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觅万年鹦哥
寻觅万年鹦哥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陈曼莉    2013-11-21

■ 欧大雄(海南)

  我自从办南海探宝会馆后,对收藏着火入魔了般。曾经抱着淘到的一张海南最大仕女图睡觉,使老婆娇嗔、朋友费解。近日,我淘到一个鹦哥木花瓶,更是引发了我对萦绕在心中几十年的“万年鹦哥”的回忆和感慨。

  在热带亚热带滚烫沃土上生长的乔木中,海南岛的花梨、土仔、坡垒、绿楠、酸枝都是极为珍贵的,有“一花梨、二土仔、三坡垒、四绿楠、五酸枝”的讲法。上世纪六十年代,父辈们在议论海南林木时讲:“千年碌国,万年鹦哥”。其意是指碌国木好,耐用上千年,鹦哥木更好,耐用上万年。还说鹦哥树多长在琼中鹦哥岭,树上栖满鹦哥鸟,鹦哥鸟粪哺育它们干杆高挺,歌声滋润它们花叶妍丽。鹦哥木从此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七十年代我在五指山区工作,黎族苗族同胞对我讲,以前黎族苗族山民缺少生活用品,拉一根碌国木与商人换一支针,用一根鹦哥木换一盒火柴。商人卖一根鹦哥木能盖一间正屋。鹦哥木为什么那么值钱呢?黎苗同胞异口同声:它的花纹好看啊,像金子又像玉,木料耐用啊,水泡不烂,日晒不裂,虫蛀不穿。它们长在鹦哥岭高山之巅,沐日月之精华,受暑寒之恶虐,润泽及锤练出靓脸丽容,钢筋铁骨。鹦哥木又在我心中描上了神奇的色彩。

  碌国木直挺,叶细小,格黑黝,纹路美,而鹦哥木我没见过。有一次,鹦哥岭下什运黎村两位长者,带我从东边爬上鹦哥岭。在鹦哥岭瀑布附近,指着一个长满野藤、开满山花的树穴对我说,这里原长有一棵几欲摩天的鹦哥树,鹦哥翔集,先辈上山打猎、采药,都在树下歇息及祈祷。日军侵琼时这棵鹦哥树被日军砍了。过后这棵树的树头也被挖了。黎胞们边说边刨树洞,想看还有没有树根,却刨出了一窝土蜂。抱来干树枝叶烧熏走了土蜂后,挖出了两簸箕蜂巢,捏了半桶蜂蜜。

  不久,我当了侦察排长,在五指山区修公路、打坑道及建营房,黎苗同胞配合我们从甘什山、洞田岭上砍了不少花梨、碌国,但就是见不到一棵鹦哥。进入新世纪的一天,我在鹦哥岭下的元门镇黎族镇长陪同下,从西边上鹦哥岭,寻觅一直萦绕心中的鹦哥。我找到疯狂爬长,很像鹦哥的“乌鸦藤”,看到高高耸立、酷似鹦哥嘴的“鹦哥勾”。我想,或许鹦哥树像岭上的鹦哥鸟一样已销声匿迹,只剩下那把鹦哥勾,唤起人们无尽的回忆和追梦。

  近日,我到经营根雕的金山珍木斋,发现一个70厘米大花瓶,似金包玉裹。这是什么木呢?花梨有“鬼脸”,碌国有“格纹”,金樟有“金路”,它都不是。主人老张说是鹦哥木雕的。鹦哥,“万年鹦哥”又浮现在我眼前,我又惊又喜。请张先生打开玻璃罩,顿时清香扑鼻,花瓶纹路清晰呈现在眼前。它像金黄色的鹦哥鸟羽毛,飘飘逸逸中,有一群手指头般大小的鹦哥鸟,惊慌地窥视我。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把它摆放在南海探宝会所。朋友们都说这鹦哥花瓶太好看太珍贵了。

  然而,这木雕花瓶真的是鹦哥木吗?谁见过鹦哥木呢?或许它就是那根高高耸立的“鹦哥勾”。人类的乱砍滥伐,多少山珍奇木已不见踪迹。鹦哥树,或许已从海南大地上消遁,只存在人们的追忆及探讨中。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