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懂“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背后的深意
读懂“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背后的深意
来源:海外网     作者:修梓馨    2014-09-18

  “我插一句啊,也要教育我们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讲文明。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不要去破坏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当地海鲜。”(09月17日 中国新闻网)

  “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马尔代夫,说到中马旅游合作时插的一句话,当时赢得了阵阵掌声。笔者认为,习总书记看似平淡幽默的话语背后,却有着文明先行的深意。

  不可否认,我们曾看到这样的新闻:中国人在公园内随处小便,中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前泡脚,中国人在香港乘车时插队……一则又一则的新闻指向的是中国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人刺痛着我们的眼球。还有那些中英文同注的文明标语,那些“中国人,请不要随意吐痰”的标识,这是在打中国人的脸。

  可以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现在却成为了“不讲文明”的代言人,实在是对中国人莫大的羞辱。习近平总书记一句看似玩笑的话,却是在点醒世人,莫要让不文明的行为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

  其实,带走矿泉水瓶不过是举手之劳,整瓶水都能够带着,何愁一个空瓶?对于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更应该制止。我们看到有些人即便是看到了垃圾桶就在几米外,也不愿多走两步,便随意丢弃。而中国人的“随大流”心理使然,使得垃圾也越来越多。真正成为了“此处本不是垃圾堆,扔的人多了,也变成了垃圾堆。”国人们乱丢垃圾的行为,不只是个人的不文明行为,更体现着社会文明和国家形象。尤其是出国旅游,更应该谨言慎行,因为在国外,你身上有着一个固定的标签“中国人”。丢个人的脸不可怕,可怕的是让国家蒙羞。

  笔者认为,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玩笑话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并真正读懂其背后的深意,从而为中国人贴上“文明”的标签。(张娜)

  (责编:于川)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