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亚组曲-----槟榔谷的和声
三亚组曲-----槟榔谷的和声
来源:     作者:林可婷    2014-02-27

  走访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由于两边森林茂密,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

  体会黎苗风情,蚩尤部落,雕题(纹脸)离耳(大耳环)和热带雨林的神秘。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

  槟榔是海南岛人,尤其是黎族同胞生活、习俗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某种意义上重于烟酒,自古以来,形成丰富、浓郁、灿烂的民族特色文化。

[page]

  槟榔谷的美食,令游客垂涎欲滴,不忍离去。

虾饼,仿佛闻到了香味

琳琅满目,举棋不定选哪样

烤芭蕉,又甜又油,可不能多吃哦

苗家野味烧烤:五指山小牛肉、辣味五脚猪、辣妹鱼、烤山鼠、烤山寨鸡......

看那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

  简介海南五脚猪:“又名香猪,它们像野猪一样脚短小,嘴巴尖长,喜欢在野外到处拱土觅食,走起路来嘴巴贴着地,从后面看就像五只脚,所以当地人就叫它们‘五脚猪’。五脚猪个体不大,重量轻,而且它的皮厚油少,肉质结实,鲜嫩爽口,味道芳香,多吃不腻。”

  看到这里,是不是不知不觉口水丰富了?

[page]

  “百岁长廊”是苗族遗留下来的宝贵养生文化遗产。长廊是用神奇珍贵的苗药布局而成。简介中这样说:“药廊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药廊坐一坐,活到一百多。”海南人的平均寿命位于全国之首,百岁寿星居多。

百年古井

百年谷仓群

  泥巴谷仓,呈拱形,用泥巴、稻草、小条制成,仓底离地,顶盖茅草,百姓家庭使用。

水车

  水车是南方少数民族用于灌溉、碾磨、舂米的一种生产劳动工具。状似风车轮,以水的冲力带动工作。

  吊桥悠悠荡荡,承载了多少眼泪悲伤?横跨山谷贯通南北,又连接了多少儿女情长?

[page]

  公速两侧,山虽不高,但连绵不断,丽景无边。一会可见热带雨林,层层叠叠,满目翠绿,逶迤不尽;一会可听泉水叮咚,小河流淌,水库湖面波光粼粼;一会又见椰林风光,椰树高大挺拔,直斜各异,婆娑多姿,四季有果。我情不自禁地打开车窗,让温暖春风吹拂着面庞。正当我陶醉于那生机勃发,美丽迷人的椰岛风光时,司机小何开始播放一曲优悠扬动听的海南民歌:“鹊鸟爱穿椰子林,椰子能甜鹊鸟心。妹作椰子叶下挂,单等情哥来穿林”……

  “槟榔谷”入口大门造型,很像一个巨大的牛头。它是黎族的代表腾图,即“大力神”。

  槟榔代表黎家,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这“槟榔”二字可以说是海南真正的“主人”---黎族人的文化字符。

  漫步在“槟榔谷”,最令我着迷的并不是椰风摇曳,水车悠悠,绿树掩映,溪水轻淌,鲜花遍山的美丽雨林,而是生活在这里的黎苗原住人那内涵丰富、底蕴厚重、原汁原味的文化和风情。

  黎族人通常敬仰“三神”,即树神、山神和石神。同样被黎族人视为吉祥物的就是“青蛙”了。在“迎宾长廊”一些地方的腾图柱下,就看到种类各异,大小不一的青蛙。 后来听说,青蛙不仅寓意“消灾辟邪”,还象征“伟大的母爱”。

  到了槟榔谷,当然要尝一尝有名的摈榔。可是,刚一入口,就觉得涩涩的,很不适应。还是黎苗文化和风情更让人惬意。

  走近“黎村”“苗寨”,感受黎苗风情。

  我愿听黎村当地人跟你打招呼:“吥咙、吥咙……”的声音;

  愿看那阿婆脸上、身上被称之为“人体的敦煌壁画”的绣面纹身美图;

  更欣赏椰岛“十八怪”中,小伙子爬树比猴快的精彩一怪;

  还有用牛角、圆木、竹子、椰壳等制作的黎族古乐器,更爱听悠悠传情的“鼻箫”声;

  爱看喜庆丰收的“打竹舞”、“舂米舞”;

  更好看的是,以黑色和红色为主,绚丽多彩的黎苗服装、服饰和更有特色的“绑脚绷带”;

  还有正在消失的、富有地方特色的黎族传统建筑---“船形屋”和特色鲜明的,以竹片为篷、以蒲魁叶为盖的甘榔式的苗族房屋;

  更令惊叹的还有,现存唯一的明代特大“龙被”;古老的纺织工具---踞腰织机和黎锦;唯有黎村仅存的百年谷仓群;可以看到人类在无纺时代的古老的黎族树皮衣,选用的是海南特有的箭毒木,也叫做见血封喉的树皮作为原材料制作的衣服。据说,制作的这些衣物可以穿三代。此外,这里的原住民保留着爬树、对歌、织锦的原始技艺。有的还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了呢!

  在“槟榔谷”里,最令我动情的、是那场别开生面的、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槟榔.古韵》。

  真山、真水、真生活,村边溪流轻轻流淌,水车慢慢转动,一切那么悠闲、那么自在,仿佛梦的天堂;是舞台,是生活、又是劳动场景,“钻木取火”、“打柴”、“射鱼”、“原始制陶”、“舂米”、“距腰织布”、“对歌择偶”;是演员,又是平常劳动者,歌舞演绎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舞姿优美,歌声动听,感人至深,全面展示这黎苗儿女的起源、生存、繁衍、建设美好家园。

  值此,喜闻著名舞蹈家、被誉为“黎舞之母”,74岁的陈翘和爱人刘选亮重游故乡,观看并指导黎村歌舞演出。据说,“三月三”、“草笠舞”、“喜送粮”都是她的原创。舞蹈家陈翘,也算是黎家人的骄傲。

  “原神秘雨林”,神秘在哪里呢?也许是百世沧桑黎苗族人留下的神奇传说;也许是千年流转盘根古树抽出的新芽;也许不管是林外骄阳热辣,还是萧冷清寒,雨林仿佛永远是雨后初霁的春天;也许是那“槟榔谷”里长长的、悠悠恍恍的吊桥;也许林是内特有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坡垒,还有跟恐龙同一个时代的桫椤等热带雨林植物、动物;……

  也许只因为它的一切都只属于原始。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