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户建私宅动工前,得向镇政府缴纳一笔2000元的费用,有关部门才能到现场丈量、测绘建房面积。昨日,位于海口市红旗镇墟一新开发小区的部分农户致电海南经济报新闻热线反映,称镇政府的此项收费行为未出示任何相关文件,收费后也未开具正规票据,有的甚至只是打一张“白条”了事,涉嫌乱收费行为。
农户投诉
建私宅得先交两千“报建费”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农户反映的开发小区看到,在离当地镇政府不到500米的一块工地上,建筑工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整个工地约占地二三百亩,中间的道路已硬化。
正在工地上盖新房的几位农户向记者证实了“建私宅得向镇政府缴纳两千费用”的说法。农户们说,正在盖房的这块地是村里的,之前被一公司征用后,农户又从该公司手中重新购回,用于建设私宅。建设房子前,这块地上的每家农户得向镇政府上交2000元,否则,镇政府不给农户丈量、测绘建房面积及准许施工。据了解,目前,已入场建房的十几户农户均已缴了这笔钱。
当天,当地农户向记者提供了一张张“白条”。记者看到,“白条”上清楚地写着“基础设施(建设)费、报建费,2000元”。落款处签有“苏××”的名字。
农户们说,苏某就是这块地所在的居委会主任,钱都是先交给他,再由他转交到镇,最后由镇里开票。
记者在一张于7月17日开具的盖有红旗镇人民政府印章的非税收入收据上看到,该收据正面仅写着2000元,背后则用笔写着基础设施费、报建费共2000元,再盖上镇政府的公章。
镇政府回应
未经审批收费行为确实欠妥
针对农户们反映的情况,昨日,记者采访了红旗镇政府张副镇长。
张副镇长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开发的是商住小区,共320亩,这个小区内将建设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镇政府委托居委会代收农户的费用,是基础设施建设费,而不是报建费。张副镇长承认,目前已有十几户农户缴了这笔费用。
“我们收费前的确没获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实在是操之过急,收费行为欠妥。”张副镇长说,对农户的收费行为要经过物价部门的审批后才能进行,但没等批文下来就收费,不符合依法行政,镇政府将立即整改,绝不会增加农户的负担。
昨日下午,记者就基础设施费、报建费等涉费项目向海口市琼山区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进行咨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海口四个区统一定的基础设施费,审批权在区一级规划部门,并没有下放到乡镇一级政府,乡镇政府要收这笔费用得经区规划部门批准,并按每平方米8元钱收费基础设施费,但没有“报建费”一说。
(作者:苏桂除)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