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委员吴少云:把“吴太史公桥”列为海口文物保护单位
政协委员吴少云:把“吴太史公桥”列为海口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南海网     作者:王吉拉    2015-02-09

  南海网海口2月8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在海口市城西镇美元村北200米处有一座乾隆年间建造的古桥——吴太史公桥,然而吴太史公桥的保护现状令人堪忧。2月8日,海南省政协委员吴少云在海南省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把“吴太史公桥”等遗址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吴太史公桥(因附近原有文斗村,民间又俗称为“文斗桥”)。此桥横跨附近宫主庙西侧百余米靠近铁龙路的一条河沟上,三门四墩平板结构,火山石块、石条板构筑,全长20余米,宽1.7米,水面以上高约3米。桥墩用规整石块错缝垒叠,呈橄榄状六方造型,纵长4米,横跨1.8米,墩间距离2.7米。经考证,该桥为清代琼藉第一翰林吴典捐资所建。虽然目前吴典故居已被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与其有关的历史文物“吴太史公桥”和其家族古墓群等文物仍未被政府文物部门所关注和重视。

  吴少云说,由于近年来城郊征地开发势头迅猛,开发商注重当前利益,破坏自然环境和文物的现象屡见不鲜,古墓被盗也每每耳闻。目前,吴太史公桥(文斗桥)虽能行人,但被杂草遮掩,而另一藤桥因未予保护已基本塌毁。因此。如不对此不可多得的历史留存加以保护,一旦此地被不当开发等等原因,则此古桥及古墓群必荡然无存,实令人堪忧。

  对此,吴少云建议,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重视,派遣专家进行考证,并把吴太史公桥、吴典祖墓群如吴典古宅同样列为海口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其作为系列文物进行保护,使我省清代第一翰林和慈善教育家的吴典有可传颂的故事载体,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历史文化保留更深厚的积淀。同时,对此系列文物保护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适当的保护资金投入。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