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昨晚在三亚拍摄的月全食恢复过程(拼图)。本报记者翁叶俊摄
图二、4月4日晚,市民在三亚河畔观赏月全食。本报记者孙清摄
本报讯(记者 袁永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食”。4日是清明节假期第一天,昨晚7时54分左右,备受市民关注的“红月亮”冉冉升上天空。众多市民和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海边、河边,只为一睹“红月亮”的迷人风采。
“红月亮出来了!”昨晚7时54分左右,记者赶到大东海海边,沙滩上站满了前来观看红月亮的市民和游客,不一会儿期待已久的“红月亮”露出了月牙,可不到一分钟,她又悄悄躲进了云层。到20时5分左右,“红月亮”终于从云层中露出了整个全貌——像鸭蛋红一样的“红月亮”。
据了解,本次月全食初亏时刻为北京时间18时15分,食既时刻为19时54分,生光时刻为21时6分,复圆时刻21时45分。其中食既到生光为全食时间,即“红月亮”阶段,时长12分钟。
据了解,我国公众要想再次欣赏到“红月亮”要等到2018年的1月31日。
据悉,月全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尽管很罕见,但也是正常天象,起因和后果都非常清楚明确,没有任何能量突发或转换的过程,也不牵扯任何自然灾害事故。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