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翩翩起舞 10月30日,在万宁兴隆的石梅山庄,来自东北的“候鸟”老人们在乐曲中翩翩起舞。随着北方天气变冷,空气受污染,越来越多的北方“候鸟”老人,与亲人朋友结伴而来,选择在海南或买房或租房,畅享晚年欢乐生活。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游弋自如 10月30日,在万宁兴隆的石梅山庄,来自山东的老人田阿姨(前)在泳池里与朋友畅游锻炼身体。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 本报记者 符王润 特约记者 陈循静
10月16日,万宁市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新标准公布后,全国首个荣膺这一称号的城市。
如何巩固和发展长寿成果,万宁已经有了新的蓝图。未来,万宁将借助新名片,重点发展食品、旅游、养老、房地产、休闲文化和健康六大产业。
可以预见,未来的万宁,将是一个生态之地、宜居之地和幸福之地。
打造生态之地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中国长寿之乡”的基础,万宁人深知其重要性。一个致力于保护青山、碧水和蓝天的生态市建设工程已经在万宁全面启动,通过这个工程,万宁将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方向不断前进。
在这个工程中,万宁将以廊道景观绿化为重点,深入实施绿化宝岛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万宁还将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建设为载体,加强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启动小海和太阳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修复小海和太阳河流域生态环境,推进环小海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而创建兴隆侨乡国家森林公园,也成为万宁保护生态的很好契机。通过这个公园的创建,生物多样性将得到很好的发展,植物群落将得到恢复与壮大,野生动物资源将得到有效保护。
显然,通过建立“低碳、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网络体系,万宁已经把巩固和建设生态环境作为确保群众健康、长寿的重要举措。
打造宜居之地
如果说生态环境给了万宁姣好的面容,那么文化将让万宁变得更有内涵,更有韵味。
在万宁,文化牌并不缺乏。侨乡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疍家文化等,都将成为万宁不断挖掘的对象,在这期间,万宁的城市品位也将不断提高。
而新兴科技的进入,也将让万宁散发出时尚的气息。一场新的科技变革———“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万宁不断推行。现在,进入兴隆的游客们会发现,他们的手机能够随时接收到免费的wifi信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浏览、收发邮件、网上聊天和文件下载等,这要得益于万宁在兴隆建设的免费“wifi特区”。
这种“智慧”还将深入到养生领域。万宁启动了“健康小屋”项目建设,将 “智慧健康”服务陆续深化和拓展到城市社区、学校、旅游服务区和企事业单位,让来万宁养生的人体验到智慧的健康生活方式。
利用当地的富硒环境,万宁还加大了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构建市、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做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区域和品种全覆盖,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群众健康消费的需求。
万宁采取的系列措施都在表明,未来,休闲文化、健康饮食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将是其全力打造宜居之地的重要手段。
打造幸福之地
“中国长寿之乡”的金字招牌,也给予了万宁高起点规划发展长寿、保健、养生产业的良好契机。而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增强百姓的满足感和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目前,万宁正大力发展国际高端养生产业,着力引进并大力扶持休闲疗养房地产项目,如万宁国际爱晚养生基地、万宁东山康城、六连岭国际旅游(康体养生)度假胜地等项目。万宁希望这些项目能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并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养生产业集群。
“候鸟”旅游产品今后也将成为万宁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多酒店,都将推出为“候鸟”老人量身定制的产品,吸引他们入住过冬。“我们将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委派医生、护士为候鸟老人提供及时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比较上规模的酒店安装健身器材,方便候鸟老人锻炼。”万宁市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完善酒店的服务,万宁还将在兴隆旅游区内或位于兴隆附近的文通村开辟一块“候鸟”菜园,让“候鸟”老人体验田间劳作之乐。
与此同时,万宁的养老体系也在得到不断完善。今后,万宁将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将高龄老人补贴范围扩大至80岁,对80-89周岁老年人发放每人每月100元的长寿补贴,90-99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每人每月500元;试行新农合参合农民镇级住院“限费医疗”,个人每次只需缴交180元,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费用全部由新农合基金报销;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将百岁老人和空巢、失能、困难家庭的老年人纳入政府资助的居家服务范围,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本报万城11月7日电)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