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潭门:南海一曲渔家傲
亮点
■ 本报记者 蔡倩 特约记者 王仪
1.2亿元的投资打造让潭门焕然一新,引来如织游人、滚滚财源。碧波之潭、南海之门,在“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主题下,潭门千年古镇正唱响新曲渔家傲。
听海:海文化让城镇化有血有肉
“自大潭过东海,用乾巽驶到十二更……”翻开发黄的小册子,眼前突现海水茫茫,耳边骤响涛声阵阵。
79岁的老船长苏承芬家传的《更路簿》,把浩瀚的南海装进了一本小小的册子里,把潭门厚重的历史浓缩在一页页薄薄的纸张上。
潭门,琼海市的一个渔业小镇,它的渔民就这样世世代代犁波耕海,以大浪船下过的豪情,以拓荒者的气概,绕过暗礁,战胜急流,行船千里石塘,扬帆万里长堤。
“潭门文化是城镇化建设中的亮点,让这个小镇有血有肉。”潭门镇委书记认为渔业风情小镇的打造,就是基于这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博鳌开办“海的故事”主题餐厅的蒋翔又选址潭门镇,即将在此打造“潭门故事”千年古渔村度假部落。在他看来,潭门才是真正有海的故事的地方。
“一到潭门就闻到了浓浓的海味,看到了南海渔镇别样的风情。”来自湖北的游客蔡华东对潭门充满好奇。不少游客慕名来到潭门,只为听一段老船长的冒险故事,回味一把千年渔港诉说的光阴。
赏海:立面改造揉入渔家韵味
碧海银滩、水清沙白、渔舟唱晚……潭门的每一丝风都带着大海的韵律、渔家的味道。
琼海先后投资1.2亿元对小镇道路、街道立面及生活设施进行改造。道路从坑坑洼洼到平坦畅通、水电从时断时续到供应无阻、建筑立面从单调枯涩到风情浓郁,镇貌从呆板陈旧到明亮光鲜,一个新的潭门炫目登场。
天津游客张先生进入潭门,便被街道两边的路灯吸引了目光。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两旁,船木色的灯杆上吊着一只只圆形灯笼,一溜排过去,就像一根根桅杆瞭望着大海。抚摸着路口转角处摆着的刻满风浪印记的沧桑木船,张先生赞叹:“有传统又有现代时尚,风情小镇的韵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品海:靠海吃海有了新出路
漫步潭门镇墟,一家挨一家的工艺品店总能留住游人的脚步,琳琅满目的贝雕令人目不暇接。橱窗里打下的一束灯光,让精致的贝雕流光溢彩。来自安徽的游客郑汉江戴上眼镜,仔细琢磨贝雕的每一丝流畅花纹,又买下一个贝雕打算送给亲友。
在潭门,更不能错过的便是海鲜。中午时分,海恋园海鲜餐馆中已座无虚席。“在三沙远海捕来的海鲜,吃起来特别鲜!”一桌来自四川的食客点了一份海鲜拼盘,大饱口福。
“再过两年,我也不下海打渔了,就在镇上吃旅游饭吧。”船东何世轩还在镇上经营着一家海鲜餐馆和一家贝艺雕刻厂,潭门新型城镇化的打造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目前,潭门镇已形成渔业作业、贝艺旅游商品加工业、海鲜餐饮业等多种产业,这个偏居海南一隅的千年渔港小镇,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憧憬着渔业风情小镇的未来。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80年前鲁迅的这句话,正是点出了潭门风情小镇建设精髓。千年古韵、渔家风情、海洋气息,揉进了新业态,融合了城镇化建设,扮靓了镇墟,潭门唱响了新一曲渔家傲。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