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南渡江练习划龙舟。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在南渡江澄迈段举行的龙舟赛。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大江东去越澄城,龙舟竞渡数风流。澄迈地处南渡江边,河道纵横,水宽浪静。丰富的水域将海南澄迈孕育成了我省独特的鱼米之乡,也成就了这里独特的民间赛龙舟的文化习俗。
赛龙舟,这一传统盛会在澄迈古已有之,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富裕、生态、和谐新澄迈的一张文化名片。在金江镇,每年的端午节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比赛。各村的老老少少也聚集到两岸河堤,使这里呈现出热闹非凡的喜庆景象。
这座位于南渡江中游的县,借着优越内河资源,借着浓厚的龙舟文化,借着中国龙舟公开赛(澄迈站)这一全国性品牌体育赛事,整合龙舟、江景、文化等资源,探索出了一条“体育+旅游+文化”的新型发展道路。
赛龙舟 看精神
阵阵锣鼓敲响豪情,高亢的号子吼出希望。今年澄迈龙水节期间,一如往年,南渡江上龙舟竞驰,桨叶如飞,金江江面上一片沸腾。
澄江氤氲美人妆,龙舟激浪霞满天。每到端午节前后,享誉省内外的澄迈龙舟赛事都是当地龙水节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金江岸边、南渡江大桥上,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无数游客和市民,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炮响连天,蓝天碧水之间一片沸腾。
重锤锣鼓响,水上龙舟飞。参赛的12支龙舟队,在数百米宽的金江上似蛟龙出水,众舸争流,精彩的场面令人难忘。飞溅的浪花,飞舞的龙旗,飞驰的龙舟,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呐喊声,与岸上欢乐的人群,精彩的文化活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乡情浓浓的澄迈龙舟竞渡风俗画。
澄迈龙舟赛,龙舟划得好不好,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到澄迈看龙舟,一要看击桨是不是整齐而有力,力往一处使;二要看击鼓姿态优美,击鼓与划桨动作是否协调;三要看龙头翘得高,水波掀得有气势,而在南渡江河道里,各条线条优美的龙舟,劈波斩浪穿梭往来,“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令人赏心悦目。
第一艘龙舟冲过终点线时,人山人海中爆发起欢呼声。那欢呼声属于每一个船员,更属于这个集体。因为没有他们彼此间亲密的协作,没有排除一切杂念的毅力与热情,就不会有这支队伍如此辉煌的成绩。
这一天,精彩纷呈、激情四溢的龙舟赛让大家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澄迈县文体局党委书记李家仁认为,十二龙争霸让大家看到了热血沸腾的精彩场面,让大家感受到了一种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扣人心弦的龙舟竞赛,早已成为澄迈人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
赛龙舟 看文化
澄迈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千年历史的传承和延续,诞生了许多民风淳朴、特色鲜明的村落,孕育了很多令人赞叹的文化。端午洗龙水、赛龙舟,便是这片富饶土地上最悠久的文化传统之一。
“澄迈是中国龙舟之乡,长久以来的龙舟竞渡,已成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形成传统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李家仁说,连续10多年的澄迈龙水节,龙舟赛是一直不曾缺席的元素,也是接连实现了升级跃迁的节庆元素。从2008年之前以当地队伍为主的龙舟赛,到2010年升级为全国龙舟邀请赛,再到如今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国龙舟公开赛(澄迈站)。
在金江边的多个村庄,龙舟在村民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划龙舟者令人尊敬,观看龙舟比赛的人也都以多种形式祈福平安。全县有十多支龙舟队,常年参加龙舟训练的有五百余人。在距离金江镇不远的龙江乌什村,由澄迈文体部门投建的龙舟馆已建成,浓郁的龙舟文化在那里一览无遗。澄迈想借助这次南渡江旅游开发契机和龙江乌什村赛龙舟的优良传统,在此建立龙舟训练基地,以此开发南渡江旅游产品。
