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在潭门开幕。图为传统的祭海仪式。(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在潭门开幕。图为传统的祭海仪式。(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在潭门开幕。图为传统的祭海仪式。(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渔船悬着正在噼里啪啦的鞭炮缓缓出海。(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在潭门开幕。图为传统的祭海仪式。(南海网记者秦彦摄)
2014-08-09 11:22 琼海渔民比拼海上生产技能 串贝壳比赛秀潭门女人手艺
南海网琼海8月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实习生 徐慧玲)8月9日上午10点,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海上生存技能比赛在潭门渔民广场举行。今年的海上传统生产技能比赛有织网、夹海螺、串贝壳等项目。在串贝壳比赛中,参赛者多为潭门女人,目前潭门的工艺品产业也初成规模。
初到潭门镇,路上见得最多的就是贝壳工艺品店。据海上生存技能比赛的工作人员介绍,串贝壳这项比赛是潭门当地的传统手艺,参赛者多为女性,因为渔民们出海归来,会将捕捞回来的贝类拿给家中的女人加工,串成一串串美丽的手镯或项链,再作为工艺品出售。
据了解,八十年代中期,潭门的贝壳加工销售已经有了雏形,初时只是一些小型的简单家庭作坊,以简单的机器钻孔加工操作,以手工穿线的小贝壳手链和项链装饰为主。直至九十年代初,在潭门的九吉坡开始有了几家规模不大的贝壳工艺厂,直接生产和销售。
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贝壳工艺在潭门镇初步形成产业。据统计,潭门现有销售贝壳工艺的店铺200多间,还有老板在海口、广州等城市开办10多间贝壳工艺销售店,从业人员2000多人,贝壳文化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此次串贝壳比赛也充分体现了潭门镇的手工技艺,今年共有28名参赛者,分三组比赛,每次两分钟,串多者胜。
2014-08-09 11:07 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打渔技能变小游戏
南海网琼海8月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实习生 徐慧玲)8月9日上午10点,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各项比赛项目同时开始。比赛分海上传统生产技能比赛、男女混合拔河和排球比赛。
海上传统生产技能比赛内含串贝壳、织渔网、夹海螺三项,10点进行的是串贝壳。三组共28名参赛者要在两分钟内,将篮子里的贝珠串起,每十个打一个结,最后串得多者胜。
拔河比赛的围观者最多,参赛者们在阳光下挥汗如雨,围观群众中有不少举着手机拍摄记录,呐喊鼓劲声震耳欲聋。
南海网琼海8月9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 实习生 徐慧玲)8月9日上午,一年一度的琼海潭门渔民南海传统文化节在鞭炮声和锣鼓声中开幕。此次文化节由潭门镇商会和渔民联合协会主办。上午9点,传统的祭海仪式在潭门港老码头举行,民众们热情高涨,将老码头围得水泄不通。接下来还将有排球比赛、拔河比赛及生产技能比赛。
受台风“威马逊”影响,往年为期3天的文化节在今年缩减为一场文艺汇演和一天的传统比赛,但群众们在灾害面前没有退却,乐观和热情丝毫不减,祭海活动一如既往地欢腾热闹。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鞭炮声和锣鼓声响起,潭门大金民乐团的十多位民乐手奏起音乐,舞龙舞狮队和鲤鱼队在潭门老码头起舞。即使烈日炎炎,金鸡村、风头村等十四个村庄的代表队上百人列队围观,周围还有不少前来看热闹的居民。他们戴着草帽,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据了解,潭门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每年中元节,渔民们都会自行张罗传统的节日,拜祭龙王、海神娘娘,祭船,送渔灯,祈求保佑在新的一年里人、船平安,获得大丰收。这一独特的祭海民俗历史古老,文化内涵丰富。
潭门渔业协会会长丁之乐表示,几百年来,潭门人以其大智大勇大爱的南海精神,在浩瀚的南海闯海牧渔,搏风击浪,斗海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潭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宣誓了祖国的南海主权。南海文化不止是简单的海上生产技能,南海文化是一百零八兄弟公,南海文化更是一部南海维权的史诗。
9点半,在渔民们撒过纸钱后,五艘崭新的大船挂着彩旗,船头悬着正在噼里啪啦的鞭炮缓缓出海,仪式充满着浓郁的南海文化魅力。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