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昌江县城原来的道路宽度不够,各类管网等设施存在不足,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今年3月,昌江县投入1.5亿元资金,对昌江县城(石碌镇)进行旧城改造。
在石碌镇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当地居民和商户对工程施工情况意见较大,因为工程“遍地开花”,施工不够科学。这种施工方式给当地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近半年时间过去了,道路修建仍停留在挖挖停停阶段,道路两侧的商户和居民叫苦不迭,他们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要持续多久。对此,昌江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称,因工程施工给居民带来的财产损失,将由政府埋单。
改造工程“遍地开花”当地居民意见大
“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修路的:不大的县城到处‘开膛破肚’,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施工方式吗?”近日,在昌江县城石碌镇从事药品生意且拥有多间铺面的刘先生向本报反映此事。除刘先生外,石碌镇还有多位居民对此抱有很大的意见。
刘先生说,昌江县今年3月开始对石碌镇进行旧城改造,县城中心区域的人民北路、东风路、昌江大道等多条主干道,到处被开挖成了2米多深、3米多宽的横截面,变得千疮百孔。1公里长的路面,只留有一条两三米宽的狭窄过道供车辆、行人通行,这给当地群众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县城内到处泥雾弥漫整天尘土飞扬,早上起来刚将家里收拾一遍,只两三个小时,家具、窗台、沙发上面又落了厚厚一层尘土;中午再将家具擦拭一遍,到晚上下班时又变脏了。”家住石碌镇人民北路的张先生抱怨说。
“修路是好事,但之前就应该做好规划,而不是盲目施工。譬如可以分段施工,做好一段回填恢复后,再去做另一段,这样影响面不至于太大。‘遍地开花’的施工方式,真的很不科学。”石碌镇人民北路的商户郭先生说。
载客三轮躲避路坑一女教师摔致骨折
家住石碌镇东风路的王茗(化名)女士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她告诉记者,东风路原本20多米宽,自3月份道路两边开挖后,路面只剩下七八米宽。每天上下班交通高峰期,由于通行车辆、人员较多,该路变得拥挤不堪。“堵车是常有的事,大小事故也不断。”王茗老师说。
王茗老师介绍,今年7月底的一天晚上7时30分许,她从老家海尾镇办事回来,然后从人民北路昌江县汽车站门口乘坐一辆载客三轮车,准备赶回东风路的家中。三轮车在从人民北路转入东风路口时,由于接口处正在施工,凹凸不平的路面狭窄且难以通行,正在快速行驶的三轮车为了躲避一个路坑,紧急刹车,突然将她甩出了四五米远,她随后坠入2米多深的路坑中,导致她的左脚和鼻梁骨折,流了很多血。她在昌江县人民医院住院一周时间,花费了近千元医疗费。
工程长期未竣工路两旁店铺叫苦不迭
“从3月份开始施工算起,修路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时间,到现在仍然看不到路坑回填及工程竣工的迹象。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我的饭店真的只好关门了。”在石碌镇人民北路繁华路段开饭店的郭先生告诉记者,旧城改造工程实施前,他的饭店日均营业额在4000元以上,3月份施工后,饭店门前的路面被挖成了2米多深的壕沟,如果驾车要到他的饭店就餐,必须绕行近一公里,导致前来就餐的客人日益减少,现在饭店的日均营业额不足1000元,饭店每月除去房租、水电、员工工资等开销外,还得倒贴近3000元。
“修路是好事,但必须提前作好科学规划,否则带给群众的就是一种灾难。”郭先生的邻居赵先生说,石碌镇两次“遍地开花”的修路让他记忆深刻。1995年,赵先生在石碌镇投资开办一家工厂,生意非常红火。当年也是由于县城修路未提前规划好,道路开挖后路面降低,在那年夏天的一次台风袭击中,洪水进了厂房,工厂所有员工齐上阵,还是未将设备“抢回”,造成损失近10万元,有关部门只给他赔偿了不到5万元。
今年7月17日石碌镇下大雨,洪水再次冲了进来,淹没了郭先生和朋友的店铺和4间仓库,冰箱、空调等一些设备受损。
8月7日上午,记者在郭先生的店铺里看到,郭先生和几名帮忙的邻居一起向外排水,他满脸无奈。
施工未设排水口多位退休干部家受淹