李家仁认为,澄迈的龙水节赛龙舟与我国南方地区稻作区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端午节时,南方稻作区的居民除了吃粽子、插艾叶、喝雄黄酒这类体现在饮食和保健上的追求外,最重要的风俗就是划龙舟。这是栖息在丛林之中、水泽之滨的澄迈乡民,渔猎遗风之存和尚武精神的体现。
“赛龙舟是一种集体竞技项目,参与竞赛的人所要体现的是力量、耐力、协作——这正是稻作地区乡民所看重的。因此,澄迈盛产吃苦耐劳的百姓不是偶然的。”李家仁说。
赛龙舟 看发展
龙舟文化浓郁的龙江乌什村自然风光优美,村的西面为南渡江的深水潭——龙江潭,这里江面开阔,水源洁净,两岸峭壁嶙峋,龙头山上古木参天,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怡人,为当地进行端午龙舟竞渡、发展龙舟文化提供了最佳场地。
在南渡江的几乎整个澄迈段,都有如同龙江乌什村一样的赛龙舟、看风景的良好旅游潜质。
这条别名“金江”的河流,由西南往东穿过澄迈县境,座座桥梁如飞虹,配上两岸的亲水长廊、湿地草坪、雨林沙洲,富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浓郁的诗意扑面而来。
倘若农历五月来澄迈,自可以一边观赏龙舟,一边看南国乡村:烟树远村,田畴稻浪,因为这条河流,因为龙舟的鼓点,就全活了起来。
澄澈的水域,如明镜似碧玉。条条龙舟飞过,激起条条缎带,又如同惊醒了万年古河的梦境,让人有一种美的舒展和悸动,顿生跳入清澈河水中,洗去身上尘杂的冲动,这或许就是“洗龙水”的缘由吧。行走在金江边,生态、自然、人文,清清河水在龙舟激荡下格外真实。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似乎也没有了钢筋水泥的冰冷坚硬,反而更凸显其发展的快速。
澄迈县旅游委负责人介绍,今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到澄迈游乡村、看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搅热澄迈端午旅游,众多省外自驾游和短线游客人流连忘返。从5月29日至6月2日,全县共接待游客15.27万人次,同比增长13.83%。
“澄迈县投入巨资,在南渡江建起了高标准的龙舟广场和亲水平台,为澄迈龙舟运动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北剑认为,近年来澄迈的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与群众文体活动遍地开花相得益彰,“我相信,龙舟赛事必将对澄迈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报金江9月18日电)
人物访谈
龙江乌什村龙舟馆馆长陈明祯:
龙舟文化能为南渡江旅游增色
“在我们村,每年端午节是村里的大日子。”龙江乌什村龙舟馆馆长陈明祯说,每到那天,在外的游子们都会赶回村庄,参加村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谙水性的都可下水上船参加,带着斗笠的妇女们齐吆喝,老壮少男们光着膀子,打鼓舞龙来加油。这项端午节传统沿袭至今,已成为了南渡江澄迈段的端午节传统活动,不仅是龙江乌什村人,周边的村民、市民和游客,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扶老携幼赶来,观看龙江乌什村的精彩龙舟赛。
为了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澄迈县有关部门正加紧调整和充实村庄规划。目前,文体部门在该村建了龙舟馆,并将建设龙舟训练基地。下一步,计划在龙头山风景点开发建设休闲度假住宿区和观光楼,可眺望南渡江景和金江夜景;在沿江岸堤修建1公里长的休闲康体绿道,并建游泳场、垂钓点、休闲茶馆等水上娱乐场所;同时修复澄南区委纪念馆,建设宣誓广场等。
如今,龙江乌什村已经成为以南渡江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名村,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村民的收入节节攀升。
“县里要开发南渡江旅游,我们村正好配套发展龙舟旅游!”陈明祯高兴地说,这样一来,既可以发展村里经济,增加乡亲们的收入;又能锻炼龙舟队伍,为将来的龙舟比赛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龙江乌什村的特色龙舟文化也能为南渡江旅游增色,推动整个澄迈旅游的发展。我们的‘美丽乡村农家乐饭馆’9月19日就开张了,欢迎广大游客!”(记者 单憬岗 特约记者 陈超 通讯员 李唐旭)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