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田野农家乐 炊烟留乡愁
田野农家乐 炊烟留乡愁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林可婷    2014-06-04

  多文村一角。本报记者 蔡倩 摄

  ■ 本报记者 蔡倩

  田园美色满怀收,山水风光画里求。一曲牧歌惊好梦,炊烟袅袅惹乡愁。到琼海欣赏田园景色,去过博鳌美雅村、赏罢潭门新渔村,相信嘉积多文村会是一个新奇的选择。

  多文村是嘉积镇礼都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也是嘉积镇好民风之村。小村毗邻琼海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从嘉积镇沿“嘉积—博鳌”公路驱车10多分钟即可到达,可谓琼海城区的后花园。

  可赏田园风光,可品乡村野味,这是多文村最大的特色。福嫂厨房、通哥厨房、柏记厨房,三户村民的厨房一并,就开起了“多文人家”农家乐。村民们把就餐区打造成一个个亭台,他们的大门永远敞开,他们的佳肴时刻准备。只要点好菜,游客便可在此尽赏田园共天水一色,金穗与落日同晖的美景。

  虾米南瓜丝、虾酱地瓜叶、农家炒鸡蛋、猪骨木瓜汤、白切鸡,原材料都是来自龙寿洋现摘的新鲜蔬菜、自家养的鸡鸭,菜肴里满满的全是最纯正的乡村风味。村头飘起的那一抹柴烟,如一位呼唤孩子归家吃饭的慈祥母亲,一直在守望。

  “多文人家”农家乐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旅客餐厅,这里还是多文村原生态的大客厅。来者皆客,游客都能进来坐一坐,村里人办喜事也在此摆宴。这里时时刻刻都上演着一幅幅鲜活的乡土风情。

  漫步多文村,你会发现白色粉墙绘上了励志图,鼓励村民弘扬好民风;你能找到村中不起眼角落里,别致的粗陶罐正点缀出别样的情调,巧手打造的竹篱笆墙圈起了村民的“私家花园”;躺在阴凉处吊床上的阿公会指点你去寻村里的古窑口,讲一段多文村自清代乾隆年间到上世纪80年代烧制陶器的历史。

  村里另一个特色,算得上保留至今的夜校旧址。这是村子里的一栋上世纪60年代的老建筑,门上挂着“农村大有作为夜校”的老旧牌匾,四周墙壁上描绘着毛主席头像、旭日东升、红旗不倒、群众学习劳作等壁画,笔法粗旷、简洁,人物众多,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工、农、商、学、兵的生活情景。

  村里19岁的姑娘黎小捷告诉《旅游周刊》记者,从她记事起,这座小平房就沉默地守在村里,被村民作为仓库使用,只能看到墙壁上依稀斑驳的红色壁画。近年来,村里进行村貌整治,再次描红了曾经的热血年代,她才知道,原来这里是60年代的农村夜校。

  “留下这间屋子,就是保留一份乡愁,让这些年轻仔们知道当年的历史,不然就忘本咯!”多文村村民小组长黎德渝感叹,这间夜校旧址依然记录着60年代农民没有文化的苦楚和对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渴望。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