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闪”闪进海南
“快闪”闪进海南
来源:     作者:陈曼莉    2014-02-10

  1月17日,海南爱乐女子合唱团在海口友谊商城前的一次“快闪”演出。 世贸集团 提供

  1月23日,海航员工在海口美兰机场自发组织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快闪”表演。 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林晓鹏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

  快闪族,英文名称是Flashmob。一群陌生人通过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等联系后,在指定时间、地点聚集,全体同时做出些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动作,如歌舞、拍手、喊口号等,然后迅速离开。在人们回过神来时,他们已经杳无踪迹。

  快闪活动发源于纽约,7年后才出现在海口街头。对于这新生事物的商业化和人性化问题,人们众说纷纭。

  马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17日、1月19日、1月24日,连续3波6场有组织“快闪”活动分别在海口、三亚举行,活动范围涵盖两市几个重要商场、机场和步行街,活动形式均以歌舞为主,在博得现场大量眼球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媒体关注。

  这意味着经过3年多的发展后,快闪这一新鲜事物在海南开始向着组织化、文艺化的道路迈进,而无厘头、弱主题、小众化特点也表明其稚气未脱;却在尚未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同时,就已被迅速商业化。

  快闪:从纽约到海口走了7年

  风靡全球的快闪活动发源于世界之都的纽约。2003年5月,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5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集体朝拜一条机械恐龙,5分钟后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由此诞生。

  网络、时尚、怪异、年轻、自我……这些元素胡乱堆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快闪,它借助互联网的速度,在美国蔓延,进而横扫伦敦、阿姆斯特丹、新加坡等欧亚诸多中心城市。

  中国最早的快闪发生在这一年3个月后的8月22日,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一群老外突然在麦当劳集体举起纸巾并跳芭蕾舞,1分钟之后四散离去。2004年,京沪穗宁杭蓉等各大中心城市也纷纷跟上。

  海南的第一次快闪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据调查,很多海南快闪族认为这个时间是2010年6月,由海南大学首个快闪组织“HOT…什么的”发起。据参与人回忆,活动者全是学生,人数40人左右。大家在校内突然集合,跳了一段韩国的Abracadabra舞蹈,时间1分钟,在寥寥无几的围观者诧异中迅速结束。

  “想不到海南也会发生这么前卫的事。”海大学生陈徐菲说,她更没想到的是,这个活动居然是海南快闪活动的开端。此时距纽约首个快闪活动已过去7年,距中国大陆首个快闪活动已过去6年。

  现状:年轻人、无厘头、未成气候

  首次快闪在海大校园内发生后,这个颇能吸引年轻人的活动开始引发效仿。20多天后,一个名为“海口达人组织”的交友群体发起了海南首个街头快闪。

  他们采用了较新潮的“快闪定格”模式,活动选择在傍晚7点整的明珠广场,时间一到大家便身体纹丝不动,眼神木讷呆滞。整个活动持续了4分钟。此后,一批迈克尔·杰克逊的拥趸又在万国大都会门口集体表演模仿秀。更多快闪则不断在各大学包括海大儋州校区、海口经济学院上演,甚至包括中学如华侨中学、三亚二中等。

  记者注意到,参与人群无一例外都是年轻人。

  “真是太酷了,我也要参加!”海大学生陈思雨的话,或许最能代表快闪活动在颇受年轻人欢迎的原因。

  “虽然微信、QQ上好友一大串,但周末想出去散个步都找不到人。”在海口国贸某公司上班的周莉洁说,快闪能满足网络时代青年短时间内回归社会的需要,“我们这一代承载了太多的压力,升学、就业、赚钱……快闪能让我们好好宣泄减压。”

  这也表明被各种规则束缚的现代青年希望标新立异,满足自我表现欲。

  海口中学生小孔在谈及自己组织快闪社的初衷时就说,他希望在每次全校集体广播大会上所有社员一起指着天空大喊一声“哇”就结束,“我想这样肯定很震撼哈。”这或多或少代表了快闪的无厘头特点,海南很多快闪正是如此。

  “我们进行快闪活动并不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好玩。”海口达人组织的发起者的话,或许代表了快闪客的真实想法。

