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龙湾海滩 本报记者 李幸璜 摄
■ 本报记者 黄媛艳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及“互联网+”的概念,并首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在开启。
旅游业作为朝阳行业,面对市场的变局,开始积极尝试拥抱互联网技术。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融入到旅游行业中来。随着“互联网+旅游”的深入发展,海南旅游产业将更加丰富,愈加繁荣。
旅游目的地深挖线上线下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的后面可以是各类个性化的旅游产品,“+”的前面则是一个大的概念,既可以是电脑和手机移动互联网,也可以是淘宝、微博、微信等平台。
日前,在河南省许昌市举办的春季旅游产品促销会迎来一股新风。海口市旅游委联合我省知名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公司——酷秀旅游线上线下互动,在中原市场推介海口旅游资源。
推介会现场,除了传统的多媒体展现形式外,海口还在酷秀线上平台及新媒体上同步推出线上旅游产品,开展两地电商交易促销活动。2015“放心游”海口旅游年诚信保障金政策也同时发布。10万元旅游诚信保障金由酷秀旅游设置,以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海口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对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去年,该委与酷秀旅游对接创建琼北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并推出联合营销活动。今年,将加大与酷秀的平台共建力度,将海口全市旅游咨询中心服务网点与平台融合实现线上线下同步,为旅游企业和游客打造一个开放性的b2b2c(企业-企业-消费者)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实行“走出去”线上线下联合促销战略,让互联网为海口旅游发展注入“兴奋剂”。
初步试水“互联网+旅游”,海口就收获惊喜。酷秀网CEO王海峰说,去年,琼北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成交额超过2亿元,预计2015年将达到10亿元,增速高达400%。
无独有偶,三亚作为我省在线旅游营销的先行者,继去年联合新浪、泡泡网等网络运营商策划“带着宝贝来三亚”等活动之后,今年再次在网络营销中发力,联合新浪微博策划的“交换春天”活动。活动以体验营销的方式,线上线下互动邀请江西知名旅游人、网友体验春天三亚之美,引发强烈反响。
“duang,祝贺!祝贺!‘海南五指山旅游’维新平台在第二期海南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旅游类全省排名第一名。”日前,五指山旅游局局长陈健兴奋地在微信朋友圈留言。
今年以来,我省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展微博、淘宝营销之余,大力深挖微信渠道,“智游万宁”、“三亚旅游”等微信号成为宣传、展示目的地形象与资源的重要平台。
传统旅行社、景区向OTS 要效益
近段时间,OTS成为旅游业的热词。传统旅行社(TTS)如何向在线资源型旅行社(OTS)转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和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用智慧化手段帮助企业华丽转型,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旅游的本质是提供服务。从旅游出行前对行程的规划与决策购买,到旅游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再到旅游归来的经历分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旅游服务闭环。OTS以旅游线路及旅途服务类产品经营为主,可做到对资源采购、产品设计开发、技术支持、导服人员等多方面监控管理,在旅游产品线路开发和服务,特别是线下客户服务体验等方面优势凸显。
今年以来,我省传统旅行社向OTS转型步伐加快。近日投入运营的三亚一日游旅游集散中心,就是“三亚携程国旅”、“三亚人之和旅行社”、“三亚民间旅行社”、“三亚六合旅行社”、“三亚望海旅行社”等多家旅行社联合,借助“阳光巴士”诚信一日游平台打造的。该中心一方面借助携程网等网络平台塑造形象和获取客源,另一方面全面升级线下“一站式”旅游服务质量,以旅游大集散为核心,集门票现票预订、一日游产品预订、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等服务为一体,挖掘深度体验短线游和当地游细分市场。
“阳光巴士”诚信一日游有关负责人透露,由于整合了多家旅行社和景区的旅游资源,“阳光巴士”诚信一日游能提供多样的一日游产品。同时,在重点打造自身“阳光驿站”的基础上,还与“卓亚家缘”开展合作,利用其遍布市区各地的20多个网点,打造“阳光巴士便民服务站”,方便游客就近进行个性化旅游产品套餐组合。
“互联网+旅游”形式多样。在海南,旅游网络众筹首次试水就迎来利好。今年2月,三亚玫瑰谷景区联合周大生、淘宝网,共同发起国内首个旅游众筹项目——“全球爱情地标”和爱墙众筹活动,引发百万网友和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关注。活动中,27.37万名网友筹资357.83万元,并获得许多明星夫妇的支持,创下单个众筹项目参与人数最多的纪录,成为我省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旅游创新营销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海南从2013年——2014年连续举行婚庆旅游年活动,催生出一批婚庆旅游产品和婚庆度假目的地,培育了旅游消费新热点和旅游新业态。”省旅游委副主任朱洪武表示,此次互联网众筹活动,围绕爱情和婚庆做文章,将时下十分火爆的“互联网思维”、“众筹模式”和海南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是一次有远见的探索和积极创新。
海南急需培养旅游人互联网思维
海南作为海岛型目的地,90%的客源来自岛外。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认为,“互联网+旅游”的思维和模式能有效满足游客对海南的了解,完善其对海南的印象和评价。同时,有助于海南以低成本、人性化、跨越地域限制的方式,传递海南的旅游信息和塑造形象。此外,还有助于涉旅企业、机构提高管理运营的效率,助推海南旅游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整体呈现“闪客化”模式,其分散化、多元化、体验性的需求特点,为旅游业带来了诸多机遇。而饱受网络影响冲击的传统旅行社、导游行业也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在新的时期,导游、旅行社服务的空间将更加多元化。”海口市导游协会会长杜思思说,目前,省内旅行社已推出众多个性化、重体验的民俗、户外等旅游产品。这些产品的完美体现需要依靠导游的至诚服务。而随着小包团、商务会议团等业态的兴起,旅行社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旅游’有效连接消费者和目的地,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消费将成为主流。”王健生认为,面对机遇,我省旅游从业者要逐步培养互联网思维,从海南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有效对接市场、服务游客。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