8月7日,受热带风暴“天鹅”的影响,石碌镇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石碌镇人民路、东风路等路段“水漫金山”。因以上路段正在开挖修路,无处可排的积水涌向地势低洼的居民家中。家住石碌镇建设西路环保局家属区的84岁退休老干部赵风泉家成了“泽国”。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赵风泉家时,他一家老小正在清洗地板砖上的淤泥。
“150米外就是人民路十字路口,那里与我们家属区落差1.5米左右,因为修路没有排水口,几条路的积水全涌到我们这里。”赵风泉说,“政府部门修路是好事,但修路工程一定要科学合理规划,不要因此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财产安全。”
赵风泉告诉记者,眼看家中的积水越来越深,全家老小赶紧将家用电器等贵重物品往二楼搬。“不仅老人出行不方便,而且积水还给我家带来了大量的漂浮物。”赵风泉说,与他家同样情况的有11户人家,这些住户家一楼全部受淹,来不及搬走的沙发、桌椅等家具全遭积水浸泡。
因为曾数次遭积水困扰,赵风泉等人就此找昌江县政府一名相关负责人讲述了他们的烦恼,寻求解决的办法。赵风泉反映的焦点问题是修路没有开设排水口以及排水不合理等问题。“不知道为什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赵风泉说,他家受淹时,县里的主要领导曾到他家查看并做安抚工作。
工路坑成“陷阱”过往车辆频侧翻
石碌镇人民路目前仍在修路,该路段积水较为严重,记者现场见到,因为排水网管的原因,路面的积水排不出去,越积越深。在石碌镇短短4公里的路段(包括人民路、东风路),曾经因为修路发生过多起机动车辆抛锚、侧翻的事故。
8月7日上午,记者在人民路上走访时,接连见到两起交通事故。一辆警车因路面积水太深和道路开挖路况不明等原因,差点掉进一大水坑里。记者现场见到,该警车前车轮卡在大坑沿的泥土里不能动弹。在人民路的另一侧,一辆大货车侧翻在路边。据目击者介绍,由于人民路正在修路,道路太窄且严重积水,该大货车半边轮胎“落”在路边开挖填充的松泥土里,右侧倾斜失去了重心而发生侧翻。
“旧城改造,将城区主干道拓宽是一件好事,但我觉得他们修路显得杂乱无章,挖了又填,填了又挖,而且是全面开花,居民意见很大。”在人民路旁做生意的郭先生说,因修路,常常造成附近居民家停电停水、无法正常上网、电话不通等诸多生活不便。
建设局望居民理解造成损失政府赔付
昌江县旧城改造中的道路开挖、修筑,真的如当地居民所反映的那样“杂乱无章”、“遍地开花”吗?8月7日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昌江县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因为修路,昌江县建设局门前的路面也遭开挖,进出该局需绕道而行。正在值班的一名副局长电话联系该局的相关负责人,但电话没打通。该副局长就修路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由于旧城改造和修路,加上热带风暴‘天鹅’带来的大暴雨,石碌镇很多地方的交通都受到影响,积水涌进了一些居民的家里。”该副局长说。
当天中午,昌江县建设局庄局长告诉记者,“随着昌江的发展,县城道路的原有配套设施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庄局长举了一个例子,当前的供电线路等,是采用地面立杆架设,旧城道路改造后,这些网线将全部埋到地下。
庄局长介绍,石碌镇旧城改造,有关方面共投入1.5亿元,目前道路的施工进度在30%-60%之间,工程进度平均为40%左右,“道路改造工程要求在今年年底内完成,工期非常紧。”
庄局长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碰到很多问题,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如果按照原计划的工程施工,挖一段修一段,那么两年时间都搞不完。加上城区4公里的路段施工中,有些工程项目需要爆破,但又不能危及附近居民,这给工程的进度带来影响。”庄局长还表示,在铺设地下管网时,有些管网浅一些,有些深一些,而且施工队不是一家,这就导致“重复开挖”情况的出现。顾敏姐庄局长表示,因修路给居民带来的不良影响,请居民多多谅解,下一阶段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如果因旧城改造工程给居民造成财产损失,政府部门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赔付。(陈标志 罗晓宁)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