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指山最高峰第二峰美景。本报记者 苏建强 摄
游客在呀诺达景区游览。 本报记者 武威 通讯员 曹传佳 摄
■ 本报记者 易建阳
阳光、沙滩、椰风、海韵是海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海南还有广袤的森林,浓郁的黎苗文化,同样精彩迷人。随着海南旅游的升级转型,海南中部山区绿色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呈现蓬勃生机。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以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等市县在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包装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产品营销等多方面下功夫,呀诺达热带雨林、槟榔谷黎苗文化、五指山漂流等旅游景区和产品倍受游客青睐。作为中部绿色旅游龙头市县,去年,保亭县共接待游客361万人次,同比增长16.57%,旅游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2.9%。
在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生看来,绿色旅游是海南旅游的重要板块,海南中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具有发展绿色旅游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从建省到现在,海南的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近海,尤其是东线黄金旅游带,海南的蓝色旅游品牌已经非常响亮。”王健生表示,近些年来,随着旅游的转型升级,“山海互动,蓝绿相融”的旅游发展格局在逐步形成,以呀诺达、七仙岭为代表的绿色旅游在迎头赶上,呀诺达、槟榔谷景区已经成为海南十大热门景区。
让旅游基础设施更完善
“我们正在安装重要交通路口旅游导示牌,上面有酒店、景区以及车站等重要场所的指示。南圣路口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我们还计划在五指山市汽车站、五指山市水满乡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让游客在五指山能感受到旅游的便利。”谈及五指山下一步的旅游配套设施,五指山市旅游发展局局长陈键如此介绍道。
今年6月30日,屯琼高速开通,从此,海南省琼中县纳入海口一小时经济圈。交通网络的迅速打开,也为琼中旅游行业带来无限商机。近日,记者从琼中旅游委获悉,琼中正计划从“奔格内”着手,完善琼中乡村游系统,搭乘高速开通的“快车”,全面开拓琼中旅游市场。
“奔格内”琼中乡村自由行于2013年8月12日正式向省内外推出,通过“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琼中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来。
“目前琼中‘奔格内’乡村旅游最主要的是建设好什寒、番道、便文等5个省级示范村,对5个示范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补充,打造琼中黎苗特色的村庄旅游。五点一线连成片,利用2—3年的时间,通过旅游片区形成乡村旅游区。”琼中旅游委主任邓开杨说,同时,琼中还将完善“奔格内”乡村旅游国家步道。最少将修建3条步道,通过乡村道路来串联,以骑行为主,辅以步行,乡村巴士也可以通行。
据保亭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保亭在海榆中线、陵保公路等重要节点统一制作一批“农乐乐”旅游交通指示牌,规范、统一“农乐乐”乡村旅游标识系统。保亭已经启动美丽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和环七仙岭旅游度假带暨周边乡村融合发展策划编制,指导该县乡村旅游建设。
推出更丰富的旅游产品
资源再好,如果不进行包装和打造,游客的游玩舒适度将会大打折扣。
目前,登山、漂流和骑行是五指山市的拳头旅游产品。海南五指山旅游发展局针对本地旅游资源特点,推出三条精品线路,分别是探秘五指山原始雨林二日游、五指山绿色自行车骑游之旅和五指山红色之旅一日游。
“五指山正在着手打造牙胡梯田、初保黎族原始村落等具有示范性的乡村旅游景点。”陈键说,让游客置身其中,真正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保亭则以每个季度一个旅游主题季活动为抓手,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媒体联动,旅行社跟进”模式,通过开展红毛丹采摘旅游季、婚庆旅游季和温泉美食旅游季等活动,拉动游客增长,刺激酒店、“农乐乐”和乡村果园的消费。
“琼中预计投资3个亿对百花岭进行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百花岭景区将在明年春节前重新开放观光区,接待游览客人。”邓开杨介绍,与此同时,琼中还将倾心打造万泉河漂流,红岭水库湖面观光航道的打造也在紧张进行中,届时将开通水上观光游等新的旅游路线。
线上线下互动营销
五指山市是原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旅游曾经辉煌过,但受到自治州撤并、交通条件等影响,五指山市的旅游一度沉寂。
酒香也怕巷子深。有了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如果不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向游客推介,就很难勾起游客前往游览的欲望。
2013年10月,以三亚为核心的琼南7市县正式结成“大三亚旅游圈”,随后不久,“大三亚旅游圈”旅游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这种抱团发展对五指山市和保亭县的旅游发展带来新机遇。
保亭县和五指山市借助三亚“清凉一夏,三亚度假”旅游宣传促销平台,组织旅游企业赴重庆、南京、天津等城市进行推广营销,拓展岛外旅游市场。同时,保亭还采取线上推广和线下营销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应用进行广度传播。
屯琼高速已开通,琼中途径五指山到乐东的高速正在建设,中部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正在破解,中部旅游呈现南上、北下、东进的格局。王健生建议,主打绿色旅游的中部山区市县要重视本省客源的开发,让城市的家庭利用周末开展短期游,潜力巨大。另外,利用气候和生态资源优势,吸引候鸟人群到此度假养生。
海南南海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999-2020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9楼
电话:(86)0898-66810806 传真:0898-668105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6612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nhwwljb@163.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06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10828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琼字00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琼B2-2008008
广告经营许可证:460000100120 琼公网监备号:46010602000273号
本网法律顾问:海南东方国信律师事务所 李君律师
南海网备案号 琼ICP备09005000号