门”, 是一个高23米、宽60米的巨型主题雕塑墙,以冼夫人骑着大象完成岭南统一的传说为创作元素,用群像驮着凤凰来展现冼夫人的美和力量,是具有典型热带丛林特色的宏伟建筑。除了剧院外,里面还分布着大象谷、名人山、海盗大战等主题区,大象谷惊奇再现了原始丛林和奇幻山谷的景象,形成一条近1公里的互动游历线路。名人山高26米、宽80米,是三亚最大的城市文化群雕,象征了三亚文化的源远流长。海盗大战是景区内大型室外实景演出,运用了电影爆破、水上燃烧的手法,真实地还原了三亚人民与海盗打斗、厮杀的一系列场景。

  “这里有黎风苗俗的美丽传说,这里能听到落笔洞的万年回声,这里能感受到鉴真东渡时的惊涛骇浪,更有巾帼英雄冼夫人的荡气回肠。”总导演黄巧灵认为,与《三亚千古情》相辅相成的三亚千古情景区,像一个奇幻的梦境,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据悉,9月15日,三亚千古情景区即将迎来试营业。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