  或许正因没有太鲜明主题,海南非商业化的快闪活动一直未能形成足够吸引力,人数少且无法持续。最多的一次仅百人,一般只有二三十人。

  “海南快闪群”曾连续组织3场系列快闪活动,是目前海南唯一的未商业化系列快闪。但此后便销声匿迹,参与者表示这正是因为人数太少。

  异化:尚未成熟便遭遇商业化

  虽然海南快闪难成气候,但精明的商家却绝不会放过这种新兴事物,而是把它当做自我炒作的良器。这些商家由于财雄势大,往往能在活动规模、质量、接轨潮流等方面远超草根快闪客。

  去年8月17日,中信银行海口分行在海秀银龙影院门口举行快闪活动,全体员工齐跳欢快的“健康操”,吸引路人视线。这是该行在全国3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一次活动,参与人数3000多,其目的是宣传该行的官方微信和信用卡。

  这是快闪在海南首次成规模被应用到商业用途上。中信银行聪明地意识到,仅感染现场的路人并不能达到效果,必须让这一活动的影响力继续“发酵”。他们做成了视频放到网上博取更多点击量,从而让快闪与音乐的结合带来的感染力创造了病毒传播的效果。

  聪明的商家绝不止中信银行一家。

  世茂集团春节前就在海口、三亚连续发起两波5场快闪秀,分别选择海口友谊商城、望海国际、三亚海月广场等繁华地带,参加人数往往有上百人,每场活动持续约一刻钟,能吸引数百甚至更多的行人围观。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名为“怒放海南”的活动,引入了最新在台湾出现的音乐新模式:“闪唱”,在海南省爱乐女子合唱团及其他一些专业音乐组织的积极参与下,成为我省高雅艺术亮相街头的一次有益尝试。

  其实,商业化快闪在国内外早已有之,一家企业在广州做的系列快闪活动视频,短短9天即获得90.7万人次的总播放次数。

  然而,商业化的过早介入也会导致快闪活动的异化。不再纯粹的快闪泛滥,有时难免会让人产生反感,最终适得其反。当商业利益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时,快闪的乐趣就会成为牺牲对象,从而严重威胁到活动的发展。

  反思:快闪可以如何闪亮?

  去年西方万圣节当天,在上邦百汇城门口突然来了一批“牛鬼蛇神”,骷髅头、恐怖面具、丧尸、幽灵,虽然有不少人表示惊喜或者不介意,但仍有路人,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被吓了一跳。

  年轻人追寻快乐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到他人的快乐。若从这点角度来看,这个快闪在公开场合搞出的吓人造型显然值得商榷。

  当然,比起下面的事例来,他们的行为还不算过分。还有一些快闪客采取占据商业设施、暴力恐吓等方式来开展快闪活动,影响到商家正常经营甚至人身安全的行为,则必须加以谴责。

  海口有个快闪组织的负责人在发布到明珠广场进行快闪活动的通告时明确表示,不用征求明珠广场方的同意,他表示,“这里牵扯过多,就算是去商议,也是以失败告终的。反正是快闪,活动完闪人,别人也管不着。”

  须知,每个人都有不被打扰的权利,每个商家都有合法营业的权利,只管自己快乐、而不顾他人感受的快闪必须“快闪”。

  那么,海南的快闪可以如何闪亮呢?

  一是可在主题设置上向着高雅、文艺化方向努力。

  率团参加街头“闪唱”的爱乐合唱团团长邢增仪认为,快闪式街头演出值得推广。因为,与在歌剧院、舞剧院、音乐大厅一样,闪唱同样高雅、精彩;与在艺术殿堂演出不同的是,闪唱更接地气:没有富丽堂皇的舞台背景,却有街头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更生动衬托;没有华丽的衣着、楚楚的仪表,却有普通衣着的可人和素面朝天的亲切;掌声或许杂乱无章,但却更发自内心,因为这里有街头各阶层市民与演出者更融洽的互动。

  二是,即使要商业化,也可以向着人性化、服务化发展。

  例如今年1月23日上午,在美兰机场某航空公司员工就组织了一场快闪表演,载歌载舞,让回家旅途中的旅客大饱眼福,也为繁忙的春运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三是可以借鉴其营销特点,推广海南旅游。

  在这方面,福建走在了海南的前面,1月18日福建旅游品牌景区就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展一场充满欢乐与活力、别开生面的“快闪贺新年”活动,以新颖、时尚的艺术形式,向全国人民发出真诚祝福,邀请游客到福建过大年。

  “海南是个年轻省份,作为国际旅游岛,好好引导的情况下,快闪活动可以有。”海口快闪活动的一位组织者说。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