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细节串起琼海田园大景区
细节串起琼海田园大景区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黄蕾    2015-03-25

  关注琼海新型城镇化建设

  ■ 本报记者 赵优

  垃圾桶可以鲜花盛开,而不是苍蝇横飞?来到琼海,留心的游客一定会惊喜于这座城市的细心。

  一个城市的品位和气质,全然仰仗细节的铺就与支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琼海这座田园城市,之所以让人感到幸福,或许就是不同于别处囫囵吞枣的粗放,而是一个个充盈心间的细节。

  田园城市处处皆景观

  嘉积镇万泉河路,是许多游客和候鸟老人散步休闲的首选。整条街道上的风景,仿佛随着万泉河缓缓流淌,让人沉醉。绿树掩映,鲜花盛开,漫步在人行道的石板小路,感受到的只有惬意舒适。而身边的一个个小景观,让来自四川的游客刘倩赞叹不已:“琼海小清新,处处是心机。”

  土黄色的“陶罐”竖在路旁,顶上种满鲜花,小花朵或粉或白,开得灿烂。若不注意,哪里认得出这是垃圾桶?正是通过精心营造,改变了垃圾桶苍蝇横飞的传统印象,将基础设施变为景观,不仅让市民和游客拥有一个整洁的市容市貌,还愉悦了心情。

  走近万泉河边,一簇簇疯长的芦苇得以保留,虽稍稍隐去了宽阔的河面,但生长于本土的原生植物也显出了大自然的野趣;一株株绿化树木身上带起木质“名片”:荔枝、木棉、羊蹄甲等简单介绍,引得游客驻足观赏……

  贴心服务获游客点赞

  “跟着带有黄线的绿道走,就不会迷路。”骑行在龙寿洋农业公园,来自吉林的候鸟老人邵玉梅俨然是个旅游达人。

  为把整个城市建设成一个大景区,琼海充分尊重自然,顺山水脉络之势修建起300多公里绿道,并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硬板化道路,形成近500公里的旅游绿道网络,完善了城乡交通可达系统,把每个美丽的景点、村庄、乡镇串联起来,连结成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围墙、没有门票,主客共享、居旅相宜的田园式景区。除了两边涂有黄线为游客引路,绿道在各分叉路口都设有显眼的木质标识牌,清楚标注各个景点的方向,游客即便身处偌大的农业公园深处,也能通过详尽的标识牌,毫不费力地到达任一景点。

  在北仍村,收集而来的青砖和瓦片垒砌成一米多高的砖墙,每堵墙中间留有洞口,组合排列之下就成为一座小迷宫,专供小孩子们玩捉迷藏,嬉闹欢笑之声不绝于耳。“能有这么一处让孩子玩耍的地方, 简直太贴心了。”一旁的游客纷纷为北仍周到的旅游设施点赞。

  本土老物件留下乡愁

  在亭亭玉立的椰子树和槟榔树下,马灯、牛轭、虾篓、笸箩、渔网……这些农家生产、生活用具全都变成了令人惊叹的工艺品,极具特色的农家乐和休闲驿站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村庄入口,总能看到用老椰子叶搭建而成的幕墙,或破旧水缸上,书法写就的村名;在村里的农家乐,铁犁、石磨、茅草等“古董”,都能唤起人们最初的记忆;在流连潭门咖啡馆,由1320片宋、元、明朝的海捞陶瓷底部镶嵌而成的巨大影壁,默默闪耀着南海文化的光辉;在老房子咖啡馆,喂猪槽、太师椅、老缝纫机、老照片等,都随着游客相机的快门声,留在心底……

  琼海的风情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是从一砖一瓦、一品一点开端的,正是这些经过艺术提升后的原生态老物件,为游客带去一处心灵的港湾,一份任由韶光飞逝的静谧空间,一缕抹也抹不去的乡愁。 (本报嘉积3月24日电)

相关推荐
最热评论
验证码:发表评论
热新闻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